评分及书评

4.4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完全在寫歷史的枝微末節

    可以乾脆用聽書來取代閱讀這本書。書中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歷史事件中的枝微末節,比如:秦始皇到底是如何抽劍的,知道這些事情其實對人生沒有太多幫助。更糟糕的是,本書寫作文筆不佳,讀起來非常無聊、難啃,因此才會建議聽書就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刺秦这本书我不推荐

      李开元老师的书我基本都读了。《秦崩》—《汉兴》这三本书质量很高,所为专业学者写普及性的历史,期间又加入了很多他自己的思考,甚至实地考察,书中某些观点虽有争议,但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绝对是非常好的打底书。《秦迷》这本书像是本侦探小说。里面考证了关于秦始皇的生平,昌平君,坑儒等等历史事件,剥丝抽茧读起来很痛快。这次《刺秦》探讨了荆轲刺秦的一些细节,李斯的《谏逐客书》还加上了鸿门宴的一些研究。但整体读下来,稍有些失望。具体为什么呢?1. 葛兆光提到当初王国维跟一个学生说 “考证虽确,特事小耳”,李开元老师的《刺秦》就给我 “特事小耳” 的感觉。我就算知道,刺秦的时候秦始皇是怎么把剑拔出来,与我对秦汉史这段的理解增加了什么新的知识和认识呢?2. 谏逐客书和鸿门宴的内容,其实在秦崩和楚亡这两本书里已经有过论述,并没有什么新内容。最后附录部分关于坑儒和史记四菜大拼盘,班固是抹黑秦始皇的黑手这些内容,竟然是从秦迷那本书里原封不动搬过来的。此外,这本书里还附了几篇史记原文,在正文叙述中也是一段原文然后配上一段解读。而且整本书读下来也没个连贯的思路,感觉东拼西凑,把一堆网文放在一起,集结成书,这种写法严重有水字数的感觉。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开眼界

        挺好的考证文章,适合高中学生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刺秦—找回了酣畅淋漓的感觉

          2025 年 8 月,李开元先生出版了他的新作《刺秦 — 重新认识秦王朝》,上线后火速刷完,又找回了当时读他的作品《秦谜》《秦崩》时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推荐三本一块读。刺秦讲的是发生在公元前 227 年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故事并不新鲜,我们中学时期也学过,而李开元先生根据真实史料运用合理的推理对故事进行了重新构造,给了我们所不知的意外收获。比如我们只知道刺杀秦王的是荆轲,然而原本执行刺杀任务的却是一同随行的手拿藏刀地图的秦舞阳,这家伙虽然剑术高强奈何心里素质极差,荆轲原本再次请求秦舞阳献图,怎料秦王让荆轲上前献图,荆轲并不具备刺杀秦王的能力,造成了这次刺杀任务的失败。历史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偶然的事件。李开元先生又进行大胆的假设,假如刺杀任务成功,后续历史将会如何?“攘兵在外、政内乱”,当时是秦王政 20 年,大将王翦带病在外攻占六国,秦王政并未指定继承人,赵系外戚集团扶持的幼子胡亥尚 3 岁,且以帝太后为首的赵系外戚势力在秦王政 9 年的嫪毐之乱中被灭。最有可能登上历史舞台的就是当时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集团扶持的年仅 10 岁的长公子扶苏,形成以华阳太后垂帘听政、丞相昌平君主政、大将王翦主战的班底,李斯、赵高将称为阶下囚,后续历史也将会被重新改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容上看,这本书多是笔者从历史研究中得到的新知识、新看法、新见解。从形式上看,它又与本书的姊妹篇《秦谜》的疑案侦破不同。这种形式,笔者至今尚无法概括出一种说法,为自己留下了未完成的课题,也给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留下了探讨的余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归真实的历史现场

              跟随作者,穿越时空,回到千年前的古代,一桩桩历史往事跃然纸上,读历史,表面读故事,深层读事物发展的逻辑及内在的必然。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