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个母亲在女儿出嫁前的叮嘱

    我生活在青岛,所处的社区是鲜族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我与许多鲜族朋友保持着友谊,左邻右舍亦不乏其人,我周围遍布各式各样的韩餐馆,这使我对韩国人的风俗习惯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本书是一位 55 岁的韩国知性母亲,在长女要出嫁的时候,写给女儿的心里话,同时回顾自己的一生,讲述做媳妇、为人母、成长经历,有对父母童年和夫妻相处的点滴画面和感悟。山东应该是保留最多中国传统观念的区域,韩国的家庭礼仪和观念与山东非常相似,都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妇女负担主要家务,过去客人来妇女吃饭不上桌,父母财产主要留给儿子等等南方感到匪夷所思的习俗。本书描述的韩国各种场景基本与中国山东 80 后同步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真理,南方江浙沪地区的妇女地位较高,也源于早期江浙非农经济蓬勃发展,使得妇女具备独立经济实力。城市化进程也让妇女在养家糊口方面并不比男士落后,"妻管严" 这一现象也是从南方开始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变,用梁漱溟的话,最大的变化就是男女平等和传统大家庭的解散。妇女可以完全不依靠男人生活,伺候公婆的儿媳妇也越来越稀少了,接下来就是是否要生育子女,韩国应该是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了,也是妇女解放的必然结果。全书语言流畅,很好读,作者也是真情流露,观点不一定同意,但会让我们思考,身为妻子、媳妇、母亲,都只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我们改变不了丈夫,公婆和子女,要有独立的自我,「所以,女儿啊!请你在爱自己的同时,稳步向前,走出属于你的精彩人生。」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对即将出嫁女儿的祝福和期盼。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过来人的经验,只有等你成了过来人长明白

      1 过来人的经验真的受用吗?一个母亲用大半生的经历来告诉自己的女儿一些她走过的弯路,以此希望母亲不要过她这样的人生,主旨是希望她的女儿更加快乐、更加自由地过一生。这个想法很好,但是那只是母亲的人生,母亲人生中走过的弯路,真的能够让女人不再重蹈覆辙吗?我只能说,不同年代的人走出的弯路都不同,人生总有遗憾,就是因为我们都曾经身不由己,走过许多弯路,直到暮年,回首一生,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我们不能低估母亲对女儿的爱,但是她的人生轨迹和经验,大多数时候只能化成一种唠叨和碎碎念。不是说母亲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和建议不重要,而是我们年少懵懂、心高气傲、无知无畏、敢于尝试,那些我们不信邪的人生道理都是在我们经历过一遭之后才会明白的。我相信这个女儿看了她母亲的这本书,就一定会避免很多的困境出现,她就一定可以活得更自由了,我觉得这本书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一命二运三风水,每个人是什么命,走什么路,重蹈什么覆辙,用玄学来说都是注定好的,一本书不可以阻挡掉女儿人生该经历的痛苦以及不自由。2 父母不会害我们,但我们走在不同人生轨道母亲过完她的一生,她对女儿的担心很有可能是多余的,什么意思?首先是时代的不同,母亲和女儿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也许她们的困境相同,但是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困境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也许女儿比母亲更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困境。其次是女儿所处的时代一定是比母亲那个时代更加进步一点点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时代的进步是必然趋势。最后就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和面对生活态度的转变,母亲和女儿是有很大区别的,母亲的爱是爱,担心其实也可以收一收。3 女性困境不是靠几封信就可以化解的女性困境在今天依然存在,男女之间不平等的鸿沟还在,但是我们必须得相信,这条鸿沟在逐渐缩小,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这也是说为什么就母亲不要过分担忧女儿处境的原因。女性逐渐在崛起,首先从文化水平再到意识形态,这些都是比书中母亲所处的那个时代要更好的呀。与其希望,不如让自己的女儿如何更好地面对她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以及她当下的女性困境。这本书凝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担心与关怀,但它不能作为女儿的人生建议与指导,它只能作为一种期望,期望女儿更自由,更快乐地过一生。人生忌圆满,小满即圆满,母亲的希望真的很美好,但希望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希望而已,我们每个人始终都要扛起锄头,去挖平阻挡我们人生前进的沟壑啊,我们的人生别人替代不了的!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被书名吸引进来

        也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如果我们总是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就会觉得即便一天里没有做很多事也会感觉好疲惫。就像一些人所说,我们应该善良,但我们的善良也应该有原则,有底线,有分寸。在《我希望我女儿活得 “自私”》这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了很多她给自己的女儿,以及更多身为女儿或者母亲的人的建议与独到想法。尤其是对于成年人来讲,我们会有非常多的身份,我们是子女,也可能是父母,是别人的朋友,也可能是别人的下属…… 身份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过作者作为一位妻子,一位新妈妈,她也知道自己的很多选择会受到很多的非议。她也许能忽略社交的压力,勇敢做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揣在自己手里,这真的很令人佩服。不过这种直接站在所处社会的对立面,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就真能将所谓的生活过好、过舒适吗?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初看书名就觉得是一本疗愈的书,不仅疗愈而且直指问题发生的原因。男权社会几千年,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还有待时间解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年前的夏天,24 岁的女儿带男朋友回家,说有话要对我们讲。“如果你们同意,我们想明年春天结婚。” 准女婿颤抖着说出这句话时,女儿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微笑。丈夫虽然也笑意盈盈,可就在 “结婚” 两个字出现的瞬间,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了一下。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幸福是有条件的。” 然而,他们为爱走进婚姻,作为母亲,我没有理由反对。女儿开始筹备婚礼后,我经常和她讨论一些细节,但我却总是欲言又止。那些想对女儿说的话,就像拼命挣扎在渔网里的鱼,几欲冲出我的喉咙。我清晰地感觉到,这些话和我的想法、思考以及情绪,勾连着我的人生,翻腾跳跃着。我怕女儿嫌我焦虑,嫌我杞人忧天,嫌我小题大做,但无论如何我都想把这些话说出来。于是,我开始了写作。因为有些事情,我必须要让女儿知道 —— 生养女儿所感受到的幸福、独自育儿时面对的苦涩与艰辛、进入职场工作时公婆对我说的那些话,以及婚姻是从未经历过却会将关系中的难点一并奉上的未知世界。我想告诉她,要有怎样的觉悟和行动,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此,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不停地写作,哪怕一个星期都没有松懈过。这些文字,不仅是写给我自己的女儿,也是写给将来走入婚姻的万千女儿,还有那些生养女儿的母亲。我一边写女儿的故事,一边自我反省,我想对她说:“妈妈当初应该多说‘我爱你’,应该多陪你去游乐园玩儿,应该多抚摩你的脸、夸你漂亮,应该多花些时间倾听你说话,应该多给你一些炙热的拥抱,应该多和你一起体验生活。” 此刻,那些我做得不够好和做错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地跃入我的脑海。我发现,原来用尽全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距离女儿的婚礼还有三个月时,我写下了我的婚姻故事。看着这些文字,我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会变成我这样的媳妇。这些年来,作为媳妇,我并没有真正融入丈夫的原生家庭,也一直活得小心翼翼。虽然我毕恭毕敬地侍奉和孝敬公婆,生怕少了半点礼数,但是我的想法总是要通过丈夫传达给他们,就像台球中只能通过击打主球去撞击目标球一样。我想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因为我从小接受的儒家礼仪教育,以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 “人人生而平等” 和 “追逐梦想” 的理念,总是与我的婚姻生活发生冲突。我非常害怕,因为我那温柔又善良的母亲总是在我脑海里窃窃私语:“你要做一个孝敬公婆、少言寡语的媳妇。” 在每个女儿的人生旅途中,都藏着母亲的人生,它就像是影子,不论你是否愿意,它都会在某个时刻从角落里悄然现身。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母亲的影子时隐时现,而我相信我的女儿将来也会无数次地遇到我的影子。因此,我至少要让女儿意识到影子是什么,它是美好的,还是残暴的。文化是无法轻易改变的东西,即便是改天换日,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将旧的文化连根拔起,就如同死亡一样,有它必经的过程、顺序和时间。而消灭影子也有它的次序与规矩,我决定从自身开始,尝试改变,于是提笔写下我的故事。曾经选择沉默的女性一旦开口,就可能会招致来自社会舆论的非议,并被打上各种标签 —— 有己无人的女人、自私的女儿、不管孩子只顾自己的妻子、没有传宗接代的不孝媳妇,等等。千百年来,女性忍气吞声地活着,如今她们终于能够发出声音,但指责她们 “自私” 的声音却从四面八方袭来。如果这就是 “自私”,那么我会千遍、万遍地祈祷,愿我们珍爱的女儿能够活得 “自私”。我也希望我亲爱的女儿和世上所有的女儿,无论她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与什么样的男人结婚,也不论她们是谁的女儿、妻子或媳妇,都能永远爱自己,自信地活着。我怀着希望女儿活得 “自私” 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为你自己,与不言自明的传统文化共存

              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曾说过:“本质的东西无须赘言,因为它不言自明:传统是沉默的,尤其无须说明自身是一种传统。” 和我国一样,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其社会的传统文化也是倡导 “男主外,女主内”。对女性的期望往往是以婚姻和家庭为中🚩心,女性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要求她们履行传统的角色和责任。目前已做了 55 年女儿,26 年妻子、儿媳,25 年妈妈,以及 20 年韩国大学教🎓授的郑莲喜博士,当听到女儿决定结婚的消息后,怀着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担忧与祝福,将未能说出口的话写成了这本《我希望我女儿活得 “自私”》。书名中的 “自私” 虽是打引号的,但也恰恰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都在无私地付出。作者在书中回顾了她这些年,作为女儿、妻子、媳妇、妈妈等不同角色时的经历,希望女儿能够活成一个自信的人,在成为某人的女儿、妻子、媳妇前,先成为她自己。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常常被赋予了以上特定的角色,可这些角色却又经常被放在次要位置,或者是干脆被忽视。连对女性的称呼,都会在婚后或生育后,被 “某某夫人” 或是 “某某妈妈” 取代。但大家也不要误会这是一本单纯讲要反抗传统的书,而作者邀请我们一起,随着她的经历,去觉察日常生活中 “不言自明” 的传统,从忽视转为直视。书中讲到,有一次她和儿子讨论奶奶重👦男轻女的行为。小时候,无论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奶奶都是留给孙子;却总是一不高兴就对孙女发脾气,让女儿小时候受了很多委屈。但儿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作者,在以男性为中🚩心的韩国社会里,“奶奶只是忠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文化而已”。作者身边的女性,无论是母亲、奶奶,还是婆婆,都只是忠于文化的人,始终将男性作为生活的重📌心。只是批判这种思想,和奶奶强调男女平等,不该区别对待孙子、孙女,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若想改变一种传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并且要受到这种传统文化压🐢迫和忽视的人,在每一天的言行和选择中进行改变。毕竟 “是女儿们的一次次退让和善意,帮助先祖们创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一件件亲身经历,提醒女儿们:不必理会那些不尊重你选择的人,即使他们打着爱你的旗号。先成为你自己,以独👤立的姿态,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母女私房话

                其实对于我来说,母女关系可谓是心头的一座大山,犹豫许久才打开这本书,我知道自己会因为其他相处良好的母女关系而心酸和羡慕,可也确实想知道好的母女关系是什么样的。没想到却是一本韩国人写给自己女儿的书。作为大概和母亲一个时代的人,我也可以简单了解一下那个时代奋发向上的母亲会有怎样的育儿观念。同时也把自己那不切实际的期待给收一收。总是期待着什么,都是从书本上找到的榜样,但同时需要想想实际情况。另外,这也是一本可以作为母亲对女儿忠告的书。不能从期待里获得的,也可以从书本里得到。对于 “自私”,在作者眼里,其实就是活出自己 —— 爱你自己的人生,成为闪耀的人。🌹无论是我的婆婆还是我的奶奶,她们只是按照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所反映的方式和受到的教育来说话、做事而已。但想明白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受害者的惶惑会减少🌹所有事情的最佳时机,都是你想去做的时候,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最佳时机🌹在每个女儿的人生旅途中,都藏着母亲的人生,它就像是影子,不论你是否愿意,它都会在某个时刻从角落里悄然现身。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母亲的影子时隐时现,而我相信我的女儿将来也会无数次地遇到我的影子。🌹—— 女儿啊!在成为某人的女儿、妻子、母亲或媳妇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无论你的生长环境如何、相貌如何、拥有怎样的性别认同,无论你与谁一起生活,也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始终是你自己。所以,女儿啊!请你在爱自己的同时,稳步向前,走出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女儿啊!妈妈希望你能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去过你的人生,将 “自己的幸福” 放在首位。希望你能在一天 24 小时中,为自己安排 2 小时;一年的 12 个月中,至少把半天或一天的时间作为礼物送给自己。这样,你才能创造自己的生命力、幸福与自由。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首先是你自己

                  在看到 “书名” 时,差点错过的一本书。未打开书前,以为此书讲的是婚姻家庭育儿的不易,和我几乎没啥关系,是书名打了双引号 “自私” 让我翻开了。哪能想到,竟然一整个下午都沉浸在书里,没有大篇幅的讲价值观讲道理,作者关于生活的感悟很多来自于对日常小事的观察中,像在黑暗中观察闪电在苹果园看最成熟的苹果等,非常的生活化,让人很有代入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更是你自己。

                    我佩服作者的勇气,能够在那样的时代里,冲出重围,做自己的想做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心有忧虑,也只是停滞一秒,紧接着向前出发。我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做不到作者那样,却也很羡慕。作为有女儿的妈妈,我想的跟作者想跟女儿说的是一模一样。只希望,她能够做好自己,放心大胆地去实现自己想做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成为某人的女儿、妻子、母亲或媳妇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无论你的生长环境如何、相貌如何、拥有怎样的性别认同,无论你与谁一起生活,也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始终是你自己。所以,女儿啊!请你在爱自己的同时,稳步向前,走出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

                        人生的角色是多面且同时存在的,但核心终究是一个赤裸的人,无论男人,女人,都需要学会先爱上自己。女性身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得提醒自己,你一定需要把自己放在主导地位,他人不会为你负责,而你也不应该让别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但不是认为所有养儿育女,相夫教子等家庭的事情都由社会规训下的 “女性” 承担,去跑,去疯,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管是什么角色,一定先是你自己

                          作为一个 4 岁女孩儿的妈妈,看了书名就觉得值得一看。传统的文化背景要求我们做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儿媳,很多都忽略了自己。一来作者一路学习,到博士,到去意大利,去美国。不要停下自己精进的脚步。二来作者面对女儿,儿子对于母亲培训需要表达之后,很快响应,及时提供爱和支撑。三来说了和公婆相处的方式,每一个人的自由应该自己决定并坚定的去做。每天 2 小时的运动,其实就是面对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对于女性的双标

                            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拥有很强很强的意志,才能实现文化意义上所谓的男女平等。以身作则,让孩子可以忠于自己,找到一生热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冲破文化的束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希望女儿活的 “自私” 其实就是希望女儿能打破儒家文化所赋予女性的家庭角色,希望女儿能像男性一样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能爱自己多一点而不是一味为家庭付出和牺牲。韩国的这种性别差异和定位比中国要更严重,但书中很多事例也的确能引发共鸣。的确婆家不可能在结婚后就做到 “就当我多了一个女儿” 一样去对待儿媳,他们所希望的无非是儿子多了一个女人去照顾,家里有人去传宗接代,这一点跟中国倒是相通的,婆婆关心孩子胜过关心儿媳,婆婆那句 “喂完奶了再去吃饭” 和妈妈的 “吃完了再去喂奶” 就显示出了巨大差异,这也是婆媳难相处的原因所在吧,所以当媳妇的更要学会 “自私” 的多爱自己一些,还好作者的老公还算称职,甚至说是优秀吧,懂得体谅老婆、支持老婆的选择,这就是爱,不在于言语而在于行动。还是很佩服作者从小能在父权的高压下依旧坚持自己的选择,在一次次反对中坚守选择并达成心愿,这很不容易,也是她能冲破文化束缚的能力,能有多少女孩能在父母的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选择,觉得男生能做到的女生也可以?很少,所以 “自私” 也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这书读起来很畅快,也能让我们对原生家庭、自我家庭、婆媳关系、对儒家文化中的男女差异、对育儿都能有所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己×爱人

                                正如文中所说的文化就像一口深井。我们若身处这口井中,即使不愿那样思考,我们的思想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渗透、被左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请坚定不移的爱自己

                                  不论什么时候把自己放在首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女性读物,已婚未婚都适合

                                    这本书虽然作者是韩国人,但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大背景跟中国很像。这几年,人人都说,现在是女性觉醒的时代,但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无论婚姻,还是工作,还在面对因为性别所带来的局限,外界还有很多桎梏需要我们需要去努力冲破。书名有自私二字,我倒觉得 “自私” 不是一件坏事,先 “自私” 的看到自己的需求,才能有力量 “无私” 的爱别人。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女性,尤其那些把 “结婚生子” 当作人生目标的女性,更适合观看。最后一句话总结:在我看来,无论读书,工作,结婚,生子…… 都是一场体验,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但不是说人生丰盈必须要通过这些,它们是人生过程,而不是人生目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理自强自信的女人才是真实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忠于自我,自由,抉择

                                        为了逃避内心的一些冲突所以埋头于阅读,我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也是能最快让我平静下来的做法。惊喜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家庭生活中的关系。无论作为何种角色,最重要的是我是我,要勇于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向不要受束缚更不要自我怀疑。这一辈子的时间每一刻都是唯一的,就算是斗争也不要违背内心的意愿而活。以后我若有孩子,我也会去如此引导,不要受约束,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人都是属于她自己的,虽然在社会上她有很多角色在身上。人只有有真正的自我,才能不悔的度过此生。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