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7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听老人言,尝一点吃亏的滋味

    自古即有 “处世三大奇书” 之说,即《围炉夜话》、《菜根谭》和《小窗幽记》。这本《《围炉夜话》全是老人言》以短小精悍的格言形式,揭示了 “立德、立功、立言” 皆以 “立业” 为本的深刻含义。在书中每一段谈话后面,都带有作者度阴山自己的解读。书中随处可见很有意味的标题如:人生就是 “补差价”,“杠精” 的思路,搞笑的 “与世为敌”、修养要做到重剑无缝,人的偏好决定一切,“享受过程” 定律,世界上没有 “刀子嘴,豆腐心” 这回事,半人半鬼、只因不能问心无愧,炫耀朋友、是什么心态,没有是非、只有和谐,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教育好后代、就是开创家业,人生修行二字:静、敬…… 每一条格言都短小精悍,容易记忆,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多听老人言,处世更老练!

      全注全译王永彬《围炉夜话》221 则处世名言!《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带你领略国学魅力,用现代化视角全新解读国学经典。翻开本书,每多记住一句,人生就更顺一点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遇到任何问题和麻烦,第一步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第二步是认真地找,肯定能找到问题;第三步是改正自己反省出来的问题后,再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第四步,如果问题还是解决不了,那既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那个问题的问题,而是你的心性问题 — 欠磨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工作就是谋生

          工作又叫 “谋生”,大白话就是想办法让自己活下去。对于古人来说,失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那意味着整个家庭都有可能面临无米下锅的窘迫局面。所以古人对工作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往往将工作视作一生的事业来做。工作时不说闲话,不管闲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才会诞生如此多手艺精湛的匠人。所有专业的事,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花一分时间,和花十分时间,最后的成就必然天差地别。古人很少转换行业,因为这就意味着之前的经验积累全部白费。这显然和现代人的认知有差别。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跳槽和转行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将时间沉淀在一个行业、一家公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围炉夜话,全是老人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工作中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摸鱼,努力提高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我打开本书的标签是 “个人精进”,在这个标签 top 榜排第一,那就有必要打开瞅瞅了。先说说书名《围炉夜话》,就是大晚上大家伙闲的没事,坐在火炉旁唠的闲嗑。然后就很丝滑的读完了全书。每一小段用三五句话就跟给你很透彻的说清楚一个道理,每一小段都值得深省。内容以现在的角度分类包含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等。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围炉夜话

                  本书作为训诫书,同朱子治家格言,菜根谭等书一道,在世人迷茫的时候,给予鼓励。在个人修身养性,好学求真的路上,给予积极正向的建议,劝解世人守正创新,恪守本心。此外,度阴山的解读赋予本书更大的时代价值,去除其中的糟粕观点,更好地指导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国古代的 “信” 和西方的 “契约精神” 不同,契约由实力相当的双方签订,一旦有一方力量发生变化,平衡被打破了,契约精神就不复存在。我国古代的 “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虔敬,是诚信,无论双方力量多么不平等,只要说了平等合作,就一定能保持力量均衡。中国人的 “信” 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心中。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忠是尽心尽力,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尽心尽力做事,并且在利他的情况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善待,最终双方共同进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靠地靠占卜,不如靠自己。

                      所有专业的事,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花一分时间,和花十分时间,最后的成就必然天差地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人品格不高,只是因为无法将 “利” 字看破;学问之所以不长进,只是因为一个 “懒” 字丢不掉。人生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就是 “自给自足”。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有两种学问,一种是知识、思想型的,另一种是涵养型的。人有知识、思想而没有涵养,就会卖弄学问,所以总出惊人之语。人如果有涵养却没有知识、思想,则会出神棍之语。人的物质意义边界是不清晰的,因为大多数人的物质欲望永无止境。最幸福的物质意义只有一个,就是衣食无忧。注意,是基本的衣食无忧。人之所以痛苦,一是缺衣少食,二是衣食无忧后又想获得更多,于是产生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以阅读。但太零散。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