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初读心经
佛说本具自足,只是本心蒙尘。我们每个人本身都具有佛性,只是受到周边环境,家庭影响。所以我们要修炼,修行。怎么修炼?要布什(以人为善,助人造福),要精要等六种方法。观照自我,就是要认清自我,我们要为自己而活,不受他人影响。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精神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不受他人评价影响。佛学讲的空,有两层意思,一是任何事物人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性缘起。二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苦的认知,苦是常态。人生下来就要受苦的。但有些苦是因为我们的欲望,欲望不切实际而苦,。还有就是偏见,认识不到而痛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心经智慧本书值得放在书案上,常读常新。说实话,本书很多的内容,我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确没有体验和感悟,也没有太深刻的感受。但是我对于书中一些内容记忆犹新。书中写到:“人都活在语言、思维、惯性的颠倒妄想里。世界上什么最快乐?无病是第一利,知足是第一富,善友是第一亲,涅槃是第一乐。” 心经里说到五蕴皆空,道理是这样,但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就像书中说到,我们都是活在语言、思维、惯性的妄想里,这是生命中最基石的部分,该如何调动呢?知道☞觉察☞做到,这每一步都是天地之别,所以我想的是从知道和理解开始,常常翻阅,尽量做到觉察,最后是否能够有慧根去做到,那就看天意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有好多种心:肉团心、缘虑心、精要心、坚实心。草木也有心,但跟人的心不一样,草木的心只是一种物理上的反应。“肉团心”,就是心脏,心脏一停,人就不能活命了。“缘虑心”,就是思想、分别的心。它能分别好坏、男女、大小、高矮等。本质是一种妄想,是不实在的分别计量。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现在的心又是念念不停,所以心常分别而不安。“精要心”,它是指能积聚诸经中所有的核心要义,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经》六百卷之精要;也是一种有规律的见解,有规律的正见,有正见的认识。至于 “坚实心”,就是具有正见,能见到真理,能见到般若的心 —— 也称 “真心”,也就是如同金刚般坚固的心。《般若心经》所指的 “心”,不是草木心、肉团心、缘虑心、精要心,而是坚实心 —— 也就是 “真心”;是以真心为中心,是整个佛法的心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短短三百多个字,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就像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真我。文字般若就等于觉悟,观照般若就等于实行,实相般若就等于性体,本性的自体。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文字般若就是驾驶的船,观照般若就是驾驶的技术,实相般若就是目的地。那心经的 “心” 呢?《般若心经》所指的 “心”,不是草木心、肉团心、缘虑心、精要心,而是坚实心 —— 也就是 “真心”;是以真心为中心,是整个佛法的心要。至于 “波罗蜜(多)” 是梵文的惯用语,“事已成办” 的意思。在佛学中是指 “到达彼岸(了)” 的意思。虽然熟读起来以后朗朗上口,但依然不知其深意,这本星云大师的讲解,真是受益匪浅。佛教里面讲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禅是参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般若的空也是如此,空一旦说出来就不是空了,空是完全实证的境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觉悟的生活,人生的觉悟我多年以来对星云法师非常崇拜,大师他的修行的确是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的善举真的是让我们钦佩不已。所以学习他这本书啊,我是带着份重敬带着一份虔诚去拜读去学习的。果不其然,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感觉到醍醐灌顶,他对心经的解读诠释,尽管学起来感觉还是有点因为佛学基础受限的原因吗?读起来还是有点朦朦胧胧似懂非懂,但是好像总有那么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好像总有那种触及灵魂之后,有一种这个内心觉醒的感觉,朦朦胧胧当中啊人应该怎样活?人?究竟应该活出怎样的人生好像摸到了一点边际,接下来呢,还要一读再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心经有悟心经这本书看过很久了,抄过很多遍也背过,从最少的一无所知到懵懵懂懂,到现在看了很多版本,听了很多版本,终于有所初悟。最早看不懂的,还是因为有很多的词,不知道对佛教的传统不清楚,对里边的名词不明白,看起来障碍很大,但是感觉有一股玄妙的力量在看清楚之后,虽然在意思上知道了今金并没有讲特别复杂的道理,但是却明白了他讲出了一个我们都想做却很难做到的事,降伏其心。也是金刚经里提到的云和降伏其心。如何像夫妻心呢?其实就是认知到世间万物本质,看清楚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本质,一切物质的本质就是空。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易空,空不易色,受想行识亦是空。12 处十八届四得万物皆是空,但空又不空,空中有有有中有空,杯子是空。但是是里边没有东西,但杯子存在人生本质为空,但并不是不存在。知道空便知道所有虚妄思想分别执着,都是假象,凡所有象,皆是虚妄。认识到这些也就明白了,人存在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个为了什么,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可能想的也是失望,虚妄,最终通过这一生的修行,悟到一切为空,回归自然,回归虚空,回归涅磐,回归到世界一体,最终得物无上般若。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即是如此,万物皆相通,万物皆相连,我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所以无需分别,不应有虚妄,更不当有执着。清楚这个道理,还需践行。三是阿森奇姐还需去修炼,去琢磨。慢慢悟道往这个方向走,就会很好享福自己的心,断除最起最起的无名缘起,不造业回归涅磐,得上无上般,若获得智慧,希望自己在佛学的这个本领还能有更加的精进。这个希望是不是又有一些执着心了呢?好断开这个不去想它,越自然越得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