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每个人都又聋又哑,这是天生的
聋的是对世界似乎所知,但实际一无所知;哑的是想要高声呐喊,但实际哑无回声。小说里中学教育的片段,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时候(希望我发朋友圈的时候记得屏蔽所有小学同学和老师)。那时候班上有个同学,天生口吃,尤其紧张的时候。语文课总是要读课文的,他总是被点名,然后总是起立、阅读、紧张、卡顿、口吃。接着总是老师的辱骂,甚至是粉笔头的精准攻击。总是哭,总是骂,总是哭,总是骂…… 那时候的我多半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态,毕竟幼稚就是抓着别人的弱点嘲笑,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什么我会记到现在?多半是因为骂的次数太多或者骂的太难听了。对于幼小的一班小学生来说,这会在心里种下恐惧的种子:我可不能像他一样。现在回头看,会读课文很重要吗?再说大一点,会读书很重要吗?或者成绩好很重要吗?我小学有一个漂亮、善良、天真,身高超乎寻常的女同学,我和她在校外一同补作文课,我一度认定她未来是中国女排的不二人选。但是,对,但是来了。她在 6 年纪的时候休学了,骨癌。大概我上初一的时候就过世了。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 QQ。她某天没来学校后,也就宣判我和她断了联系。我记不起最后见到她是哪一面了,在学校还是补课的地方。我只知道,上面说过的那一切,对她而言都不重要。那对谁重要?对活着的人稍显重要。我不知道当初口吃的那个同学现在可以克服这先天的缺陷了吗?不克服也不要紧,毕竟每个人都是又聋又哑的。我的小学老师,至少在当时,是聋哑的,因为她的无知和漠视,可能会彻底伤害一个小学生。说回到书里来,那是一个聋哑时代,无论谁的呼救,都无人问津,怪不得任何,生来就是包聋哑的。那书外呢?好得到哪里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