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7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在《春晓》里这样写道。年少时读它,觉得那么唯美动人,现在读来,有了别样的况味。中年人的况味,茫茫尘世的况味,时间碾压万物的况味。似乎一切都让人无可奈何。一个敏感万物生死的人,惋惜心远远多于惊喜心。每一场雨的到来,既是对大地的馈赠,也是对大地的清洗。雨落在地上,既是润物,也是劫难。雨在天空编织着优美的雨线,婀娜,雨声响亮,把人叫醒,把斑蝥叫醒,把草木叫醒。我们看到的每一场雨,都十分盛大。当雨落下来,其实每一滴雨,都是极其孤独的。但大地的繁荣,都是雨的馈赠。雨滴和雨滴在大地重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啊哈时刻摘抄:如何才能活出 “仁” 呢?有一天,我在《宋元学案》里读到一段话,一段让我震惊的话。上蔡先生谢良佐说:“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言有生之意。” 我很震惊,因为这段话让我记起多年以前母亲为我剥瓜子的夏夜,记起满满嚼在嘴里的醇香的瓜子仁。原来,高深莫测的孔门之 “仁”,和瓜果梨桃里面的那个 “仁儿” 是相通的。坚硬的果核包裹着果仁,仁,是果核里最柔软,也是最具生命希望的部分。人们心中的 “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年人的况味,茫茫尘世的况味,时间碾压万物的况味。似乎一切都让人无可奈何。一个敏感万物生死的人,惋惜心远远多于惊喜心。每一场雨的到来,既是对大地的馈赠,也是对大地的清洗。雨落在地上,既是润物,也是劫难。雨在天空编织着优美的雨线,婀娜,雨声响亮,把人叫醒,把斑蝥叫醒,把草木叫醒。我们看到的每一场雨,都十分盛大。当雨落下来,其实每一滴雨,都是极其孤独的。但大地的繁荣,都是雨的馈赠。雨滴和雨滴在大地重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云

          当我们读云的时候,云一定也在读我们。天空是云的故乡,从云的角度看,它的天空是大地,也是我们的故乡。你读一朵云的时候,内心是纯净的。天空广袤,微风、大风、台风,很快就能把一朵云变成无数朵,也能把无数朵云变成一朵,云卷云舒,我们心底的事也云聚云散。我们看云的时候,是用心灵为线、目光为竿,来钓一朵云。云在看我们的时候,是用丝丝缕缕的白、汹涌澎湃的黑,来涂抹我们的视线。没有人能了解一朵云的聚散,就像没有人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天空是一本无字书,我们总是通过云的文字来解读它。千变万化的云,也是奔腾不息的马,在这样的天空牧场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套马杆,来套取自己最中意的那一匹马。有时候,云脚很低,能摸到草尖尖;有时候,云又很高,鸟飞得再高,也抵达不了云的彼岸。我有时候想,有没有一种鸟,可以御风而行,在云端停栖?有没有一种云,它足够浓,足够密,可以承载一只鸟的重量?云也是有表情的,你开心时,它笑意满脸、风轻云淡;你阴郁时,它也满面愁云。当我们读一朵云的时候,云也在读取我们的内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完《读者》第14期

            三个多小时翻完这本杂志,是读完的《读者》系列第二本。相对《百科知识》更偏文学方面,学到:读云 / 李丹崖 -------- 专题 -------- 音符飘过马兰花 / 王霜霜 -------- 读者故事 -------- 无弦之琴 / 陈建明 -------- 文苑 -------- 消失在午夜 / 马塞尔・埃梅为黑夜悄悄缝伤 / 马国龙最后一颗珍珠 / 瑞娴第一朵莲 / 陆苏手摇风琴 / 依列娜・法吉恩等待的月台 / 林清玄事情不是这样的 / 裘山山暮归 / 王志国 -------- 人物 -------- 穿越雷电风暴的鸟 / 倪伟御寒袍 / 段奇清克服重力,身心自由 / 杜梦薇 -------- 杂谈 -------- 隐匿 / 流念珠仁是柔软的心 / 杨无锐小说家的家谱 / 张佳玮承认不懂又如何 / 李新勇才根于器 / 游宇明千里马和大数据 / 岑嵘还有多少人愿意听一听 / 任万杰 -------- 话题 -------- 建筑工地上最后的老人 / 徐晴 李清扬俄罗斯方块效应 / 韩焱 -------- 人生 -------- 不说再见 / 陈年喜茶末的滋味 / 明前茶鸟王五叔 / 秦嗣林输给父亲的十年 / 胡塞北父母买房记 / 小李飞道通往爷爷身边的路 / 杨喵喵 -------- 生活 -------- 我们在城市里的亲戚 / 丁小村大地朗照家园 / 刘东黎摆渡 / 草予拉窗帘里的仪式感 / 肖遥坐驰与坐忘 / 郭华悦玉碎 / 烧伤超人阿宝人类和马桶的对话 / 李雅 -------- 文明 -------- 为何爱情会消逝 / 丹尼尔・利伯曼 迈克尔・E. 朗夏日醉满荷 / 韩希明资金集聚的力量 / 香帅尊贵的菠萝 / 艾栗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 / 马库斯・乔恩假如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地球村讲解员 -------- 悦读 -------- 言论幽默与漫画画里画外话人生 / 大卫・博纳齐 -------- 意林 -------- 雨滴在大地重逢 / 傅菲忙人与闲人 / 刘亮程磨 / 黄永武 -------- 点滴 -------- 唐诗里的松树与荷花 / 冯杰心穷 / 雾满拦江选锋 / 罗振宇生命与生活无关 / 顾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荷塘清凉

              宋代的夏日,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即便是达官贵人,也不能时时带着冰、天天嚼着雪,也不能总是躲在屋子里不出去。哪里可以避暑气?王迈《七月望后二日西湖会饮酒酣分韵赋诗得荷字》中说:“波平烟霁晚风和,船到湖心水没篙。凉绝不知三伏暑,醉酣齐唱八仙歌。” 荷塘,原是一个清凉世界。而且,到荷塘里,不仅仅可以享受水面上刮来的凉风荷香,作为 “吃货”,还有着实实在在的口腹满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陋评

                可能是由于看的是第二本,所以在体验上并没有让我有意料之外的惊喜文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见另一个世界

                  杂志的存在很能帮忙开阔眼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章细腻

                    一篇篇文章如散落的珍珠,每颗都折射着温润如玉的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依旧非常喜爱的读者

                      做为一个从小就爱看读者的我,每次翻来看看总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些杂质没目的性,就有什么看什么,显然很多篇幅还是很震惊自己的,比如头一次知道了《项链》的作者莫泊桑的父母爱情,知道了项链某种程度上也在映射自己母亲对于贵族头衔的向往,当时间缓缓流行远方,很多东西就物是人非了,发现原来曾视为珍宝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整个人生特别珍贵的,人生没白走的路,留一些空间给自己思考,给自己成长。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