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专业性强,不适合新手看

    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组成句子就有点晦涩难懂中世纪社会尽管声称信奉对感官生活的摒弃,但并没有在实践中否认它,社会如此,教会更是如此。许多人尝试摈弃感官生活,有少许获得了成功,但人类不是普遍为摒弃而生的。没有哪个时代比 14 世纪更在意金钱和财产的了,它对肉体的关注也与其他任何时代如出一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

      《远方之镜》是塔奇曼非常重要,也非常好看的一部作品,在 1980 年获得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初看起来,这本书就是一部人物传记,但塔奇曼说,他笔下这位主人公的一生,串起了整个中世纪晚期的历史,就像是一面三棱镜,折射出这个时代历史的不同侧面 —— 这就是 “远方之镜” 这个书名的由来。所以,本书其实是一幅以点带面的中世纪晚期欧洲全景式画卷。本书核心内容:一、库西的青年时代。黑死病、百年战争这些事件对欧洲造成了哪些影响?二、库西的壮年时代。中世纪教廷与世俗政权之间的权力倾轧。三、库西的晚年和结局。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库西的谢幕之战,也标志着此后三百年间欧洲头号大敌奥斯曼帝国的登场。塔奇曼笔下的 14 世纪,是一个黑暗的年代,欧洲遭受了多重灾祸,而这些灾祸,莫不与当时欧洲经历的五个重大事件相关:黑死病、英法百年战争、封建制开始解体、教廷权威衰落、奥斯曼帝国崛起,这是 14 世纪欧洲最重大的五件事。我们的主人公库西,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们分三个阶段,介绍了他的生平,而库西一生浮沉的背后,透露出这五件大事的影响。第一,在库西从出生到青年的阶段,经历了黑死病,在这场瘟疫中他失去了父母;他还经历了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个阶段,因为法国在普瓦捷会战中的惨败,他被迫到英国当人质,却因祸得福娶了英国公主;因为瘟疫和战争的破坏,西欧的农奴制难以为继,这时库西又顺应时势解放农奴,从而不自知地成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的最初见证者。第二,库西在壮年的时候,卷入了教廷与世俗贵族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让教廷越来越重视抓权,滋生了各种勾心斗角和腐化堕落,从而动摇了教廷在普通信徒心目中的地位,为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笔。第三,库西在晚年,参加了欧洲的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抵抗奥斯曼帝国,但是遭遇失败,客死他乡,此后的三个世纪,奥斯曼帝国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威胁。随着库西去世,本书的故事落幕,14 世纪走到了尽头,欧洲的中世纪也临近尾声。虽然 14 世纪的欧洲充满灾难与动荡,但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文艺复兴已经曙光初现,并将在接下来的 15 世纪达到高潮,还有地理大发现、16 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这些变革将带欧洲摆脱中世纪的黑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塔奇曼笔下的 14 世纪,是一个黑暗的年代,欧洲遭受了多重灾祸,而这些灾祸,莫不与当时欧洲经历的五个重大事件相关:黑死病、英法百年战争、封建制开始解体、教廷权威衰落、奥斯曼帝国崛起,这是 14 世纪欧洲最重大的五件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将关注点放在了中世纪的欧洲。14 世纪的欧洲反映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图景:一方面,这是一个十字军、大教堂和骑士制度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堕入混乱与精神痛苦的世界。一如塔奇曼的其他作品,它兼具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丰富的史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远方之镜

            鉴于看到了问题的这种复杂性,我会竭力建议非专业读者别对此感到担忧,因为硬币和货币的名称除了购买力之外,可谓毫无意义。时不时地,在提及士兵的报酬、劳工的薪水、马或犁的价格、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费用、灶台税和销售税的数量时,我都试图将货币的数字与实际价值联系起来。我并不试图将各种货币转化为某一货币的对等物,如里弗或法郎,因为等值始终在变,就像造币中的金银含量始终在不断变化那样;更有甚者,记录中的货币,虽与真实的货币名称相同,但价值不同。所以,在每个案例中,我都会简单地采纳文献或编年史中的货币名称,并督促读者将任何既定的钱数都简单地想象为如此多的货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