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身体机能与现代科技的相处
本书有个观念我非常认同,虽然现在人类处于科技发展的年代,但是只要细心数一数,这也不过几百年而已,而人类自身的身体机能,包括作者所说的大脑边缘系统,都是有上万年的演变历史,差别已经不是数学上的几百倍,而是指数级别的差距。人的生命不过百年,所以上万年究竟是什么概念,我也说不清。但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上万年的人类发展系统如何与几百年历史的高科技,之间的相处和配合。我们阻止不了科技的发展,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从个体出发,如作者说的改变观念,改变行为,改变结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不适从无害渐渐变为有害,不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剧心理外化的趋势,导致我们低估了内心的参照标准的作用,挫伤自尊,干扰社交和工作,最终提高我们的焦虑程度,降低不适阈值,进而激发生存本能,促使我们形成一些坏习惯,提高我们对某些消费品的需求。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影响都是在连续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加强的,到最后才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改变了大脑和人体其他部位的生化反应过程,并把我们的焦虑程度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保持沉着冷静:1. 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2. 珍惜和忍耐不完美;3. 限制感官通道受到的刺激;4. 睡前让自己放松下来;5. 学会放慢速度;6. 不要拖延;7. 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工作;8. 接受不确定性;9. 戒掉容易愤怒的习惯;10. 生活要遵循一个有规律的时间表;11. 拓展你的心理舒适区;12. 让自己休息片刻;13. 延迟你对满足感的需求;14. 尝试着放空自己;15. 多做体育锻炼。我们的目标不是彻底战胜不适,这是不现实的,我们的目标是用一种有效的方法去应对不适,从而深刻地影响到机体内部的生化反应过程,包括应激激素、机体的炎性反应、细胞老化以及基因表达方式。杀不死我们的,会使我们更强大。与舒适相比,不适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更多。我们远比自己所想的更能够忍耐不适。在不适和创伤面前获得舒适感,将成为最重要的生存工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人类的生存本能有着超乎我们想象得强大,原始冲动的驱使会让我们绕开理智,深陷于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这些不良行为模式中,无法自拔,不仅精神饱受折磨,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学会用 15 个简单策略管好我们的舒适区,有助于保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生命无常。具体方法如下:1. 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2. 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3. 限制感官通道 4. 睡前放松 5. 放慢速度 6. 不拖延 7. 不强迫完成所有工作 8. 接受不确定性 9. 戒掉易怒的习惯 10. 遵循有规律的时间表 11. 拓展心理舒适区 12. 适当休息片刻 13. 延迟满足 14. 放空自己 15. 多锻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扩大心理舒适区之前会听很多人提到这本书,书的中文名字也很吸引人,所以快快翻了一遍,主要原因是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脑科学,其中关于边缘系统和大脑前额叶皮质的部分之前读过的很多书中已经读过,而且个人感受作者重复描述性的内容很多,但是所以初次了解脑科学的读者会很友好。我在这本书中有三个收获:第一个是关于炎症的部分:我们长期承受的压力以及由压力引起的焦虑和不适,可能引起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过敏。第二个是关于延迟满足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变得越来越稀缺但又越来越重要。“从表面来看,这些变化似乎并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但实际上它们表明我们体内正在发生着令人惊讶的生物化学反应,而正是这些反应对我们的焦虑和不适水平产生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同时导致我们的生存本能更加敏感,最终导致生存本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敏感性,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三个是作者提出来的一个平衡边缘系统和大脑前额叶皮质,让大脑像交响乐团一样和谐协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