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这是一本朱光潜先生㝍给青年的一本美学入门书,也是经典之书。书中作者以优美但真诚的文字功夫,即作了第一步的美学示范,通篇无一冗字赘语,晓畅通达,而篇幅长短,既以书信为行文体例,则必做到剪裁得宜,秾纖合度,止于所不得不止,却令人馀味无穷。他以此书,寄寓他对青年美化人生的理想,书中谈到美感的內涵,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情感的相互转换,以及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到人格之美的诸多探讨,以认识美学对人生的重要性。多数人只关注利用厚生的实用之学,而美学,则常被视为是無用之学,但作者认为这只是狭义的看法,因为所有人生的学问,都需要创造与欣赏,而这二个要素,也正是艺术的核心,所以科学及其他学科的求真或求善,都触及了创造、欣赏及情趣,玩索等心理活动,最终也都成为了艺术活动。因此,艺术涵盖人生的全面,不受限于一方一隅的单一学问或视角,只要是追求人生的真与善,最终必在美学统摄下,才是真善美的,完整的生命之学。人间从不缺人格之美,自然之美,器物之美,宇宙之美,但如缺少了审美的眼晴,那么人类是无法逾越人的极限,㝍出今天璀璨的文明,创造出为万物之灵的独特价值。本书值得常置案头,随时欣赏其文藻之美,思想之缜密及㝍作的虔敬。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引用阿尔卑斯山登山路上的标语「欣赏啊」並增加「慢慢走」三个字成为「慢慢走,欣赏啊」,来提醒我们们,人生必需 “艺术化” 的重要性。朱光潜先生认为,人生,本来就可视为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是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要作品精彩纷呈,具有艺术的美感,则全你的性份与修养上,知道追求美感生活的人,就能拥有艺术的生活,开显出个人的本色,以及求真求实不愿苟且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为君子,我们要极力避免成为这两种人,因为他们无法体会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当人学会将艺术融入生命时,必能欣赏並体验生命中所有的事物,认真不苟且的对待自己生命这个作品,让其呈现出和谐且通透的境界,知所取舍,进退有据,慢慢观照品味生活中大小事物的风景流光,从而获得情趣洋溢,美满丰盈的人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好的人生是艺术品前一阵听名家讲书栏目系列之刘悦笛谈生活美学,种草了朱光潜的书《谈美》,其实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但一直没想要去读,通过老师的讲解,觉得有必要读一下这本书,想要了解什么是美,这本是最佳的美学入门书。朱光潜先生在 1925 年留学英国不久陆续写给国内青年十二封信,从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角度,与青年谈论修养,指点迷津,深受青年欢迎。1929 年结集出版成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是三年之后的 1932 年,作者再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美》被称为 “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1932 年的中国风雨飘摇,前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东北,世事纷乱,中国内部也发生许多刺痛人心的事件,朱光潜先生虽身在国外,但仍关心着国内局势,他想写点什么宽慰危急存亡中的中国青年,他决定和青年谈美,这是本书的由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谈美好像不合时宜,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社会变糟是因为人心太坏,要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懂得美才能 “免俗”,成为不斤斤计较利害,有高尚纯洁的企求,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他看来,懂得美可以让社会变得美好。在第一部分,他以对古松的三种态度阐释了美感是什么,用美的态度看事物时,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不会关注它的实用性或科学性,是一种 “无所为而为” 的活动,而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朱光潜先生甚至说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他感慨道,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他觉得历史的天空是漆黑的,因为思想家和艺术家,漆黑的天空才有了星光,这就是美感的力量。书中最具启发意义的是最后谈到艺术和人生的关系,他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如此看来,有些人的生活可以说是艺术的,有些人的则称不上艺术。他用一篇好文字的要素来说明艺术品般的生活是什么样,第一,就像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艺术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所做的事情都不与人格相冲突。第二,好文章都是至性深情的流露,贵在诚字,艺术般的生活是懂情趣,会欣赏,对很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所以在这纷扰的世界要学会慢下来,学会欣赏,这是将人生艺术化的一种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美学启蒙一本写于 90 年前的小书,朱光潜老先生用 15 篇文章,不到 6 万字,就把自己对美学、美感的理解形象且透彻地勾勒了出来。看待事物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美是物的外在和心的内在相互产生联系之后的产物。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欣赏美好的事物并不一定非要占有它,道德经所说的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才是对美感态度的定义。慢慢走,欣赏啊,无所为而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看了这,那就读它吧,读它是种幸运一本值得 N 刷的经典,大道至简的文字表达了人生要具有的艺术态度,艺术欣赏方法,以及如何过好一个完美的艺术化生活。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 “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 朱光潜建议给所有初中以上的孩子阅读,让他们看到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遇见此书,乃我人生一运气。以后的人生旅程, ‘‘慢慢走,欣赏和记录,再造心中的美‘‘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朱光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