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9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线蹲一本电子书 《杜甫诗歌讲演录》

    这是一本了解杜甫和杜诗的入门书,作者从文献文本出发,展现 “诗圣” 的风采。杜甫用诗记录了那个时代,也用诗记录了自己的一生。作者借杜甫坎坷一生的心灵史还原了大唐王朝的盛衰史。如果想进一步读懂杜甫和杜诗,还可以看看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诗歌讲演录》和《杜甫评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诗圣

      开篇之景,笔者书房,少陵野老,心灵契合,情真意切,引吾好奇,暗自定意,细读本书。同题作诗,杜诗夺冠,咏怀五百,自述心迹,北征长诗,诗史之文,三吏三别,民生疾苦,秋兴八首,指向长安,龟年绝句,大家风范。儒家仁爱,诗圣本色,布衣底蕴,吾辈中人,无问东西,推崇备至,中华传统,源远流长。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一读的好书

        这本书虽然只有十讲,但基本概括了杜甫一生的脉络,浓缩了杜诗的精华,阐述了杜诗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的光辉!正如作者所说的,杜甫同许许多多儒家思想家、实践者一样,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陶铸者,在这个过程中,杜甫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杜甫的行为、杜甫的言论、杜甫的诗篇就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议看看书,也听听书,复习一下 “三吏”“三别”,也系统学习一下 “秋兴八首”!那些经典的诗句不时的在眼前浮现: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要看两三遍!

          杜甫的人生、经历、思想、诗歌穿越历史、穿越时空。要反复品味,认真研读才能得其精髓一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们只知道李白杜甫诗词好,到底好在哪里,两人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学杜甫而学不到李白,终于在这本书里寻到了明确的答案。年龄越大,越觉得与杜甫的沟通理解越深,越能感同身受悲催老杜的情怀,如一杯老酒,初饮苦辣上头,越品回甘越深,直抒胸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杜甫的一生,目睹了开元盛世的繁华,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摧残,见证了大唐的由盛转衰。时代的动荡,仕途的坎坷,家庭的贫困,让杜甫的后半生可畏一片凄凉,甚至连小儿子都饿死了。杜甫也算官宦之家出身,在那个时代都过的如此艰难,可想而知当时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这本书通过十讲内容,带我们读了杜甫的《羌村三首》《秋兴八首》《北征》《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 等各大名篇,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杜甫的处境。在杜甫诗中,战乱对大唐山河的破坏都跃然纸上,杜甫常自称杜陵布衣,官职也很小,却时刻担忧国家、百姓,在大唐就做到了范仲淹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愧 “诗圣”“诗史” 之称。如果说李白是跌入凡尘的谪仙,杜甫就是生于凡尘的圣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愈是年长后经历人间种种,愈发觉得杜甫之伟大。国破家亡,四处流离。岁月给他以无尽的蹉跎,世界给他以无尽的苦楚。可杜甫就是天选的悲天悯人者,对黎民对君王对家人,他有抱怨有难过有痛苦,可始终有感同身受的宽慰。发自肺腑的期望世界所有人,美好,幸福,快乐。现实很残酷,诗句很写实,情感很温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由凡入圣的杜甫

                  诗是中国一切文学的极致,文学最高的境界就是诗。所以杜甫瞄准了这一点,把诗歌创作看作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最崇高的事业。他实际上早就知道,他这一生注定在政治上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唯一能够留给后人的是诗,而写诗也是能够使他在历史上成为一位人物、使他的一生不致虚度的唯一事业。所以他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虽然是他对朋友李白的评价,也未尝不可看作他对自己的评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杜甫不仅用实践体现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而且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观念的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我们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说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肯定从中学课本中看到了有关的论述,在读杜诗的时候也肯定会有深切的体会。然而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另一方。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是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的反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诗圣杜甫的地位很高。杜甫的诗具有不可撼动的史诗地位。中国文化自古由来已久,一枚枚珍珠,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加闪亮。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更加真实并具体的杜甫,还有杜甫生活的环境。喜欢中国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多读书,多滋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莫砺锋教授以治杜诗名世,《杜甫十讲》以诗证史的治学路径,在当代学林独树一帜。这部小书将杜诗文本置于安史之乱的历史褶皱中,透过 "三吏三别" 的叙事肌理与《秋兴八首》的抒情密码,重构出诗人从裘马清狂到乱世飘蓬的生命轨迹。作者以诗史互证之法,既规避了考据派的琐碎,又超越了鉴赏派的空疏,在诗学阐释与历史想象间开辟出独特的阐释空间。书中对 "诗圣" 符号的解码尤见功力,将杜甫的仁者情怀与士人精神置于盛唐气象崩塌的语境中,揭示出传统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永恒命题。这部兼具学术深度与散文笔致的著作,不仅为杜诗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更在历史回响中叩击着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总得读一读“诗圣”

                            本书拆解了杜甫诗词的时代背景,对比了大量诗歌文学创作,让我们对于学习杜甫的诗歌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作为学术派的书籍来说价值是很高的。而我看完有一个好奇… 就是,这些唐诗是如何经历五代十国那样混乱无比的时代保存下来的呢?又是谁经历了哪些故事,而这些人又是抱着这样的信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捧的杜甫讲座

                              因为搜索对《秋兴八首》的讲解,找到了这本书。看完这部分的讲解,感觉非常有收获,所以又学习了本书其他部分。莫老师是研究杜甫的大家,这本书是对杜甫,特别是杜诗的通俗讲解。所以读起来,感觉既有深度,讲得透,又容易看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师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杜甫,讲述过程中旁征博引,逻辑严谨,让我不停 “哗哗” 的感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伟大的人文主义、爱国主义诗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十堂课了解一生

                                    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当今最知名的专家,在轻松却不简单的十节课里,共同度过命途多舛的一生。由《五百字》、《北征》起,国家的危乱,诗人的困顿,人民的疾苦,用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形象而深刻的记录下来。三吏三别、秋兴八首这些熟悉又不那么透彻的作品,经过莫老师细致入微,究本溯源的讲解,仿佛置身于唐代,游走于洛阳和长安之间,漂泊于长江三峡之上,与诗人一起感怀忆往,伤春悲秋!国家不幸诗家幸,安史之乱改变了诗人的人生轨迹,但只有升官没有发财,大多是畅想极少能开怀!从现实中践行儒道,在诗歌里成就圣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补课。需要二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诗与杜甫一生千百折回。诗引领着杜甫成为一位这样的人,也带领着杜甫走上了那样的路。杜甫一生写诗如一位老者日日对酒,酒流进血液中一半麻痹一半惊醒梦中人。酒不仅让人尝到了醇香软糯,也使人品味到人生百态。是酒伤了身灌醉了人,还是人借酒才看懂了世态?百味人生,唯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期间的道理吧,旁人也都只是在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杜甫确实是我们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