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8 世纪讽刺寓言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以船长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奇特经历。自 1726 年出版以来,被全世界读者喜爱,历经 200 余年不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格列佛游记》不是一部儿童文学,而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作者借由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因国的奇妙旅程,对英国的政治社会进行了全方面的批判。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客们在尔虞我诈中打压竞争对手、掠夺财富资源,却忽略了人的本性中美好的一面。这从慧因国的慧因(一种发展出理性的马)从当地的耶胡(未获得理性的人)的种种野蛮行为中就可推导出人的贪婪本性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如《幸会,经典!》对本书的评价:“只要人类还在试图看清自己的本质,斯威夫特在这本书里提出的种种疑虑就永远不会过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昏昏然飘飘然

        这一天跟着格利佛游历神奇国度,比划出小人的身高、城墙的规模、宫殿的进深,想象着大人国老鼠,还有飞岛国的遮天蔽日。记得小时候听外婆讲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不记得具体的内容了,如今更没法问她讲的到底是山海经还是斯威夫特的小说。书中的很多内容,在山海经中也有提及,例如海外东经中的大人国,大荒东经中的小人国靖人,还有小人菌人、不死民等等。但山海经里的描述太简单了,仅仅讲有这样的人,并没有风土人情的描写,更不用说故事情节了。    这本书小时候应该看过的,只是印象不深了。当时应该是好玩、好奇,如今再次读来,才看出不少讽刺意味。    弱小、式微的民族或国度,面对温和的强敌会生出愚蠢的妄想,就像小人国宫廷中针对格利佛的判决,居然认为他会听命于行刑官,任其戳瞎自己的眼睛,同样如格利佛的种种行为在大人国眼中显得那么可笑一样。在比自己强得多的人面前死要面子,简直是白费力气。    从小人国和大人国,体会到的是体量大小带来的看世界的差异,而之后的飞岛国则是先进科技对强权支撑以及同样用科技进行的反抗。巫师国里所谓 “科学家” 的奇思妙想,让我想到了很多创意创新,只是那些种种不切实际把创新引入歧途。我们都喜欢永生,凯文凯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中也提到了人不死永生的可能性,但是作者对永生国的描述,令我反思永生是否真的好,虽然现代科技可以令人在永生的同时保持健康、青春,但是面对茫茫无尽头的生命,我是否会放弃现在的努力,因为有的是时间,而一旦没有了 “只争朝夕” 的精神,生活还会美好吗?人生还会有意义吗?    前几天看英国作家安纳西韦尔的《黑骏马》,在读慧马国的故事时,脑海中总是浮现黑骏马的影像。在西方社会中,马代表高贵,正如慧马,而人类真的也就是野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随性阅读。

          如果说耶胡的指责多少会对我产生影响的话,我准有充足的理由加以抱怨,指责他们中的有些人竟会如此鲁莽,认为我的游记只不过是我凭空臆想出的神奇小说,认为我竟然还会暗示说慧因和耶胡只不过是虚无国 [11] 里的居民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多年前看过的书

            记不住多年前看的是哪个版本了,人民文学?北京燕山?突然想起了这本书,搜来看了下,然后强迫症加其他不好意说的原因,就刷完了。这类书不用多说,肯定值得看,而且不厚还好读,顺便说下,看的时候正在听增长思维。确实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英国的政治隐喻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 18 世纪著名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借用当时英国文坛盛行的游记题材,以犀利的文风对英国的政治现实、社会状况进行深刻的讽喻,甚至因为太过直白的影射而饱受批评和争议,不断遭到审查机构和道德家的删改,以至于很多人对其产生属于儿童文学的误解。《鲁滨孙历险记》的文学影响极其深远,它对许多同时代的作家以及后世的作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笛福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就有明显的《鲁滨孙历险记》的影子,主人公格列佛的出生背景和航海志趣与鲁滨孙颇为相似,小说讲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奇遇,写作手法夸张荒诞,笔法辛辣讽刺。两部小说在情节和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其各自诉求也大不相同:斯威夫特借《格列佛游记》批判统治阶级的唯利是图、腐朽昏庸,并对殖民战争进行了激烈批判,而在《鲁滨孙历险记》中则可以清晰地看到,笛福美化了殖民扩张的理念,是殖民文化的忠实拥护者。《格列佛游记》甚至可以看作一部对《鲁滨孙历险记》的反讽之作。作为一名出生在爱尔兰的英国人,斯威夫特的大半生都被裹挟在英国和爱尔兰的政治与宗教斗争之中,亲历了英国对爱尔兰的高压殖民统治。他见证了 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制度的发源,也见证了 18 世纪初英国作家与公共纷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宣传战中凭借自己的一支笔迅速蹿红,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政论讽刺作家。在政治失意后,他重新回到爱尔兰,以犀利的文风写作了大量支持爱尔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作品。这本书里蕴藏了很多当时尚未出现的小说类型,继承并进一步开拓了英国文学始于乔叟的讽刺传统,为之后的很多英国作家所推崇和效仿。它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起到了枢纽般的重要作用,还是一部超越了文学范畴的伟大作品,对人性和人类理想国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究。在斯威夫特的时代,大部分作家都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某个理念、某种信仰、某个党派的支持者,而斯威夫特在第四章里为格列佛安排了这样的经历,恰恰是要嘲弄这种盲目献身于某种理想的 “洗脑” 式行为。与普通游记小说不同,格列佛并非一个进步的主人公,他只是在一再重复之前的错误,也就印证了斯威夫特对人类弱点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本质就是有瑕疵的,偏偏他们又拒绝从过往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也就无法从失败的经验里成长起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