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一种深刻是可以坐在手机前看看屏幕就获得的

    能够广泛传播的文章和观点,都是尽可能让你觉得自己懂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往往需要娱乐化的包装,而由于人与人之间背景千差万别,要找群体的最大公约数时候,往往就从 “理性脑” 进入到 “动物脑”。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不幸的是,我们能在不变的人性中找到最大共同点,往往是人性的弱点:感官的,情绪的挑逗是最容易的,毕竟训练理性思考,有能力与情绪相处的人是少数的,而性,美食,八卦,糗事,奇闻轶事,哗众取宠却是不用学每个人基因中都内置的。以电视为代表的批量大众化 24 小时传播的手段,运营者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发挥其规模效益,极致地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吸引注意力,客观上完成了人们奶头乐的肤浅。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今天,新的互联网技术强化了对人性弱点的利用,科技向善,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是,现实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向钱,钱和善的关系就复杂了。今天钱多,那就善哉的时代,尤其如此。或许,想要传播真正严肃的思想,需要有另一套全新的传播生态机制,而不是今天大众传媒的逻辑。我虽然敬佩马东老师把奇葩说定位成用娱乐化的形式传播严肃思想,定位很好,但由于其本质上仍是一种娱乐,这种娱乐让观众更容易觉得自己深刻了。然而,没有一种深刻是可以坐在手机前看看屏幕就获得的。或许,这种自以为更懂得的状态,把我们离真理推得更远而不是更近了。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以为自己知道的傲慢才是。

      17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娱乐至死

      对于媒介的说法跨界有点大,有点难以理解。娱乐至死讲的是上世纪美国的电视把大众带入娱乐的世界,从出生到死亡娱乐全覆盖。回到现在,电视已经逐渐演变成一块大屏幕,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娱乐信息,电视这种媒介的效用在减弱,而互联网这种新的媒介逐渐取代旧的媒介,更深入和全面地包裹和接管我们的生活。庆幸的是互联网时代更强的包容性给了更大的选择弹性空间,可以选择娱乐至死,也可以有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们怎样使用媒介,重新定义了我们自己。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娱乐德附庸物种

        每日一书:《娱乐至死》。电视和媒体时代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8 世纪后期,波士顿是政治激进主义的中心,震惊世界的第一枪在那里打响,那一枪只会在波士顿的郊区打响,而不会是在其他任何地方。事件被报道之后,所有的美国人,包括弗吉尼亚人,都从心底成了波士顿人。我形象地使用 “会话” 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公众话语的方式是怎样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想起了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和这段话:"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不管媒介如何变化,我们都有必要培养起一种媒介意识,认识到不同的媒介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要沦为被动接受者,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亲爱的热爱的》

            前几年有部热播的电视剧名叫《亲爱的热爱的》,相信大家都看过,没看过也至少应该听说过,毕竟,在想当初它可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竞热。而现在,翻过头来,如果我要问你这到底是一部什么剧?我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只记着玩游戏能得奖,或者她们的现男友,但却忽视了一部剧最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主题与情节。


            主题与情节作为一部剧的核心,是一名负责任的导演最想传达给观众的,但事与愿违,现在反倒是一部剧的副产品-流量占据了主流,有的小鲜肉甚至可以拿脸当饭吃,这不能不说是影视艺术的悲哀。但悲哀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水喝,因此制片方也只能哀叹,哀叹过后也于事无补。但是我们不能放过这个问题,时代总是需要有人对它进行分析。
            对于一部剧,观众之所以抓的点和导演不同,并不全是观众自己的问题,这当中的原因其实还包括潮流、环境、技术等多个方面,而在多个因素当中,我认为与人与技术都密切相关的只有电视技术自身的局限。这便引出了一个问题,关于技术的中立性。技术的中立性现在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识,这种情况下,电视究竟是如何突破常识,在人类的规训下野蛮生长的呢?这个问题急需答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娱乐至死》。单看书名你应该就能想到这是一本救国之书,没错,这本书在写的时候,当时的美国人已经陷入 “看电视” 这件事且不能自拔,大部分人看电视的时长达到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工作时间。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在当时,人们对于电视已经形成了一种近乎神话般的崇拜,政治、文化、宗教,凡是和视觉相关的统统都被搬上了荧幕。
            人们的初衷当然是好的,就像 90 年代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一样,但渐渐地,电视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最后甚至产生了负效应。此时,像尼尔波兹曼这样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而在当时大部分人却仍然陷在乌托邦的幻想之中。要想尽快唤醒民众的认知,先驱者需要找到病症的根源,而波兹曼找到的根源在于媒介。
            的确,技术是中立的,但媒介不是,这就像是一个人在决策的时候,他的位置虽然是中立的,但他的大脑并不能保证不偏袒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每一个人的语言或多或少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结合到这本书的主题-电视,别看它只是一个大块头,在他的硬件条件的限制下,它其实也在思考,只不过,它的思考仅仅局限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就是娱乐,而人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尽早认清这一点。
            在谈论媒介倾向性的问题上,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进行阐释,进而提出他的论点。在他的众多的论点当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视觉媒介的非连贯性。我之所以说是视觉,那是因为电视与照片一脉相承;而这所以说是非连贯,是因为照片与电视只能再现拍摄的那一个片段,而没有拍摄到的我们其实是看不到的,如果想要知道更多细节那就只能自己去查找,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电视这个技术本身就局限了我们的能动性。
            试想一下,你在看新闻的时候是真的关心我们的同胞兄弟吗,还是仅图一瞬间的同情或者以他人的不幸来安慰自己受伤的灵魂呢?我猜大多数的人应该都是后面的这种情况。坦率的来讲,这种做法不好,毕竟我们并不是 “气人有笑人无” 的小人。我在这里想说明的其实是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每个电视节目的时间很短,容不下观众细心思考的时间,也就没有资本产生真正的关心与同情。没有真正的关心与同情,意义感就生发不出来,而没有意义,一切就都是娱乐。
            作者在谈到这里的时候引用了一组概念 “共鸣” 与 “隐喻”,他们的内涵是指概念与普遍意义之间的联系,这其实和意义感大同小异。关于意义感我想结合现实再说两句。如今工作中大多数人都难以产生意义感,关于这一点最明显就是上班偷懒,而在下班之后呢?大部分人的时间又被无意义的追剧,刷视屏,玩游戏占据了。他们就像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人们建立自我意义感的一切努力,这种伤害堪比死亡。
            最后,我想综合整本书来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媒介的印象其实也是片面的,之前的我总觉得人只要有自制力,在面对无论是社交软件还是其他软件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趋利避害,而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毁掉我们的往往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热爱的,没有提防,一直以来以为中立的的媒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爽 至死;爽 致死

              上个月底,又拿了《娱乐至死》来看,离上一次阅读,应该也超过 20 年了😂,在经历了电脑、微博、微信乃至直播的更迭之后再看,倍感经典。 美国人波兹曼这本书写在 1985 年,说印刷业的枯萎,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崛起,它将政治、新闻、教育都变成了娱乐本身。在三十多年后的中国,把 “电视” 换成 “微信”,居然结论也都完全成立。不同的媒介偏好不同的内容,因此新媒介的流行往往会最终控制文化。媒介本身不只是新的科技工具,而是一种文化隐喻。 波兹曼的这句总结对当下特别具有解释力:从书籍报纸,到微博微信,呈现的内容越来越短小,乃至视频的崛起,人们倾向于用画面而不是文字去看世界。 然而,大脑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随着内容的碎片化也都被打碎了。长篇的文字提供逻辑的,但手机屏幕是拒绝长篇的,逻辑链条被拆除,剩下情绪和片段,阅后即忘。 语言被打碎了,每个人表达情绪用的词汇都差不多,从” 仿佛身体被掏空 “到之前一批批的网络热词,它们的走红很大程度是人们已经找不到准确形容自己感觉的词汇了。新工具的更迭助长了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以至于明明看过很多信息,仍还是一无所知。而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也容易让人误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其实却离真相和理解越来越远。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难得的好书,看透了屏幕

                这本书是值得精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想,如果中国每个人都读了这本书。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美好。人们会更幸福,交流质量会更高,丑恶现象会更少。可惜现在的社会劝人打开一本书比登天还难。不过我依然向爱书的朋友们推荐,本书字很少,写的好,可以改变人生看法,开卷绝不后悔。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一种深刻是通过娱乐获得的

                  初高中那会儿,看了朋友送奥威尔写的《1984》,读完之后异常难受,也半懵半懂,随着时间推移,好像逐渐懂了些,直到今天读了《娱乐至死》,发现更能理解一些东西了。读这本书和当时看《1984》和几分相似,刚开始脑子也是懵懵的,不同的是,读完这本书,恍然大悟!奥威尔预言我们活在专制下 “牢笼” 里,最终被专制者玩弄而死;而赫胥黎预言我们终将活在笑声满布的美丽新世界里,最终娱乐至死。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现在看来奥威尔的预言不太可能实现了,而赫胥黎的预言隐隐有几分感觉了。最后,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提醒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娱乐至死

                    电视消解了严肃性,一切都变成娱乐,最后导向一个 “美丽新世界”,人们不在思考,不知道为何如此,也不想如此,不知道它对互联网会有什么看法,互联网所创造的信息比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了电视,现在都没什么人看电视了吧,所有值得思考的东西在电视上都变成了娱乐,只要出现在电视上其严肃性就消息了,被这样教育的人们最后 1 会怎么样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娱乐时代,如何活出自己的样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368 本 #《娱乐至死》📕 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批评界不乏有识之士,他们注意并记录了美国公众话语的解体及其向娱乐艺术的转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我相信,还没有开始探究这种变化的根源和意义。那些已经对此做过研究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走向穷途末路的资本主义的余渣,或者正相反,都是资本主义成熟后的无味的果实;这一切也是弗洛伊德时代神经官能症的后遗症,是人类任凭上帝毁灭而遭到的报应,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贪婪和欲望的产物。📕 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不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 正如芒福德所指出的,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所以,钟表不懈的嘀嗒声代表的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日渐削弱,虽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其中的关联。也就是说,钟表的发明引入了一种人和上帝之间进行对话的新形式,而上帝似乎是输家。📕 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做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通过这种强大的暗示力,我们脑中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要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个事物:光是波,语言是一棵树,上帝是一个明智而可敬的人,大脑是被知识照亮的黑暗洞穴。📕 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娱乐性具有蒙蔽性!

                        书中主要探讨信息媒介转变后对社会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文字书籍转变到电视图像,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以图像视频为主体的传播方式逐渐变为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但图像不是文字,图像不具备语境、逻辑性、连贯性,大部分内容也只是为了迎合群众口味,所以图像视频只有一种性质 —— 娱乐性。娱乐为何至死?作者认为大众正在被这种充满娱乐性的媒介影响认知力和判断力,并从宗教传播、政治竞选、学习教学三个反面论述了电视媒介的不可靠,然而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将娱乐性当作真理,将简单的、碎片化的思维当作主要的思考方式,正如书中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对比文字,特别是优质的读物,其中包含连贯的逻辑、有理的论据、完整的框架,在阅读过程中,会因为想读懂内容而去分析文字、构建逻辑、深入思考,此过程会不经意间锻炼认知力与判断力,这是与娱乐性媒介最大的区别!我们不能否定图像视频所产生的价值,它是获取信息的高效通道,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分清什么是娱乐什么是真理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获取的信息质量固然重要,但获取信息的过程方法也同样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次词形容这本书,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准备先看个四五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逻辑性很强,但是对我来说太深奥了…

                            我有点看不懂😭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波兹曼在书中引用赫胥黎的名言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以此叮嘱世人,要警惕技术对文化的侵蚀。但是在今天,四十年前其对 “电视” 的深刻洞见和严厉批判,似乎已经成为了通行于抖音快手、B 站,乃至整个传媒领域的基本功和方法论。这样看来,波兹曼当年算是白嘱咐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互联网=1984+美丽新世界

                                  媒介即信息,本质上是耳朵与眼睛的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口口相传的时代,“不学诗无以言”,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没有图像的依赖,一切全靠想象,思维是精密的、抽象的。后来眼睛战胜了耳朵,上帝具象为可视的建筑、绘画、雕塑,想象被制约的同时也被快速引导着,视觉更加触及心灵,无需一言,我们就能彼此相知。不久印刷术又将我们带回来,所谓读书,是读给耳朵听的。口头语言的威力尚存,书面文字更具真实性。因为文字的作者是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有的还要经过专家和编辑的审查,正如我第一次将自己的报告打印成铅字时,产生的异样感。书面代表了 “事实”,口头仅仅是 “传言”。电报、电视、直到现在的电脑、互联网,这些越来越即时通信技术,就像当初的绘画一样,具有直指人心的作用,也将人的思考一并剥夺。    每一种思想的新工具都会达到某种平衡,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我们怎么选、怎么用。印刷术树立了现代意识,也摧毁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创造了散文,也埋葬了诗歌;使现代科技成为可能,把宗教变成迷信,也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可以依靠的港湾;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也将爱国主义变成了狭隘的情感。    电报实现了英美统一对话,但如今的互联网却无法实现各地区的对话、消除冲突、弥合割裂,因为互联网面对的世界,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的时间被支离、注意力被割裂,虽然有大量信息,个人却无法应用。未来人能胜过机器的关楗是掌握大数据分析算法,具备发现因果链条、相关性分析能力。    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待信息的态度,以前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寻找信息,现在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制造问题,就像 “最强大脑”,原本并不需要,白白浪费人脑的算力。互联网充当了我们行为的指挥官,我们看什么、想什么、用什么,都由它控制,而我们成为无法察觉谎言的自由人。    奥威尔《1984》那处处被老大哥管制的世界令人窒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放弃了思考,二者的同样点是:没有自由。奥威尔害怕真理被隐瞒,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真理淹没在无聊的琐碎中,文化成为充斥感官刺激、欲望、游戏的庸俗文化。当下,这一切在同时发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媒介即信息

                                    此书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媒介对信息本身的重要影响与塑造作用,并在技术落后年代神圣文本和印刷年代思想统治或者说知识分子、专家充分发表意见。而到了第二部分当电视传媒变成主要媒介后,文字的力量式微伴随着公众对电视对娱乐对停止思考的大潮,公共声音变得越来越低俗,恶趣与不堪。到了今天互联网时代,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就像布热津斯基说的,每个人嘴里都掉了一个奶嘴,成了奶头乐的一份子。就像赫胥黎担心的那样,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媒介与技术的反思

                                      互联网时代讲究用户思维,一切产品功能的开发都依赖于用户需求。但是,确实用户需求只是一个好听、体面的词语,扯开遮羞布,大部分的互联网产品、内容的开发都精准瞄准了人性的弱点,在注意力缺失的年代,争取充当大众娱乐的奶头乐产品。即使是所谓教育领域的付费课程,也是竭尽所能地降低用户的思考门槛,把知识点庖丁解牛似地呈现到用户面前,用户固然吃了一顿大餐,但是吃遍天下美食,终究吃不了好厨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辨能力,而这些品质的培养是反人性的、是痛苦的。教育机构更倾向于传播那些 “拿来就能用” 的知识,把用户当成猪来喂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常识不复存在,个体需要主动重塑注意力的结构

                                        媒介即隐喻,没有一种内容能够突破媒介的倾向。电视电报的出现,宣告了印刷时代在美国公众话语体系中的消亡,而阅读这本书,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今占据主要注意力资源的媒介 —— 互联网短视频这些会如何影响公众的话语以及个人?我们对娱乐,对媒介的倾向性要有足够的警惕。毫无疑问,印刷文字是理性最好的媒介。因此,我们应该去思考如何调整自身注意力的结构,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具有连续性,理性思维的学习和阅读活动中。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对教育终极目标的思考 —— 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在这个碎片化,娱乐化的时代中,仅有的学校教育时光是建立起连续性罗辑思维的唯一净土。在这种严肃的语境下成长起来,并且在成年进入社会之后,仍然能够保持阅读与思考习惯的个体,将在这个社会中拥有超额的竞争力,因为底层逻辑的洞察需要的是思考和阐述的能力。—— 尤其在严重依赖表达的社会学、文学、哲学等领域中;当然数学与算法是另一种理性的载体,但因其较高的专业壁垒,注定无法成为适合大众语境的媒介。平均较高民智的时代终将一去不复返,而需要我们警惕的是,这种逝去的公众话语是否也意味着常识的丢失?本书的启发是:如何在娱乐化媒介的重重包围中,重拾理性和常识?严肃的阅读与写作,开放式的社交和给生活按下暂停键、跳出其中去思考和自我对话。—— 平衡沉浸在各媒介之中的时间,重塑注意力的结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吐槽《娱乐至死》

                                          看这本书是因为声称能戒掉电视和短视频。但看过之后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期待。本书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毁掉我们的可能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电视的特点是将一切娱乐化,播报碎片而不连续的信息,让人们放弃思考而被动接受信息。这也是作者让我们警惕电视的原因。从口语到印刷文字,在突出印刷文字的优点。从印刷文字到电视,还是在突出印刷文字的优点。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