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坚守大漠的敦煌女儿

    每日一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 50 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尘世间人们苦苦追求心灵的安顿,心有归处则无需寻找。北大的精神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考,奋力开辟新的领域,投身国家和民族最为需要的事业。20 世纪中国档案界 “四大发现”,即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居延汉简的发现,推动了国内的许多学者加入近代考古学研究的行列。利用考古学重建中国古代史的学术体系,这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宿白先生总是说:“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北大的精神传统对我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严谨诚实,你做不出来就是你做不出来,绝对不能糊弄人,不能还没做事情就乱忽悠。做人不仅要严谨诚实,还要有定力,有责任担当,不能乱跟风,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有看清楚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在关键时候不糊涂。莫高窟创建于公元 366 年,迄至 14 世纪,其间连续建造时间达千年之久。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至今在 1700 米长的断崖上保存了 735 个洞窟(包括南区和北区),45000 平方米壁画,2000 多身彩塑。此外,1900 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公元 4—11 世纪初的 50000 多件文献和艺术品。敦煌西千佛洞保存了公元 5—14 世纪的 22 个洞窟,818 平方米壁画,56 身彩塑。安西榆林窟保存了公元 7—14 世纪的 43 个洞窟,近 5200 平方米壁画,200 多身彩塑。世界上没有另一处佛教遗址能如莫高窟般绵延千年持续建造,又保存有如此丰厚博大的艺术和文献珍宝。著名的敦煌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季先生的话充分说明了敦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日本是海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基地。日本学者从 1909 年开始敦煌学研究,不少学者到英法等国收集材料,带回日本整理,刊布出一批珍贵文献。藤田丰八、矢吹庆辉、羽田亨、那波利贞、仁井田陞、松本荣一等学者开始了对佛教文献、中国古籍、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法制文书、石窟壁画和藏经洞绢纸画等多方面的研究。1943 年,教育部将于右任提议成立 “敦煌艺术学院” 的名称,改为 “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聘定陕甘青监察使高一涵为主任委员,常书鸿为副主任委员,王子云为秘书,张庚由、郑通和、张大千、窦景椿等人任委员,共同筹备组建工作。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如果说我从来没有犹豫、没有动摇过,那是假话。敦煌和北京、上海相比,确实是两个世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感到孤独。尤其到了春天,整天整天地刮风,窗外刮风屋内下沙。我常常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把我给忘了,北大把我给忘了,老彭也把我给忘了。望着黑黢黢的窗外,我不止一次偷偷掉眼泪。可是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我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敦煌女儿

      本书讲述了敦煌女儿樊锦诗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到在莫高窟工作,再到一生都在敦煌莫高窟。故事情节百分百真实,因为本书是她亲述、写的。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慧质禅心

        把每一件事当成人生的最后一件事情去做,时刻履行在有限的人生中的责任,能够完全控制并实现着自己的品质,按照自己的要求去严格地塑造自己,成为自己真正的造物主。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当我这样感觉她的神气的时候,我发现,这正是我面对敦煌壁画时候的关于美的体验。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她的高贵来自她思想的严肃、庄重和纯正;而那种深沉也许来自长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忧思,来自她对于莫高窟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宝库的现在和未来的强烈责任;而她的童真,年届八十却依然如少女一般纯真的笑容,是伟大的艺术和神圣的使命所赋予她的那种安宁和静谧的心灵所造就的。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她的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的幸福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的自我

          最近在思考人要做什么事情才能值得刻在墓碑上,但是想起莫高窟、想起樊锦诗先生的这本书,不禁重新翻看,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人生有许多遗憾无法弥补;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不知心归何处;相比于一个人刻在墓碑上的一生成就,或者他人念的悼词,都是外在的一个角度,但唯独有一些只有自己能知道,内心能触达的事情自我,那个能在百岁人生后,坦然说出,我为某件事情尽力而为的总结。樊先生不是没有考虑过离开敦煌,只不过命运的机缘让她留在了莫高窟,从而结下一生的缘分。她自称不是一位好母亲,新婚燕尔因工作与丈夫分隔 19 年,孩子交给亲戚带,等多年后才能回到身边。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最真实的情感,人总是在难舍难分时,因为命运因为内心召唤,而走向了一条未曾预期的路,而跟谁自己的心,一直走下去,至少能不枉此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不知心归何处

            引用文中一段话: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其实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人生有许多遗憾无法弥补,。死亡会使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使我们放下那些饶有趣味和意义的事业,使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所有你所喜欢的、不喜欢的,留恋的或者厌弃的全部都将离去。”      读书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触动,这种感觉不是一锤子敲下来那种强烈的震撼,而是在娓娓道来中持续的抓握内心。      打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不同于神经根受压的突然疼痛麻木,而是周围神经卡压的存在感。      有股力量一直推着我,去了解敦煌背后的那些人和事。觉得上一次去莫高窟只是旅游,想要再一次去认真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真的破防了

              我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不管你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教授还是普通人,人都应该有种精神。为什么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物质坏了可以再造,精神坏了就无药可救了。抗战为什么会胜利?论物质和枪炮,跟人家无法相比。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就是坚决不当亡国奴,大家齐心协力让中华民族坚强地屹立在东方,我想这就是精神力量的胜利。我们国家要发展,就靠这个精神。我们还得有这么一点精神,始终有这么一种精神,这个国家才有希望。这么多人来到敦煌,守护莫高窟,每天都要和佛经、佛像照面,他们的精神来自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热爱和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这个追求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和佛教徒的信仰非常相似,因为这也是一个需要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需要不断超越、获得智慧的过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这是" 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唯一的一本自传,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主要讲述了樊锦诗 25 岁来到敦煌,从此扎根大漠,守护敦煌莫高窟将近 60 年的人生故事。”“这本书也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传记,书的内容涉及对几代敦煌人的回忆,这既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也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是守望莫高窟的一份历史见证。"“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这句话说的就是七十多年来那些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以考古人的博识、文保人的严谨、艺术家的浪漫,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纸上敦煌艺术之旅,让你领略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莫高窟之美。“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敦煌的守护丽人

                    2019 年秋季去的敦煌莫高窟,虽然仅仅参观了六个窟,但是也领略了莫高窟的伟大和古人的智慧。回来之后有读了本书,才知道一代代敦煌人的不容易,对艺术的保护,对文化的传承,对风沙的治理都是无数人用心血乃至生命换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是敦煌?这本书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

                        苏轼在一次欢迎南归友人王定国的宴会上与其侍妾寓娘对话,有感而发,遂在定风波中写道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初次读这首词的时候就被深深感动,不禁感概好一个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本书中,从樊锦诗和老一辈莫高人的身上,再次感受到了这份不汲汲营营,泰然处世的从容。扎根敦煌 —— 命运与个人选择的结合起初,最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就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支撑了樊锦诗甘心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大漠呢?读完整本书后我找到了答案 —— 扎根敦煌是命运与个人选择双效作用的结果。命运使然,樊锦诗毕设时被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院,毕业分配时又机缘巧合地再次被分配到了敦煌,而毕业分配时学校许诺的三年后可以调岗也在后来的时代变更中不了了之。起初面临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的困境,樊锦诗多次曾想过要离开敦煌到武汉与家人团聚。但是都因为组织人事的干扰而再三作罢。就这么在长期的想走与走不了的拉锯中,樊锦诗的心态也在不断变化,从起初的想走走不了,到最后变成了能走不想走,舍不得走。后来干脆在丈夫的支持下把整个家都搬到了敦煌。在被问及最后为什么留下来时,樊锦诗答道” 这是一个人的命。“前秦建元十八年(382),鸠摩罗什被吕光劫至凉州。后前秦被灭,吕光割据凉州,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 17 年。罗什在一种并非自己选择的情形下开始佛法的弘扬。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被尊为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在某种程度上鸠摩罗什和樊锦诗很像,都是在历史与命运的风浪中被动流徙,又都用自己的汗水与坚守把最初的原本无意变成了终有所得。罗什东去长安,终成汉传佛教四大译家。樊锦诗西来敦煌,成为” 莫高的女儿 “。被时代和命运裹挟着踉跄前行,却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在大漠上开出了花。这份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奋斗之的乐观积极,对常常陷入选择焦虑症的我有很大启发。人之所以陷入选择焦虑,无非是不满意现有的选择,或者更多的是一种贪心,贪心去在所有选择里找到最优解,又是一种懦弱,没有勇气去承担选择带来的机会成本和一旦选错后带来的风险。或许比挣扎着去找到所有选择中的最优解更好更可行的方法是,选择一个相对喜欢的选择,然后用自己的努力把这个选择变成最优解。神仙眷侣 —— 最动人的情话是 “我等你” 在书中,樊锦诗说她和丈夫彭金章是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让人不禁感叹,好一对神仙眷侣。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发现最动人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 我等你 “。两人情定燕园,毕业分配时,樊锦诗被分配去了敦煌,彭金章被分配去了武汉大学,这意味着两人面临的是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两地分离。但是他们没有像现在很多校园恋爱那样毕业即分手,1963 年北大分别时,彭金章对樊说” 我等你 “。却没想这一等就等了十几年,期间多靠书信沟通。1965 年,彭去敦煌看望樊,离开时二人依依惜别,在樊对二人的未来迷茫时彭依旧是那句” 我等着你 “给了樊坚定的信心。1967 年 1 月 15 日,二人在武汉大学结婚。1968 年大儿子在敦煌出生,1973 年小儿子在武汉出生,一家四口常常是分居三地,直到 1986 年,彭金章自愿放弃在武汉大学的教职和一手建立的武大考古学系来到敦煌,一家人这才真正聚在一起。书中引述樊锦诗的话 “为什么我们俩经过风风雨雨,还能够不离不弃?我觉得那是因为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是同学,互相理解。我们从来不会说 “我爱你”,我们就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对方。老彭知道我喜欢他,他也从来不给我说狠话,也不愿意抛弃我这个人。” 老彭走后的半年,樊瘦了 10 斤。回到敦煌后,樊继续工作生活。她说 “其实,我觉得他还在,他还没走”。有一次友人打电话问樊 “你现在在跟谁过呀 ",樊说 “我跟老彭”,对方一下沉默了。樊把一张彭特别喜欢的照片放大,放在房间里,2019 年除夕那天,樊对着照片里的彭说” 老彭,晚上咱俩一起看春晚。“这样的爱情,正如两个主人公一样,朴素而深情。最美的爱情就是,不管人在不在一起,始终能够心意相通,相互体谅,共同成长,不离不弃。舍身饲虎 —“打不走” 的莫高人” 舍身饲虎 “是佛教经典故事,讲的是释迦摩尼佛的前世萨陲那太子在与两位兄长去山林游玩图中,为了拯救一只因饥饿而濒临死亡的母虎和她的幼崽们,慈悲而决绝的舍出自己的肉身的故事。宣扬的是佛教的核心教义:慈悲与奉献。在众多” 舍身饲虎 “壁画中,莫高窟北魏第 254 窟的壁画《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是十分特殊的,它同时画出了萨陲那太子在不同时空的舍身饲虎。在樊看来,这是一种超越了单一时空的前赴后继的自我牺牲的象征。而一代代的莫高人,远离城市,来到大漠隔壁,筚路蓝缕,开创基业,守护敦煌莫高窟的历程就正如这” 舍身饲虎 “图中的萨陲那太子一样。前仆后继,不计付出,只为守护历史,守护莫高。第一代莫高人常书鸿先生,出于对敦煌的热爱和对古老文化的景仰,依然放弃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优渥生活,居家迁来已经废弃五百多年,几乎可以说是一片废墟的莫高窟。担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筚路蓝缕,开创基业。纵使条件艰苦,家庭离散,同事散去,他仍坚定不移,始终坚守在莫高窟。常书鸿先生在自传中曾经写道” 在不寐的长夜里,忽而,我脑中又呈现出一幅幅风姿多彩的壁画,那栩栩如生的塑像,继而,我又想到第 254 窟中著名的北魏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它那粗犷的画风与深刻的寓意,又一次强烈地冲击着我。我想,萨埵那太子可以舍身饲虎,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呢?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里,它是多么脆弱多么需要保护,需要终生为它效力的人啊!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 常先生的坚守源于对与历史和艺术责任感。第二任所长段文杰先生,在重庆读书时看到”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 “,深受吸引。遂决定来敦煌一睹敦煌艺术的风采。谁知,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他经历了从 20 世纪 40 年代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 80 年代的敦煌研究院等的各个时期。在抗战胜利后,多数艺术家选择东返回家的时候,他选择留了下来。在文革期间,被批斗,被除名,被下放劳动,经受精神和生活双重压力时,他仍然没有走,白天劳动,晚上就挑灯夜读,思考和研究美学和艺术。带领莫高窟的壁画临摹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段先生说” 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 “,对于各种物质艰苦和世事险恶可以做到处变不惊,初心不改,靠的是对敦煌艺术发自内心的喜爱。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70 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像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樊锦诗先生这样的莫高人奔赴大漠戈壁,奔赴莫高窟,不计付出,甘于奉献地守护敦煌,守护敦煌艺术。他们的坚守和奉献源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对遗产保护的责任。寓保护于研究之中,寓热爱于责任之中,成为莫高窟人的自觉。哪怕是在文革期间,研究所 48 个任分成 16 派,每天有大大小小的斗争,但是在对于齐心协力把莫高窟守好这件事上大家从未产生分歧。十年动乱,莫高窟没有遭到任何破坏。几十年的发展,莫高人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传统,这就是 “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 的 “莫高精神”。坚守大漠,以艰苦求卓绝,这是莫高窟人;用于担当,守护历史遗产,这是莫高窟人;甘于奉献,弘扬艺术瑰宝,这是莫高窟人;开拓进取,寓保护于研究,利用数字技术让敦煌艺术永存,这是莫高窟人;是英雄的莫高窟人~他们的努力终改变了季羡林先生所说的”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屈辱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元 366 年,一名叫乐僔的僧人从中原远游至敦煌,于三危山处忽见金光,状有千佛,受到三危山佛光感化的乐僔和尚遂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于洞窟中禅修。后有法良禅师行至此,于旁开凿了第二个洞窟。莫高窟的营建从这两个人开始,此后延续 1000 多年,直至元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当年受到佛光感化,兴起开凿石窟的乐僔和尚绝对想不到历经千年,当初的一个石窟竟然成为了真正的千佛山。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莫高窟或许会不复存在,永远地成为历史。但是我相信乐僔一人一凿在戈壁中开凿佛窟禅修的信仰和一代又一代的 “打不走” 的莫高人毅然决然奔赴大漠,守护莫高窟的莫高精神永远不会磨灭。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心归处是敦煌》

                          每次阅读这本书总是情不自禁地翻着前面的章节,重温每一章节,好像又一次在听樊锦诗老师亲述敦煌的故事,亲切感人又净化心灵。她虽身材弱小,但她的才华与经历,她对敦煌莫高窟的坚守与奉献真是奇迹般的强大,高山仰止。如书中所说: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她的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胖在每周上新中提到了这本书,得闲翻来发现敦煌的魅力像作者的名字一样美。敦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用一生守护着它,不得不令人敬佩,希望后世继续发扬老敦煌人牺牲忘我的精神,保护好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同时也祝愿樊锦诗院长健康长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朋友推荐,5 月 25 日看完。可笔墨的很多,简录印象深刻有三。 一、关于敦煌艺术本身。敦煌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始建于公元 366 年,由乐僧、法良两位僧人始建拉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千年建窟史。唐朝前期达极盛,元朝逐渐衰败,到明朝荒芜。其主要内容以宣传佛教、弘扬佛法为主,历代僧侣及修行者在此礼佛禅修。敦煌前后历经了十几个朝代变迁,其兴衰与王朝兴衰紧密相关。因其处于丝绸之路的特殊地理位置,绵延千年的各方宗教、文化、贸易、经济等人文交汇融合,石窟文化揉杂融合了中原、印度、希腊、伊斯兰多种文明。敦煌艺术也由此如此独特、如此魅力、如此的光芒万丈,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中一棵璀灿的明珠。 二、关于敦煌人的情怀。樊锦诗、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代敦煌人,放弃优渥富足的生活、放弃大好的前途,自愿在清苦荒芜的边疆,终其青春岁月,默默守卫着衰败 + 落寞的崖壁。可以想象,在那荒凉的、漫天黄沙的、无尽的孤寂中,想必一定有千百个理由离去吧...... 内心支撑他们无怨无悔、坚定坚持、坚韧坚守的精神和力量,该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和情怀..... 应该是基于内心对历史、文化、艺术的执着、热爱和痴迷吧~更是内心的价值选择、冥冥中的注定、天选敦煌人的终极宿命吧~~我心归处是敦煌~很让人感动感慨~ 三、王道士功罪?记住了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众老敦煌人,更记住了王道士。如同影视局一样,反面角色总是让人印象更为深刻。如此愚昧、如此无知、如此罪大恶极,让人心生愤怒。专门补充翻看其生平后,满腔愤怒却转化为一声叹息~~不得不再次感慨,不解苍天~造化弄人啊~退役的王道士初见敦煌后,便倾尽全部心智、终其余生,募捐、化缘总之将毕生所得皆全部用于保护、修缮和守候敦煌~这份热爱、痴迷和虔诚,说天地可鉴应不为过~ 让人感到奇妙的是,遗漏于荒漠中的灿烂文化(佛文化),命运安排的不是一个佛徒,而是一个道士来守候~~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后当即报官,无果~此后,王以个人之力,四处求官求保护,先后奔波七年,最后甚至给远在帝都的老佛爷写信... 能想象其艰苦艰辛和无奈,可仍未能将无价国宝推进政府保护的范围。了解这些之后,谁还敢说,一个小民罪大恶极吗?真正应该守卫保护敦煌的那些人,在哪里呢..... 特别是后来经卷一路北上,一路走一路流失..... 经卷的流失是一场文化灾难,是一场的悲剧,更是一个惨烈的教训,或许,也是一声嘲笑吧.... 它不应该由某个人来承担罪责..... 唯有叹息~~ 最后,盛筵必散为世间永恒不变的规律。想象一下,繁荣的丝绸路上车马交错,人来人往;崖壁上密密麻麻的石窟中,一尊尊端庄圣洁的佛象,一幅幅度化人们心灵的佛传故事;一个个凌空起舞的飞天,佛徒及众生皆云集于此,滚滚俗尘中佛烟袅袅..... 当初的极盛繁荣,到后来荒芜于大漠,人去窟空,仍给人棒喝一般的启示~~不禁又想起小西比阿,当他亲眼目睹盛极一时的迦太基灰飞烟灭时流泪感慨:从古至今,一切都将消亡....... 世间一切皆如此,历史总是展示给我们盛极必衰的图景。 一想到 “早迟都要消亡,人也一样,那就别忍得这么辛苦了”,于是,赶紧去翻了垃圾食品出来,吃了再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敦煌记忆

                                2012 年与好友一起报团旅游到了敦煌,本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好奇选择到了莫高窟,当时的主楼还在修建,我们只能是参观一部分。无论是色彩的搭配,历史文化的记录,还是后来人一代代保护性的修复,让我们深刻感到不虚此行~鸣沙山就更不用说啦,对于新疆长大的孩子第一见到沙漠哦就是在敦煌啦,每一张照片都拍的很美,记忆犹新~美好的时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樊锦诗不是好妻子和好妈妈,但是一个真正的莫高窟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心安处是吾乡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年前,仗着青春最后一点任性独自走了趟大西北,拥有了很多过去不曾有过的感受。在鸣沙山看到了天地的辽阔,在月牙泉看到了生命的张力,在嘉峪关外仿佛看到了铁马金戈,在塔尔寺虔心认识了藏传佛教由来,在青海湖看到了纯粹与安宁,在莫高窟领略了彩塑壁画的精绝。而现在想来略显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对莫高窟千年佛教传承和中西方文化融合等历史认知,最终留在心中的不过是一个盛名之下终于到此一游的模糊印象。常有人不解,研究千年前的那些玩意儿有啥用?我想且不说曾经辉煌灿烂文明孕育出的工艺技术医药等对如今的现实意义,历史考古等研究也在于回答华夏民族形成的因由回答我们为何是我们,人在天地间,衣食住行之外追寻生命的起源文化的传承是生而为人的终极追求吧。或许我是会选择救画的人,为了那 “遥远的哭声”。再看莫高窟,如果说各民族交融佛文化发展彰显其千年历史,彩塑壁画经卷文献彰显其文化艺术殿堂独特地位,那么近一个世纪以来大批研究学者前仆后继扎根荒漠筚路蓝缕则赋予了其更有血肉的生命力。幸而这些研究学者终生的奉献让瑰宝得以存活至今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永垂不朽,幸而一句 “让文物活起来” 和国家的日益强大让我们领略到古文明与新时代碰撞出的别样激情,幸而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之后仍有年轻一代我辈中人薪火相传踏上征途,有你们在一寸一寸中沉淀的光阴,这个世界终不会肤浅。万里归来颜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感于老一辈知识工作者的精神传承

                                      昨日偶然聊到疫情那年的春节,才想起那时我是向迟同学借了这本书来读的。往返于北京的火车上读了一半,然后就是应付疫情的种种,再没得机会读下去,但樊老师的精神早已印在心中。今日再翻看,把未完的内容看完,感受老一辈知识工作者的心路,对自己是一种洗礼。人生有不确定性,但能认清之于自我,家庭乃至整个世界的价值,坦然的去面对,安定的去经历,得到一个确定有意义的人生,这是有大智慧的人做出的人生选择。偶然地走入考古学,偶然地来到莫高窟,却用一辈子将莫高窟更好地展现给世人,将敦煌推向世界,将国家这处文化宝藏更好地保护起来。人降生到这个世界,谁是你的父母,你在何样的家庭也可以说是有不确定性的,但当你在你的环境中安定下来,你总要为你自己,为你的小家,大家乃至国家做你的贡献,我们是谁的儿子和女儿,正是因为这些贡献而确定下来,实在的体现出来,真切的表达出来,那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不也是这样一步步做出来的吗?老一辈知识工作者历经坎坷,人生中几经磨难,但都一如既往的做到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信念,也带给了我们这些晚辈太大的精神动力,做事如此何愁事不成?这本书既有樊老师的成长足迹,也有对敦煌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新中国文物保护和发展工作的缩影,却每每都让读者有安定之感,看到哪里,就被樊老师的精神感染到哪里,不是那种轰轰烈烈,却能恒久的在心中镌刻出清晰的痕迹。悉心体会,涤荡灵魂。后记中,顾春芳老师自述与樊老师相交的过程,既是在描述过往,更是在向我们这些后辈展示如何传承老一辈知识工作者精神的教科书。知识传承与精神传承都重要,但后者更难。相伴,交心,相互成为懂彼此的那个人,这可能才是能将更多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传承下去的途径。最后感谢迟同学,书在我这里的两年,我们又安心的做了不少事,从你那里抢来此书之时还没有疫情,还没有我们的新业务,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如樊锦诗一般看似波澜不惊,却又经得起大风大浪,看似平平淡淡,却又干的出惊天伟业。我们心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敦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择一事终一生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被樊锦诗扎根大漠、改革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在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面前,她顺从了人生的必然,遵从了内心的意愿,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为了保住莫高窟保管的现行体制,她置自身健康和安危于度外,寝食难安,积极奔走,多方吁请。“既然是我做这个院长,就要对莫高窟负责。” 谈及自己的一点成就,她说都是沾了敦煌的光。能够为敦煌莫高窟做一点事情,是人生的一种幸运。“要切实地把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工作做好,否则对不起这个国家,对不起创造文化遗产的老祖宗,也对不起开创敦煌事业的前辈。” 向 “改革先锋”—— 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致敬。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她心归处是敦煌

                                          作为敦煌莫高窟的守护人,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樊锦诗作为女性,女儿,妻子和母亲,也同样经历了很多磨难,也承担了很多责任。但是当她守在莫高窟,心是平静的,踏实的。一辈子的研究学习,无怨无悔。朴素的品质,节约的习惯,影响着我们。看了这本书,我就觉得要更好的了解佛教,还有东晋,南北朝及隋唐历史。学习没有终点,有了方向,努力前行。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