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个性鲜明

    美国版《首长秘书》,印象最深的两点:幕僚长们性格各异,什么样儿的人都有,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美国是没有趋同进化的。第二是,福特的幕僚们给福特上了万言书,福特应该是看了然后装着没发生,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白宫八卦纪实?

      一大堆的人名,跟过于细碎的叙述,让这本书看得我哈欠连连。其实这本书主要就是说白宫幕僚长与总统的关系。作为总统的首席助手和顾问,白宫幕僚长负责协调和管理总统府的各项工作,确保总统能够高效地履行其职责。他们通常需要与总统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了解总统的想法和意图,并帮助总统制定和执行政策。白宫幕僚长还负责为总统提供情报和信息,协助总统做出决策,并在需要时代表总统与其他政府部门、国会、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客观,为总统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此外,白宫幕僚长还需要管理总统的日程和安排,协调各种活动和会议,确保总统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他们还需要与其他高级官员和助手密切合作,共同维护总统的形象和声誉。总的来说,白宫幕僚长与总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和关键,他们需要相互信任、支持和尊重,以确保总统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实现政策目标和行政目标。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访谈了从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到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 1.0,共 9 任美国总统的 21 位前白宫幕僚长(chief of staff)及其下属和同僚,详实地记述了幕僚长们与 9 位总统的关系,披露了很多鲜有人知的白宫内部的工作细节,及其对经历过的各类大小事件的心态和反应,从中可以了解不少美国政治的运作情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对他的军方高层官员以及差不多身边每个人的信任在与日俱减。特朗普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没过多久,他就开始说,‘也许这些将军没那么聪明。也许他们是某种程度上的自由派。也许他们并不真正以美国利益为先。也许他们信奉全球主义’。他会问手下‘这些人是民主党人吗?’这样的问题。他会说:‘马蒂斯是不是民主党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Every dog has its day

            如果不设这个职位会怎样?根据 Trump 签署的行政命令,所有关于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下文简称 JFK)的档案都需要被公之于众。本来在 Trump 1.0 版本时期,就有过类似的行政命令,但是迫于「国家安全」的压力,依然有一部分档案没有被解密。在 2.0 版本时期,揭秘档案的行政命令也是在第一批签署的行政命令中。JFK 遇刺并不是今天我们的主题,我们今天要聚焦在 JFK 执政早期。不知道是否对自己的精力过于自信,JFK 并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幕僚长职位,而且 JFK 在竞选胜利时过于年轻,才 43 岁,虽然不是第一年轻的总统(第一年轻的是西奥多・罗斯福,由于麦金莱总统遇刺身亡,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以 42 岁的年龄顺位继承),但是这个年纪的体力绝对比未来的年龄加一起 160 多岁的俩老头好一些。由于 JFK 拒绝设置这么一个守门人的角色,就导致了 JFK 的六位高级助手可以直接进入椭圆形办公室。但是 JFK 对于自己精力的自负在面对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的时候,过于轻信了激进的行动建议,直接导致了 “猪湾登陆” 的闹剧。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就把 “猪湾登陆” 和不设置幕僚长画上因果关系,但是在这之后肯尼迪断定自己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来帮忙做出重大决策(并过滤掉有冲突的建议)。而鲍勃・肯尼迪在事实上就担任了这个角色(此时鲍勃还是内阁的司法部长)。但是这个位置和副总统一般都处不好关系,援引林登・约翰逊传记作者罗伯特・卡洛的原话是,“They just HATE each other.”President Lyndon B. Johnson and Robert F. Kennedy inside a limousine at New York City's La Guardia Airport before Johnson's departure for Washington 不知道是不是民主党总统的习惯,顺位继承总统的林登・约翰逊也不喜欢设置一名专职白宫幕僚长,他喜欢自己给自己当大总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约翰逊没有自己的高级幕僚,约翰逊从众议员时代就提拔了核心幕僚博比・贝克。这位从国会山接线员干起来的狠角色利用自己精心编制的友情关系和身为参议员秘书的地位与内幕知情人的角色,成为了一家又一家汽车旅馆,机械销售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保险公司的秘密股东。直到 1968 年,这位狡猾的国会山助手因为逃税(咳咳,IRS,划重点),侵吞和共犯等多项罪名被投进了监狱,而在服刑之前,这位博比还为自己安排了游艇狂欢。同样作为民主党总统的吉米・卡特,在其选举中强调了自己的品德(当然他也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品德,比如在卸任后几十年里一直坚持做建筑义工,咣咣盖房子,盖厕所),卡特的胜选是由于其前前任尼克松在公众面前暴露出来的丑陋形象,还有其前任福特总统赦免了尼克松带来的舆论哗然。究竟应不应该赦免是另外的话题,单说吉米・卡特一直在批评福特总统的特赦,卡特总统认为这种特色是一种寡廉鲜耻的裙带与包庇,甚至公开说:“我们不会被你们的帝国作风腐化”。卡特认为自己的任期应该和前任做好切割,而不去任命幕僚长,是众多切割策略中的一种。这样自己的亲民形象就会更容易说服别人,而不是弄一个幕僚长把希望和总统交流的人都拦开。但是卡特错就错在他只看到了幕僚长这个职位对待总统之外的人招人烦的一面,他没有看到的是如果任由总统这个位置要处理的信息一股脑地流向总统本人,总统的决策能力就会骤然下降。因为他的精力全要消耗在没有轻重缓急的信息洪流之中。卡特低估了总统本人要面对的信息的体量和自己作为州长面对的信息体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卡特给自己的政策清单包括:转变能源政策,改革公务员制度,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条约(放弃美国的所有权),修改税法,改组政府,设置消费者事务机构,控制住院花费,减少通货膨胀,改革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乍一听每一项都是得到了选民支持的大好政策,卡特早期的白宫开始失控。用当时亲身经历者的回忆来说:“没过多久,很多事情就冒出来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共有四五十项计划在你眼前晃悠。” 而幕僚长职位的缺失导致了卡特必须亲自面对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备忘录中的错别字,还是要求在白宫网球场打球这种事儿,所有文件都是他亲自过目。而卡特根本无法同时兼顾。想像一下你是厨房的行政主厨,不仅要颠大勺,还要去前台迎宾点菜,收款还得找你。而卡特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显示经济急剧放缓,通货膨胀飙升,批发物价指数上涨了 14%。然后是 OPEC 组织宣布石油涨价 50%,紧接着又是伊朗人质危机。总统的核心任务是推动议程,落地决议,谁表现不好就踢谁的屁股,而不是登记访客,检查会议记录的错别字。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克林顿第一任期的早期。当时克林顿以 46 岁的年龄当选总统,他不喜欢有人对他束手束脚,于是就任命了唯命是从的好哥们,这导致了白宫西翼办公室的会议状况像极了” 大学男生寝室 “,到处都是没吃完的甜甜圈,喝了一半的苏打水,散落的单页文件,团成一团的废纸。每次开会都严重超时,所有人都在围着克林顿,总想时不时的表达一些观点,按照自己的想法再去影响一下总统。克林顿团队在执政早期永远会迟到各种会议,当克林顿出现的时候,永远给人感觉拖泥带水,于是事情就开始陷入停滞,而得不到命令的官僚体系会迅速捕捉这种真空,利用自己的位置做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或者就什么都不做,因为最高决策者已经陷入了「没有响应」的状态。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当所有的高级助手同时围着一个人转的时候,一定会将决策会议开成又臭又长的「熬夜会」,即便是会议得到了结论或者 Action Item,也没有人会在心里真正在意,因为总统根本没有时间去 Check 这些行动的结果,因为他已经陷入到了另外的会议中。这样在执政早期形成了一种「所有人都在说话,但是没有人负责」的状态,各色人等在白宫西翼办公室进进出出,总统从这里得到一点儿信息,又从那里得到一点儿信息,花了更多的时间,做出了最糟糕的决定。这种状态并不是没有人负责,而是所有的负责人都是克林顿自己。虽然理论上,总统对于自己的所有决策都是最终责任人,但是对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细节,只要不指定责任者就没有人会真心真意去推进。另外一个反面是,也会有人拿着某些半成品的会议决策,进行放大。如果读者在现实世界中上过班,大概能体会到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情形。当然还是要分析,拿鸡毛的人本身就是放出来咬人的狗腿子,还是他是有自己小九九的野心家。克林顿周边的” 阿肯色帮 “,这群野心勃勃的家伙犹如打橄榄球赛一般争夺总统的青睐,这就进一步引发了总统内阁的派系争斗,其中的一派鲍勃・赖斯在这个镇子上说了点儿什么,另一拍的鲁宾在另一个镇子上又说了点儿什么,他们的版本还会互相冲突。谁都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外公开宣布某些决议来促成「既成事实」。然后克林顿的政策开始得罪越来越多的利益关联方,有些甚至是没有必要的。在克林顿上任六个月后,第一夫人希拉里也表示自己束手无策了。鲍勃・伍德沃德在《白宫的盛衰消长》中写到,第一夫人表示自己的丈夫对于执行政府政策的担子太重了,他是首席的国会说客,首席的消息发布者,政策制定者,发言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干好这么多角色,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同时干了这么多事儿,意味着哪一个也干不好。最终总统成为了 “首席维修工”。第一夫人终于在一次看起来是在讨论燃油税的会议上爆发,她认为经济团队和政治团队各干各的,公关团队没有效率。这导致了克林顿竞选时承诺的多项政策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数十年来被民主党视为推动社会重大进步的医疗改革,甚至都没有进展到国会辩论,就因为其过于繁复的改革细则而不得不推到重来(当然医疗改革是在克林顿上任第五天指定希拉里负责的立法项目,所以她发飙就很 emmm)。当然,肯尼迪,卡特,克林顿并不是傻子,当他们发现整个白宫的管理乱成一锅粥之后,都意识到了幕僚长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肯尼迪的弟弟鲍勃・肯尼迪承担了事实上的幕僚长,克林顿用莱昂・帕内塔替换了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没什么用的好哥们,莱昂・帕内塔旋即梳理了白宫的办公流程,挽救了克林顿岌岌可危的支持率。不过克林顿因为裤腰带问题背刺自己团队,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卡特也终于妥协,任命了才华横溢但是有点儿不得要领的汉密尔顿・乔丹,雷厉风行地解决了卡特白宫的瘫痪状态。至于林登・约翰逊,他坚持只用兼职的幕僚长,最后他退选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部白宫幕僚长职业史

              透过对白宫历任幕僚长的描素,让读者深入了解到幕僚长这一总统的守门人的职业特性,透过幕僚长的职业生涯描述也让读者认识到白宫工作团队间不为人知的工作细节。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