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8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傅莹大使三十年服饰礼仪的实践成长故事

    早餐,午餐,鸡尾酒会,晚宴,这些场合有什么不同该怎么穿?中国女士的国服只有旗袍吗?女王邀请入住温莎城堡是什么体验?餐桌该谈些什么?社交要靠文化和体育活动,如何得体的去剧场、观马术,打高尔夫? 傅莹大使的这本书不只是礼仪文化手册,她用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边讲故事边娓娓道来中西方文化和礼仪。配的手绘图画和照片也相当精致。最后还贴心的加了一章男士的衣着及礼仪。印象深刻的是入住女王温莎城堡的那一段,简直跟 Netflex 网剧 " 王冠 “描写撒切尔夫妇入住温莎城堡那集描写得一样,皇室管家的周到服务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下午茶和晚宴不同的着装要求,就住一晚上,管家也暗示在套房里可以分房睡。书的末尾是傅莹大使多年的历史照片,记录了她三十多年的礼仪服饰足迹。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哔叽套装,到 2000 之后的不同场合自信得体的各类服饰,不由让人感慨中国这三四十年的发展和变迁。# 乐读中文书 2021-01 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舒适相处的方式,在一种约束的场景中塑造一种另类的规则秩序,这就是所谓的完善的文明形态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红卫兵到女大使

        傅莹(1953 年),从驻外翻译到外交官,驻英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也从 1978 年出国时的几套‘红都服装社’的工作装,到如今琳琅满目的缤纷衣橱,本书见证了中国人从建国初期的草创懵懂,到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沉着自信。” 我记得 90 年代刚到国外时受到的礼仪冲击。因为外国人习惯早晨起床后梳洗打扮,头发必定用发胶打理得整齐服帖,衬衣熨烫平整,喷香水(由于外国人普遍有狐臭)是标配,所以公交车上蓬头垢面的往往是中国人。新加坡地处热带,室内普遍开空调,若外面大汗淋漓、浑身散发狐臭味的老外们进入室内,很容易出现像‘冲泡方便面’般的效果。因此在整个东南亚(包括西方国家),人们到了不同场景都会沐浴更衣。不同场合不同的着装,很少看到下班后着工作服直接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下班基本有通勤厂车或私家车先回家更衣。夜总会的俊男美女换好便衣再出门,不会穿网眼浓妆满街走。中国人需要学习西方注重仪容的习惯,妆容的整理能够增强自信,也给自己心理暗示,现在中国的公司制服应该更精致,定制裁剪。和平时代就是要通过繁琐的礼仪来体现阶层差异,同时也展现个人的修养(自我克制)。王朝初建之时多为草莽英雄,待政权稳定后便会开始规范礼仪;就连刘邦都能有此觉悟。西方尤其是英国,从口音、服饰到礼仪规范,都在刻意设定标签以划分社会圈层。从傅大使的经历,也能破除迷信,从红卫兵到大使的身份装束的华丽转变也只用短短 28 年(1978-2006),同时,回顾周总理的风采,也明白关键是自身的实力和内涵,总理一身中山装赢得了全世界各国首脑的尊敬,观察入微的细致,推己及人的善良,自尊自爱的自信才是最好的妆容。2025 年 #294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开礼仪之邦的行动手册

          人为什么要有礼仪?因为礼仪是沟通中的润滑剂。这本书,推荐您和孩子一起看看。书的内容浅显易懂,推荐你着重看看服饰和饮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外交这个经常从新闻里听到的词语,确实是沟通场景中最高等级。交朋友是个技术活。本书,让我明白中国文化多元,祖国繁荣带来的福利。原来,大气得体的社交方式会那么舒服。推荐你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外兼修

            (一) 傅莹大使是我的超级偶像,从学习外语第一天,到今天,忍受住枯燥的刻意练习。(二) 这本书很多图片,每一套穿搭,背后都是匠心独运的设计,外交场合,还代表国家。(三) 书中还提到外交场合跨文化交际的若干心得,优雅的女子,内外兼修!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谢谢!傅莹大使写的书!读着感觉随和、亲切!(从衣着方面很有同感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得体

                有条件选择才谈得上会选择,我开始懂得,挑选衣服的标准不是 “看着好看”,而是 “穿着好看”—— 衣服是整体形象的一部分,是用来烘托人的,而不能把人压住。所谓好看是衣服和人相得益彰的结果。衣服经久耐穿,一方面选择时要慎重,品质要好,同时自己也需要较为严格的身材管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鸿胪寺净出各种人材

                  美国有希拉里国务卿回忆艰难选择,中国有傅莹大使教我们怎么参加国宴。还是中国人的福分大。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得体的服装可以带动一个人的气质感,从照片能直观看到大使越年纪大越凸显了这种气质。2. 服饰文化礼仪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会有融合,但依旧无法阻挡各国积淀很深的这方面的语言的独特性。3. 礼仪应该从小就学习,不仅外交需要,日常社交也同样需要,当知道礼仪背后蕴藏的文化后,这种礼仪行为也更容易发生,让艺术可以行走在江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衣服不只是形象

                      穿衣打扮不是花枝招展,不是颜色跳跃,更不是吸人眼球。口碑是靠实力、本事和背后的祖国得来的,不怒自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交官风采

                        听资深外交官讲礼仪服饰中的门道,还能了解外交事务中的轶闻趣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变得是服装和容颜,不变的是优雅的气质和灿烂的笑容。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交礼仪入门书

                            “中国最美外交官” 傅莹关于外交礼仪服饰的个人叙事。她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学习国际礼仪知识、完善礼仪实践的成长故事,分享了一段认识美、寻找美的心灵旅程。在书中,她不仅探讨了如何为各种场合选择适宜的服饰,也试图呈现国际礼仪背后的逻辑和内涵:如何怀着尊重他人之心,得体地表达自己,从容地面对世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使衣橱》是一本兼具时尚与外交魅力的佳作。它透过大使傅莹的视角,展现外事场合着装门道。书中详述服装搭配如何契合外交礼仪、传递文化内涵,各类礼服、正装案例丰富。既能让人领略高端时尚,又能知晓外交背后的细节讲究,为时尚爱好者与关注外交的读者打开一扇新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怀着好奇心一口气读完了,得到的滿足超出意料。一个女大使的外交礼仪修养之路和着祖国发展的脚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个人形象之美同时展示的中华民族美的内涵。从穿姥姥做的鞋背妈妈做的布书包上学的小女孩,成长到为国效力的外交官,怎么穿衣配鞋?怎么出席会议宴请宾客,各种工作场景点点滴滴的细节处修练。连小时候打过乒乓球,后来学打网球,高尔夫球,体育技能都能对外交工作发挥奇妙的作用。化妆,打扮,买包包,添首饰,这些女人天性中爱美的追求,都融合在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和世界对中国更多的了解中,这是一种怎样有魅力的人生。眼见着的一个女人青丝变白发,分明是越变越美!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好奇特!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别被书名误导。这是一本全方位,关于礼仪的书。国际的、国内的,餐桌上、剧院里,高尔夫、赛马会,除了能学东西,还能长见识。礼仪是尊严,是沉淀,是相互的尊重。有模有样的仪式成为时间的锚点,永恒的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服饰与礼仪

                                    老外交官傅莹老师在书中探讨了如何穿对衣服和礼仪背后的内涵,要点是,如何怀着尊重他人之心,得体地展现和表达自己。三十岁前或许是走在尝试和探索的路上,三十岁后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适合自己的妆容了,其中反映的不仅是自我定位,也是自己与社会交流的形象语言。作为普通个体,我们如何在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形象,从而争取到更好的环境和机会?英国哲人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曾有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美丽在于外表、形体和言谈举止三个方面,而这三美的重要性层层递进。显然,内外兼修,是美的最高表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再一次被傅莹部长刷新沟通的方法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我以为是教授服装搭配和接待礼仪的书籍。结果被文章朴实无华、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一打开就停不下来。在书中,我感受到了外交部长的真诚坦率和超越常人的学习能力。沟通不但是语言和肢体动作的交流,还有服装、运动、鞋子、配饰整体合一的感受。被英国女王和傅莹大使实力圈粉…… 送礼物、会议安排、吃饭外交、打球外交…… 每一项都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本书的实操性和傅莹部长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绝对值回票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女神是如何练成的

                                        这是一本中国最有资格讲礼仪的最权威专家关于服饰与礼仪的完全攻略:从西方最讲究礼仪国家的最高规格活动到各种日常。傅莹被称为中国最美女大使,优雅、睿智、温婉、时尚。书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之谈,比如:有高端外交场合的全程回放:在英国女王家里过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有大使的 "私人秘笈":如何在尊重东道主规范的同时体现东方文化特色?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规则:看演出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关手机?振动不行吗?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为什么有时候说 Thank you very much 并不恰当?有大攻略:有没有一种简单而万能的应对不管 "黑领结" 还是 "白领结" 的着装方案?有小技巧:穿着旗袍参加晚宴,坐下来如何不 "走光"?有失败教训 —— 什么样的规矩连大使都会犯错呢?而这本书并不只是在教你怎么穿衣打扮。傅莹从建设兵团到外交官,从驻菲、澳、英大使到外交部副部长再到全国人大发言人。这不是一本回忆录, 但从外交着装礼仪为主线的叙事中,我们不难感受一代外交人的成长轨迹及时代风范。最令人回味的是作者在后记中解读叶嘉莹先生的 "弱德之美","中国人的性格中潜移默化地刻下了含蓄谦和的印记,我们的语言和哲学、外表和举止,往往都是克制、不张扬的。" 弱德 "不等于逆来顺受," 弱德之美 "所包含的是一种自尊自重、不屈不争之意。" 傅莹大使的外交风范就是这样一种美的诠释: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对他人有充分的尊重,对促成相互理解也有最大的诚意,但如果对方有意挑衅,我回应你的仍是灿烂的微笑 —— 以及灵魂的暴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止于美

                                          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外交穿着之道和基本利益,有趣的外交场景和精美的图片点缀其中给这本书增添许多趣味。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傅莹女生的勤奋谦厚和外交风骨。英国哲人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曾有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看到这位越活越美越来越优雅的银丝老人,不由给我增添了许多信心。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