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本书 2001 年出版,是阎真老师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写的是上个世纪 90 时代机关生活,写的很真实,主人公思想活动激烈,情感饱满,我身为同龄人读起来也能入戏,可到我现在这个年纪看这本书就感觉还是天真,本书可以作为大学生进入职场和婚姻前的讨论课题,作者在那个时代还是满怀理想主义,全书极力表现从小受的教育和现实间的距离,处于变革期的中国社会职业和教育拧巴。小说主人公池大为,研究生毕业分配到省卫生厅,小说写如何因坚持原则屡遭打压官场种种厚黑,这其实是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公务员本身就是应该 “为人民服务” 任劳任怨,如果真做名 “海瑞”,谁也拿你没办法,但书中主人公遇到各种物质问题,从狭窄窘迫的住房,到儿子的贵族托儿所和突然的伤病,让主人公充分感受到无权无钱的困境,经历痛苦的自我撕裂,通过逢迎、妥协甚至背叛实现阶层跃升 (?),这种所谓精神信仰的崩塌与良知的拷问都是作者小知识分子幼稚的矫情,想赚钱就应该下海经商,现在的中国社会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趋于成熟和正常,小说中作者的困惑已经成为平常。 当公务员就应该奉公守法,为人民服务,熬年头混资历,正常退休,原本就不应该名利双收,至于 “潜规则” 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想发财就去经商,市场上不认学历和文凭,凭借的是真本事,梁文峰、王兴兴都是榜样。全国各条战线行业,只要努力奋斗,都能丰衣足食,普通人在人身安全和教育、医疗和衣食住行及公共服务交通设施已经很好的实现了公平平等,至于特权属于奢饰品不必贪恋。当年正是因为处于转型期草莽时代,很多灰色地带充满了风险,成功和危险相伴,多少塌楼暴雷,身陷囹圄的不胜枚举。所谓的 “阶层跃升” 是妄念,去干休所看看老人就明白我说的不虚,自身的健康 + 内心的充盈 + 和谐的亲情才是要追求的顶层。 现在的人还有的困惑就是在于社会规则还没有平稳下来,年轻人把资格考试(高考、考公、读博)当成目的了,其实只是阶段,后面还有很长的路。小说里男女对婚姻的目的性也没有想明白,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都是要等事到临头才捉急,更不要说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相处,大部分人是理想化的,建议好好看看《金瓶梅》,跳过所有男女关系,就看看当时社会和官场间的人际交往处理,任伯爵等帮闲和围绕西门庆的伙计和小厮间的应对,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官场也不是随便人能混的。最近看秦老爹讲座,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问题是太宏观和理想化评判是非,打个比方,全国各地打麻将的规矩都不一样,不但结算不同,就是 “张数” 都不同,聪明人是适应和熟悉游戏规则,目的是能上牌桌和赢钱,最让人讨厌的是输钱了挑剔规则的问题,想用自家的规矩改别人家的规矩,各地的玩法既然能存在,肯定有被当地人认可的合理性,不喜欢可以换地方,不能掀桌子。而知识分子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各地的麻将游戏手册,而不是自以为是能创建一套 “最好” 的规则。学校里学习的书本知识还属于通识教育,到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个学徒过程,每个人自己适合那个行业才是要早明确目标,本书机关部分属于初级入门基本功,大部分国人没有巴拉特强悍内心,在狂卷的官场不会阶层跃升,反而会憋出病来,不要认为我说 “片汤话”,马斯克这样的天才都被玩得灰头土脸,看懂王的表现,那才是政商顶流。2025 年 #191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7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宁向东老师说这本书看了,至少让你在职场少走五年弯路这本书终于来了,宁向东老师总是推介一些小众但却很耐看的小说和电影。宁向东老师也是得到系我最喜欢的几名老师之一,他的课我总是反复听。这本书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岁月》,不喜欢看书的,可以看看电视剧,虽然稍微有改动,但是主要架构基本来自小说,值得一刷,连我爸妈都跟着我看得很起劲。胡军饰演的男主和我想象的那位差不多,一脸憨厚,蜕变之后憨厚也一点没变,但是觉醒之时似乎又有那么些不一样,他和梅婷饰演的女主,结局令人唏嘘,却又在意料之内,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很少人能和最爱的人善终,即使蜕变,能在职场做上一把手,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但也改变不了爱情的走向,那个最好的时机错过了,就是真的错过了,在错误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一声叹息。 看完之后总有一种,宁向东老师和男主很像的感觉,强推。
6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毕竟是人,永远有盲点,永远站在自己的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我很喜欢这本书小说,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带着,别人让我推荐书,它总会排在前列。池大为的人生经历让我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共鸣,都是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一步一步靠着扎实的努力、贵人的相助往前走,内心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骄傲,在与现实的博弈中,虽然有妥协、改变、但又始终带有自己的印记,想按照自己以为的样子去做一些改变,哪怕只是微不足道,这也是一种工作重塑。读小说,总会有代入感,面对池大为的困境,如果是我,会怎么办?困境 1:不愿意搞官场那一套,感觉虚伪,但这是官场的法则,不遵循,就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和自由。当然这有时代的背景,20 实际末,公司(特别是政府单位)和个人的绑定是非常紧密的,人只是庞大单位系统的一个角色,你很难去对抗系统,但从终局思维来看,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比如在这里十年、二十年当了厅长,那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不能说,不想要虚伪的交往,只想要权利带来的方便。成年人只谈取舍。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离开体制,因为 20 年后的终局我不喜欢。困境 2:对金钱的妥协。当有了孩子之后,你的支出会增加好几倍,倒逼你要赚更多钱,目标变化,你的行为自然要变化。这是压倒大卫的最重要的稻草,人毕竟是人。现在,我可以选择跟伴侣商量不要孩子,但是在池大为那个时代,这真的很难的决定,如果是我,在那样的处境下,可能也会妥协,为了孩子。但现在,我可以说,我们可以不要孩子,没有这个天然的压力,那么很多由此而来的倒逼也就不存在了,比如买房,可以不买的,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即可。从这本书收获的启发 1、人生的核心命题是度过,保持自律,每一刻都在提升自己,这是一种选择,但还有一种选择,就像书中大卫的妻子董柳,“其实她在家也没闲着,永远有做不完的事。就说客厅里的暖气片吧,她嫌不美观,找人用上好的板材做了一个栅栏,镶着玻璃,里面还装了小灯泡,这一来倒成了客厅一景。上面还可以放报纸,连实用价值都有了。就这个小玩意花去了她十来天的时间。又说买沙发吧,不是嫌材质不好,就是造型不好。好不容易找到材质造型都好的,坐下去又觉得感觉不到位,腰部没落实,有点虚。为了买一套好沙发,又花了十多天。连跟一波买一套夏季的衣服,也可以带着儿子跑上十家二十家商店,而且乐趣无穷,回来还表功,非要我说好不可。家中的每一个细节她都动了无数的脑筋,还要不屈不挠永不停息地动下”。重要的不是那种状态,而是对自己当下状态喜悦的接纳。2、人毕竟是人,永远有盲点,思维遮蔽,永远站在自己的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以在沟通交流中,你要习惯性的做强准备,把对方的资料研究透,才会聊到点子上。3、意义就是参与和被重视,被看见,被尊重。就像池大为所说 “我更看重的是参与的感觉,有意义的感觉,承担了点什么的感觉。”“只有目标感才能使人觉得活着的意义,有成就,赋予人生这一场荒谬而虚无的游戏一种正剧意味。权和钱又是没有限度的,无限的目标才具有无限的魅力,人永远不会有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感到找不到方向的茫然无聊和厌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啊~与这本书结缘是因为同事推荐,因为个人专业的缘故,想看看一位中医院校毕业的人如何一步步活出自己的人生。但是翻了两页,索然无味,索性就放弃了。再次接触是因为在一个公众号上也推荐了这本书,再次拾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毕业后生活,第二章说错话被调走工作,过了几年憋屈且无人问津的生活。第三章现实生活的压力迫使主人公带起面具,走进官场。第四章步步高升。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桥段,比如固守本心的代价如何?往上爬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变成大人物的心理又如何等等等等不过说些八卦,我猜池大为应该挺帅的,不然为啥高高在上的陆小曼对他念念不忘,即使他最落魄的时候还是一心想帮忙?又比如与董柳最初相见时董柳说的那些话,简直是教科书级别,如果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还真想不出其他原因。另外我觉得董柳 “伪装” 的挺好,婚前婚后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不过做人还是得做君子,马厅长虽然把他调走了,但是后来的平步青云说不好就是因为他当初说的那些错话,因为内心仍有良知的缘故吧。总之里面有很多可以细细品味的桥段,是一本好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屠龙少年终成龙”书中讲的就是「屠龙少年终成龙」的故事,故事色彩还是非常可悲的,甚至讽刺意味十足。但是这就是真实社会的运转规律。它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或改变,不管你认不认可它,它就在那里,你要么逃避它,要么就被它融入和改变。每一个地方在经历过几代人后,就会沉淀出一套规则。这个规则不能说它好,但是一定有他存在的道理。比如官本位、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些都是游戏规则,进入这个圈子的人都要遵循这个游戏规则。一旦有人不遵循游戏规则,就会遭到其他人的集体抵制,要么被改造、遵守游戏规则,要么被踢出局。所谓的规则,其实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一种保护手段,只是没有被明文说明而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就是现实读了这本小说,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体制内,什么叫做官场,什么叫做权力。这确实就是最真实的中国官场的写实,特别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要能在这个 “池” 里面有所为,甚至是 “大为”,不得不突破骨子里的那点所谓的自尊,不得不改变自我,朝着以前自己鄙视的方向去发展。道理很明白,当你没钱没权的时候,你拿什么守护和捍卫你那点所谓的 “尊严” 和 “底线”,当你吃不饱穿不暖,看病找不到医生,孩子上学进不了门时,你难道还要恪守那点可悲的 “尊严” 吗?过好眼下的日子才是最实际的事情,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哪有那么多的崇高和贞洁,所有的一切在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正能量的一点就是,专业性和业务能力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就算你再会来事,再懂官场,情商再高,没有基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功底作为支撑,你也上不去,特别是现在这样的知识型社会。掩卷沉思,不由惊出一身冷汗,现在的我到底何去何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告别“书生气”,快速融入社会看完此书,不禁想起了菲茨杰拉德的那句名言 “一个人能够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这其实正是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信奉的至理名言,并且始终不渝的实践着。 我觉得这本应该早日推荐给大学生,甚至是高中毕业生,让他们对真实的世界有一个感知,不至于要等到在社会上碰的头破血流才幡然醒悟。一个人要想成功并非某一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实力、运气、贵人相助等缺一不可。 1、实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谓的成功人士,很少有完全是草包的,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比如小说中池大为申请国家项目时,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完成了项目结题。又比如董柳的打针技术一绝,再难打的针她都能一针搞定。有了自己的 “绝活”,你才有利用的价值,别人也才愿意帮你,机会来了你才能把握住。 2、运气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小说中池大为的转折点在哪里?马厅长孙女生病住院,医院所有护士都无法给她打点滴,只能专门去请池大为老婆董一针,她来了一针搞定,并帮着照顾了好几天。因为这个缘故,池大为跟马厅长搭上了,此后就一路平步青云。 3、贵人相助能让你事半功倍。国家级课题的申请对别人难于上青天,但池大为通过部里同学的关系,几次申请都是轻松搞定。国家级课题是池大为最大的砝码,快速拉近了与马厅长的距离。还有池大为每次遇到难题,都会去请教棋友晏之鹤,每次都是迎刃而解。 如果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成功,那成功也就没有含金量了,除了最重要的实力、运气和贵人相助,果敢、耐心、不招人讨厌、谨慎等优秀的品质也很重要:对核心人物的琢磨,是需要下大功夫的,绝非小说中轻描淡写几句话能解决的;要想自己不落下什么把柄,行事就必须要谨慎;机会稍纵即逝,来了就要果断抓住。成功没有一个普适的定义,每个人遵从自己的内心,用自己可以接受的付出来换取想要的收获,我觉得就是成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信念就是最后的尺度池厅长今日的 “成功” 超出了当年的想象,可真诚和信念却只存在于池大为的回忆之中。只要将目光转向现实,他们和我们的思维就本能地驶向另一条轨道。什么是成功?成功是被谁定义的?在成功就是一切的信念面前,别的说什么都变得意义暧昧,成为多余。而本质上,我们还是没有超越生存者的边界。我们是胜利的失败者,又是失败的胜利者。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成为了悬浮一族。生命的意义之源突然中断,梦想成为梦想,我们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了永远的精神流浪者。“原则是不能够经过精心计算的。在没有天然尺度的世界上,信念就是最后的尺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绝对实力的五星好书人与书是有缘分的,很多书摆在自己跟前很久,自己却从未打开过,直到某一天将它当垃圾扔掉。只能说这些书与自己缘分不足,。沧浪之水,这本书于我曾经就是这样,很多次很久我故意忽略并排斥它,因为现阶段我不想读小说,想读历史。看到最后我已经记不清我到底是抓着哪个油头认真翻开了它,好像是别人的一句评论,但这些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写给底层人解释游戏规则的书,它很真实,因为很多话只有借小说之口才能说。人性与社会规则的对抗,年轻有理想的高材生在官本位的职场里奋斗,挫败,最后同化。作者的文笔很强,充满智性与力量,相见恨晚,不忍卒读。但它对我认知的剧烈冲击已经深深烙进脑子里了。五星好评,期待它与每一位读者相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非凡的成就需要非凡的作为池大为的官场经历明显分为前半段与后半段,前半段他心比天高,一地鸡毛,后半段时来运转,步步高升。其转折点是自己的儿子被烫伤,通过当下自己心中的骄傲,才让儿子转危为安,这时他发现自己之前坚持的骄傲在世俗年前一文不值。其官运的加速点是通过举报他人,从而被领导视为自己人。其顶峰是坐上了自己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位置,能够决定别人的一生。纵观全书,虽没有明确提出主人公自己思想的来源,但是结尾祭拜自己父亲与开头父亲离世相呼应,这说明主人公深受父亲的影响,而自己父亲在潦倒离世与自己的官运亨通相对比,说明了主人公的 “识时务”,才能平步青云。书中多次用知识分子的特质与儒家的理想,来说明这些在市场经济下的不合时宜,这应该是作者自己的思考。而我认为,儒家思想自古以来从来都不是官场的规则,它只是对君子的理想要求,还是帝王牧民的工具,官场讲究的利益,利益不仅仅是钱和官位,还有名,用儒家学说在官场中做事当然会碰的头破血流,这不是因为市场经济有了后才出现的新问题,历代皆是如此。书中对人最有启发的是各种对话,官场中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白说的,里面都帮着说话人的态度、立场和目的等等信息,能读出这些的人,才能在官场生存下去,读不出的人,如同雾里看花,则容易被别人操纵。建议,多读后半部分,体会一下语言的艺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沧浪之水》读后感读完感觉心在颤抖,这本书把官场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以为池大为在大有可为之后能保留那一点点的良知和平民心真正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但看到最后发现他还是罔顾了这个名字,内心的道德感和理想信念在一次次的诱惑中随风而逝,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精神流浪者,看到最后感觉时间就像一个个轮回,马厅长刚下任池大为又成为了下一个马厅长,把当初自己的遭遇复制到了龚正开身上,很讽刺真的很讽刺,感觉事态如此炎凉,人性如此淡薄。要是早些年看到这本书也许我就没那么想进体制内了,庆幸的是现在的政治生态环境比之前好很多,也许还残留着一丝但丝的缩影,世界就是这样的真实,但我还是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时间的公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