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投资指南,它视角独特、结论有力,值得广大投资者阅读参考。常规投资指南一般会从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定价原理告诉投资者如何投资,而本书则不同,作者从价值的来源考察投资策略,在强调 "估值" 重要性的同时,分析了投资者对高速成长产业预期过高的心理,认为快速成长产业并不适合长期投资,为投资者调整其投资组合提供了意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目前我读过最具有说服力的长期投资的书

      【8 级,165k】其实关于长线投资的书我读过不少,比如《纳瓦尔宝典》《原则》《聪明的投资者》《穷查理宝典》等等,他们要么直接输出一个投资理念,要么直接用数据进行冷静的分析,虽然都很有道理,但是其实都不太令人信服。前者其实是将投资理念与人生观结合在了一起,如果你与作者的人生观不同,读起来会云山雾绕的。后者更像是金融从业者的炫技的作品,专业得有些让人惧怕。但是这本《投资者的未来》与之不同,它在二者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它既能传递出一种理念,也能结合数据和故事说服读者接受这种理念。这本书是我这些年读到的最契合我的书。作者西格尔作为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巴菲特的 “老相好”,他在投资界也是一顶一的大人物。他的核心理念其实和巴菲特很像,认为股票在长期(10 年以上)的投资回报率是远高于固收类产品的,虽然股票的波动很大,但是通过指数化 + DIV 策略本身就可以实现很好的内部对冲,可以在熊市也拥有很好的保护,实现长期的高收益。作者在这本书里首先提出了几个很重要的投资误区:高增长的公司不意味着高回报,因为人们过于乐观的情绪导致高溢价,使投资成本暴增,严重稀释长期回报。同样的,也不要用长期投资的理念购买 IPO 产品,因为 IPO 时对于一家公司而言正是市场情绪最乐观的时候,股票的溢价也是相当严重的。同理,股票的长期收益也不依赖于公司的实质的利润增长率,如果人们对增长率的预估过于乐观,透支了未来多年的增长,也会导致严重的溢价。所以结论是:股票是否值得投资取决于投资人对股票的预期是否过高,比如像西南航空这种低预期的公司其实因为稳定的盈利和超高的股利率,其实带给投资人的长期回报是好于大盘的。所以作者的主张是:专注于被低估的、盈利长期稳定、股利率高的公司,利用股利再投资策略实现长期跑赢大盘的回报率。由此得出了一个看上去反直觉,但是确实符合数学和历史的结论:生产力的创造者并不是价值的创造者,一些看似失败的窜通产业却能给投资者创造价值。美国的股市原本是一个长期支持价值投资的市场,但是因为股利的双重科税、科技公司对管理层的期权奖励、科技行业的造富神话等因素,逐渐倾向于一个低股利高增长的市场。虽然 2000 年互联网泡沫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新一代年轻人依然愿意相信股市是一个短期的造富神话,并没有追求长期回报(缓慢变富)的耐心。作者站在 2004 年的时间节点上也对未来的投资市场进行了预测,我在 2025 年就可以评价这些预测是否符合现实。比如作者认为富国的老龄化和发展中国家高速经济增长是一个大的趋势。与之对应的策略也就是 DIV(高股利、国际化、理性估值)。高股利对应着现金为王,盈利有很好的支撑和验证。国际化意味着分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红利(当然要分散风险),理性估值意味着不要为乐观情绪支付过多溢价。作者的这个预测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预测偏向悲观,对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增长偏向乐观,但是过去 20 年基本上是符合这个预测的。这本书不同于《穷查理宝典》和《纳瓦尔宝典》,他对于复利、股利再投资、科技公司估值等多个方面的论述非常具有说服性。这其实非常难做到的,因为说服人吸取过去几十年的长期经验,让他们压抑自己的投机本性是非常困难的。这本书做的很好!由此,我其实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投资类书籍

        该书作者讲述了关于股票投资未来的前景,讲的稍微有点笼统,看完以后有点迷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投资者的未来》是西格尔教授继《股市长线法宝》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粉粹了传统理念,为那些力图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投资提供一个选择股票的框架。有以下传统观念需要破除:1、高增长并不意味着高收益,关键是要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入可以持续增长的公司。因为高增长的公司受到市场的追捧,往往市盈率很高,并且高增长很难持续,一旦高增长中断,投资者往往会遭受 “戴维斯双杀”。2、人们对新事物往往过度高估,对新出现的行业往往报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新事物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对投资者而言往往意味着价值毁灭。因为新行业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容易,拉低利润率,甚至大面积亏损。长期亏损不能创造利润的投资标的就是价值黑洞。3、股利重不重要?股利是熊市的缓冲垫,是牛市的加速器。长期稳定增长的股利是检验企业利润含金量及管理层诚信水平的试金石,投资者受到股利后重新买入攒股,加上时间的福利往往能取得超额收益。4、人口老龄化会导致资产贬值?传统观念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在卖出资产养老时因年轻人过少而导致资产贬值。老龄化可以通过提升生产力、适度延迟退休、经济全球化来化解。以上 3 个因素可以在不过度加大年轻人赡养压力,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轻松化解。5、需不需要建立全球化的投资组合?如果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级别,并且有途径出海,可以适度分散一下投资,对冲一下风险。我们若能走出以上传统误区,我们的价值投资之路将可以走的更笃定、更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股票长线投资法宝

            全书共 17 章,分成 5 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增长率陷阱,这一部分指出投资者长期以来对 “新兴” 市场和快速成长产业投资偏爱的误区,实际上这些产业的公司股票在长期内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较高回报;第二部分阐述投资者步入误区的原因,投资者往往对诸如 “网络科技泡沫”、IPO 和新兴市场预期过高,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支付过高的价格,最后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创造者并不是价值的创造者,一些看似失败的传统产业却能给投资者创造价值;第三部分分析股票持有者价值的来源,强调了股利和收入的重要性,长期以来 “股利” 被投资者所忽略,西格尔教授提出股利再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第四部分指出发达国家所面临的 “老龄化” 将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方案,并提出全球方案作为解决对策;本书最后一部分即第五部分是一个策略总结,作者将投资策略总结为 D-I-V(股利 - 国际化 - 估价)策略和部门投资策略,指出长期投资的方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