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抛弃伪装的谦虚

    每日一书:《拯救人类的哲学》。 对于许多日本人中常见的内心傲慢,外表谦虚,也就是伪装的谦虚。不抛弃这种伪装的谦虚,在日本就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的人才。200 多年前,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追求 “更加富裕、更加便利” 的欲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构筑了高度文明的近代社会。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又反过来助长了人类欲望的膨胀。而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破坏了环境,招致资源的枯竭,以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由最时髦的所谓金融技术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恰是这种欲望最新的表现。人类如果不肯遵照佛陀有关 “知足” 的教诲,节制自身的欲望,与地球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切生命共存共生,回归朴实、有节制的生存方式,那么人类就会滑向自我灭亡的深渊。的确,以埃及文明为代表,古代的人类都对太阳抱着某种信仰,也就是对自然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大家都抱有一种笃定的思想,那就是人类靠自然的恩惠才能生存。顺着佛陀 “知足” 的思想去考虑,那么,可以意识到,现代文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足矣,即使不再前进也无妨。有人会说:“不!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过更加富裕的生活。” 我想对这些人说:“让我们更谦虚一些吧。” 历史上凡是失却谦虚的文明,全部灭亡了。在这一点上,个人也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谦受益” 的说法。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实业家,不管取得过怎样的丰功伟绩,一旦失却谦虚,傲慢起来,那就必然灭亡。资本主义的初始基础是 “一手拿算盘,一手拿圣经” 的新教徒精神。基督教伦理节制了人们对欲望的追求,由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现在,如此关键的 “圣经” 跑到哪儿去了呢?小泉八云写道,出云的海面上有一个隐歧岛,在那里没有一家门上挂锁,也就是说,这个村子没有小偷,完全可以让人安心。这样的事情在西洋是不可思议的。不只是小泉八云,很多外国人都不约而同地赞赏日本人的品性。但是,小泉八云同时也感叹说,日本人这种优秀的品质将会慢慢丧失。他书中写的是明治 20 年的日本,他担心随着引进现代文明获得成功,日本人将会失去优良的品性。事实上后来的日本,因为所谓 “进步思想” 而变成了强国,但与此同时道德品性却逐步趋向低劣,所谓 “不知耻” 的人多起来了。人因 “业” 而亡,而 “业” 根本上就是人的欲望。斩断欲望!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非常简单的思想。正是这个思想,为这个时代所必需。脱去佛教的外衣也行,但必须教会人们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善,所以劳动者得天下,善的时代就到了。” 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圣德太子说,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让本来善恶兼有的人向善的方向转变,就是教育要承担的重要责任。稻盛先生推崇江户时代的思想家石田梅岩(1685—1744),石田创建的 “心学” 就体现了这方面的智慧。我想,同稻盛先生一样,我也是一个 “自燃性” 的人,但是如火般燃烧的热情和如水般冰凉的理性必须兼备。毕生二者兼备是创造的条件。仅有热情而缺乏理性,就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冷静的判断,就难以获得成功。稻盛先生谈到,将原属于艺术领域的陶瓷应用于尖端产业,最初的直觉来自神佛的 “某种神秘力量” 的启示。而我将法隆寺称为圣德太子的怨灵镇魂寺,又断言柿本人麻吕被流放、遭水刑而死,我这些由直觉而来的学说颠覆了历史的定论,而这种直觉也是超越我个人的某种强大的力量给予我的。读了这本书以后,可能有人认为我们两人不够谦虚。但是,对于许多日本人中常见的内心傲慢,外表谦虚,也就是伪装的谦虚,我十分讨厌。不抛弃这种伪装的谦虚,在日本就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的人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利他自利是救赎之本,以利他之心为根基,从失控的欲望深渊中唤醒,使个体与文明回归共生共荣的理性循环。帮人就是帮己,别光想着自己捞好处,真心为别人想想。蜜蜂采蜜看似占便宜,但传粉让植物繁衍,最终整个生态系统受益。2. 知足且敬畏是文明存续的密码,摒弃贪婪的增长逻辑,以对自然的谦卑与对生命的慈悲,重构敬畏天道、尊重人性的可持续发展哲学。别贪心,懂感恩,知足常乐,多帮穷兄弟。3. 唯有以如火的利他热情与如水的理性智慧相融,打破傲慢与停滞,方能在人类精神中永恒重生。拼事业要像打鸡血,但别被成功冲昏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入世的哲学

        梅原先生和稻盛先生通过对谈的形式,讲述了各自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话题、同一个观点,展开各自的阐述,结合自己丰富的经历,表达出相同的历程和观点,每个故事听起来都很通俗,但里面却蕴含了他们对人间大道和宇宙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看完了一本稻盛和夫与梅愿猛的对谈笔录

          这是一本稻盛和夫与梅愿猛对谈语录集结成书的,这应该是两人第三次讨论哲学,他们之间有一种共性,一个企业家,一个艺术家,超越了各自的领域的哲学讨论对我的启发,应该是终生的。我自己也燃气了想要为人类做出贡献,为身边的人创造幸福为己任,利他和自律都是我最近读稻盛和夫书籍产生的感悟,非常感谢稻盛和夫真诚地分享,我一定好好努力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