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7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的二本学生》…围城外的二等生…

    我也有个二本学生叫小春,毕业时考研没过就在杭州找了份工作,做文员一个月 5000,工作和她学的园林设计几乎没关系,但几十次面试,这是唯一的机会。100 坪两居的房子被二房东改建成 5 间带卫生间的独立房间,小春租了间小的也要一个月 2000,水电另算。小春是独生女,家里不富裕但能支持她一个郊外小套的首付,她只要付按揭就行…… 小春工作很拼人缘又好,两年就升职加薪有了一万多一个月,终于可以按揭了。可是突然一波亚运会行情,加上地铁规划,她之前看中的房子半年涨了一倍。小春算过,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一年只能买半个小厕所。小春放弃了自己买房的计划…… 小春和相处了 5 年男朋友分了手,小春主的动,理由中规中距,家里不同意。公司里有个程序员,是个技术骨干,三十出头,一年有 30 多万,还有股份。小春想如果他俩好了,公司要是上市,他们财务也就自由了。小春主动出击很成功,一年后谈婚论嫁,只等公司一上市,他们就可以有自己的大房子结婚了…… 可是又来一波疫情,上市遥遥无期。小春果断放弃计划,理由也很忠恳,没房子家里不同意,其实小春父母还是很赞成的。小春不气妥,她还年轻貌美。B 计划早在 A 计划无望时就启动了。小春网上相亲锁定了一个拆二代,不到 40,离异无子,拆迁有 4 套房,还是独子。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小春悄悄去做了个修复手术,不仅是为了迎合丈夫的一点儿情结,也是跟自己的过去告别。一年后小春诞下一个男孩,一间江边的三居室房子也按协议过户到她的名下…… 春节后我在图书馆碰上小春,她在借阅心理学方面的书,说是在读在职研究生。小春为没请我喝喜酒而道歉,说那酒一点也不喜,就没好意思请。让我更意外的是,她指指肚子说这是老二了,是个女孩,按协议这个女孩可以跟她姓。小春后来也一直没有辞掉工作,她和拆二代几乎说不到一块儿,她需要工作这个正当理由来避开尴尬。情怀似乎不该是二本生应该有的,但有一点的话还是能温暖一下自己的…… 杭州城很漂亮,在这里小春只用了 5 年就有自己的房子,孩子和不错的工作,还有夫家殷实的家产保障。她很满意,尤其是她的房子,江景大套可以在老家买上 20 个一样大的房子。春暖花开的时候,小春常站在钱江大堤上,望着一江东去的春水,踌躇满志的小春,可还总想起那年春天里背着吉他不知流浪到何方的男孩,她的帅气的前前男友,也是我的二本学生,她大学的学长…… 都市早已拆除了城墙,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它的高墙深沟,冷冰冰的。房价有多高城墙就有多高,结婚教育有多贵,护城河过桥费就有多贵。教育没能改变我的二本学生命运,但教育肯定是个有利条件。婚姻是一根很不结实但实用的稻草,这根草适合小春这样很实际有主见又貌美的女生,可是她的那个二本前前男友之类们又能怎样呢……(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6
      4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文关怀和细致文笔,让此书堪称高等教育界的良心之作。

      读完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说实话唏嘘不已,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作者保持了最起码的创作真诚,它没有回避时代的现实问题。直面现状,不回避,不躲闪,在聚焦现实的前提下凸显问题意识,频繁对照自己的大学时光与眼前学生的大学时光。每一个学生,都让作者倾心系之。每一个学生,黄灯都为他们梳理心路历程,展望发展前景。黄灯在教书的同时,其实还自觉承坦了学生的精神保姆和心灵向导的角色。踏实记录着一群平凡的孩子,叫人感动。尊重每一个孩子,更叫人感动。致敬此书,致敬黄灯的专注与爱心。

        4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中透着向上的力量

        作为一个历经见证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人,读着这本书颇感同理心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我本科过线就选择了免费吃住上学还发津贴的军校,毕竟是脱离了小县城的农村生活。毕业后在军队基层按部就班的一级级晋升至副团,服役十五年转业至三线城市检察院上班,跨界,从事的工作已经距离大学的专业太遥远了,这个级别在机关是不可能再晋升了。一晃转业又是十六年了,距离退休也没几年了。思考一下自己的上学职场生活经历,再看看近十几年的二本大学生们的群体景象,虽然有艰辛,有无奈,真实的生活中也还透着群体向上的力量!作者能借助自己工作的条件,深刻透彻而又真实的描述出一个巨量的芸芸众生的群体画像,让我们看到体悟到生活有那么一点残酷,诗情画意好像很遥远,活着都需要奋力地向前向上。但透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让我们看到一股超越上一代努力追求的不屈的向上生长的力量。真实,就是这样有力量。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沉重但必须面对的下一代问题

          黄老师的视角,犀利而独特。面对站在人生节点上的二本学生,更多的展现当代国家层面的人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问题。一声叹息。用基督的话讲,人类在世俗寄居的困境是无解的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我教育才是自我成长之路

            应试教育为将我们的人生进行了分层,也让不同出身的人有了一次公平的人生选择。有的人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人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有的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发展,不同的初衷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好好读书,用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但应试教育和原声家庭的问题给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奠定了未来的人生道路。正如书中所描绘的 “世界的丰富维度,正以开放姿态呈现在所有群体面前,如何面对世界的发言,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声音和话语权。对年轻人而言,在真理逐渐模糊的时代,对真相的尊重,成为他们理解和进入世界最可靠的入口。单向度的金钱标准、消费主义的疯狂肆虐、信息时代对生命的占有、奴役、大学教育赤裸的就业导向,正构成我课堂下的年轻人,最真实的生命场景。” 只有尽早的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从虚幻的情境中脱离出来,逐步培养自己多元思维的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10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三个家庭与房产的遭遇史,呈现了近十年来,普通人戏剧化的命运。对深圳而言,失控的房价,给它自身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并从根本上瓦解一个实业见强城市的后劲和活力。浪漫主义般飙升的房价,彻底瓦解了他们在大城市奋斗的念头,除了 “丧”,除了选择逃离,他们找不到留下的现实理由。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二本学生到底承担了什么

                作品以第一人称,班主任老师的双重身份视域下的自我成长和见证他者成长的参差图景,这种亲历,伴随对现实的体察和感慨,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一个问题:短短二十多年,那些起点像我一样的二本学生,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就业、深造、定居等具体的人生节点,是否如我样,总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

                  虎虎 2022 第 9⃣️本 <我的二本学生> 对于个体生命的表达和理解,不需要戏剧化的呈现,警惕情节化的凸显,看重普通生命节奏里所隐含的人生真相,过滤掉新媒体时代极易吸引眼球的事情,凸显倏忽眼神背后的仓促和隐忍… 读这本书,我脑中频繁闪现一个场景,一位老师娓娓道来,她口中的每一位学生那么活生生的展现出来,好像很熟悉,又好像很陌生。"大学的时光确实很快,熬过大一的迷茫,进入忙碌的大二,大三倏忽就溜走了。大四已经不再属于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大四是他们沟通两者的时间窗口" 这是多么的真实啊!这本书着实过于现实了。不禁让我感叹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昨晚反思,似乎渐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写下几段碎碎念。"就这几天比较自由的学习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了自己情绪心情的变化。我认为我大方向的选择是对的,法学对我的吸引力确实是拉满了。这几天学商法,太多" 原来如此 "的感叹了,当然之前学的太撇也是一个原因。前几天翻阅自己初高中的课外书,当时读书时写下的小感悟着实把如今的自己感动了一把。我好像可以接受自己一直都是很理想、很感性的人这个事实了,努力让自己变成理性的经济人好像不是我想要的。还有一件事,让我刚刚回家路上一直在寻思。今天中午 12 点多到自习室,一直到八点过,一直在研究梳理公司治理相关,手机就拿起了一次!这种状态真的好久没有了!虽然不见得整的多好,但沉浸在这种状态我就感觉很珍贵了。我好像也渐渐知道了,我似乎总是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想去探索去体验去学习。丰富自己似乎比财富名望那些更能吸引我。" 就这样吧。我依旧相信,凭借对知识的满腔热血足以对抗社会,时代,甚至命运。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关于“二本学生”的故事集

                    好故事,好文笔。


                    但只有故事,没有答案。
                    这么说绝无贬义,毕竟读完之后才知道,本书的重点可能也不在 “答案” 那上面。
                    总的来说,本书仍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作者原本也是一名普通院校的学生,博士毕业之后,在广州的一所二本院校担任老师,也因此得以接触形形色色的二本学生。
                    他们的故事,汇集成了这本书。
                    其实,和微博故事、公众号故事,类似大冰、张嘉佳的故事,以及现在传播度更广的抖音故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些故事,都不一样、都很感人,在叙述 “经历” 的同时,很多也会触及 “时代” 对个人的影响,以及 “原生家庭” 对个人的塑造,但往往都是浅尝辄止。
                    只不过,本书的记录对象,是 “二本学生” 这一群体,也因此让本书有了这样一个 “鲜明” 的标签。
                    加上,本书记录的人物、故事的 “真实性”,比上面提到的 “渠道”,相对更可信。
                    再加上,作者作为大学语文老师流畅平实的文笔。
                    这些原因,使得本书又和上面提到的故事集有所不同。
                    作者作为一名 “大学” 老师,愿意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难能可贵。
                    但是,即使本书记录了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特点、不同未来的很多二本学生,但想要对广大的 “二本学生” 这一群体,进行概括性地叙述、分析和归总,还是不够的。
                    而作品的内容,又没有涉及科学的统计方法、长时间的跟踪记录,或者长篇小说那种探讨的深度。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只有故事、没有答案。
                    很真实、很精彩,但代表不了 “二本学生” 这一广大的群体。

                    和作者一样,我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广州。
                    对广州最初的印象,就是无比闷热又漫长的夏季,和每次去饭店都会被问候的、听不懂的粤语。
                    之后到了深圳,虽然包容性更大,但毕竟也是广东,也是南方人居多。
                    广东很多地方的家庭,多兄弟姐妹,这和北方 80 尤其是 90 后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很不一样。
                    作者在本书开头提到的两位学生,来自北方甘肃的的辛追,和来自南方汕头的大顺。作者称,他们 “属于同一类型” 的人,但两者的境遇却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和 “原生家庭” 息息相关。
                    除了 “原生家庭”,“时代” 也在不断变化。
                    00 后的大学生,和 80、90 后又有不同,更不用说新一代的中小学生了。
                    受益于 “时代” 的发展,学生们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家庭、环境、学校和互联网能够提供的视野也越来越宽广。
                    对于 “二本学生” 这一群体的家庭,即使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 的配置,这种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
                    同时,差距的缩小,也导致了同龄学生之间的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无论是求学还是择业。

                    回到上文我提到的 “答案”,也就是在阅读之前的期望。
                    “时代” 和 “原生家庭”,对 “二本学生” 这一特殊的群体,有没有一些共性的烙印?
                    这些烙印,对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会怎样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基于 “时代”、“原生家庭” 所打下的烙印,“二本学生” 这一群体的 SWOT 是什么?
                    又如何能够在人生的教育、事业、情感中,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越来越好?
                    书中的重点是故事。在读了他们的故事后,除了感慨和喟叹,或许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一下书中没有告诉我们的答案。

                    认命但不认输。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成长和突破的方法,都能越来越好。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相信命运吗?

                      我们生来平凡,也平凡的活着。也有迷茫,也有清醒;也有奋斗,也有沮丧;也有满怀憧憬,也有无情现实;也有不屈不挠,也有妥协退让。在这一代平凡的孩子们背后,同样站立着同样平凡的父辈,以及同样平凡的祖辈。无论幸运或者不幸,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躲不开,逃不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所处时代的见证者,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在场者。时代的洪流奔涌而来,平凡如你我,你会选择逆流而上又或是顺流而下?是选择向命运和时代妥协,还是坚持抗争到底?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近20年大学生情况社调

                        题材很好,百年未有大变局中,任何事都值得记录,教育又是中国家庭非常重视的,40 年来房价和学历的走向相反两极,学历不断贬值,“二本” 研究生进高校图书馆编制都困难了。当社调资料本书可读,读书的人都会怀念自己的大学生活,抚今追昔,读起来很多感慨,作者是文学博士,可惜作者太急于表达自我观点,这方面不如《江城》的何伟,非虚构类文学还有多多向西方学习,要有细节如纪录片,不能一直是旁白如市调,因为再如何写,写出来的也是大千世界的点滴,准确生动的记录就好,读者自然会给出心中的结论。看书中 “二本” 大学生的读物,对比 “巨流河” 台湾学生的书目,中国 “二本” 大学生的阅读量差距太大,都成考试机器了,进入社会差距不是考试成绩和智商,是见识。这也体现 “得到” 大学的可贵,能给 “二本” 学生有再赶超的机会。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同一片土地,同一片蓝天,不同的世界

                          有一天无意间听到这本书的听书解读,很敬佩作者黄灯老师的用心与细致,一般听书我都比较少看文稿,但这期节目我是听了两遍,看了两遍文稿,最终在今年 3 月花了 8 小时看完了全书,感受就三个词,“震动、震惊、震撼”。作为一名八十年代初出生于城市的孩子,这本书中透过黄老师学生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生百态,让我无法想象我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同一片土地,很多我司空见惯的事物、习以为常的状态、无可厚非的行为,于他们而言,甚至是一种奢望。我们这一代从小受尽父母的疼爱,享受着独生子女政策带给我们的 “优越”,当然也包含着父母和家庭的无限期望与无尽压力。在我们看来,根本不存在没有条件学习的问题,根本不会上演成为 “留守儿童” 的悲剧,也根本不会想过还有 “二本” 这个分类。除非我们自己放弃自己,不想学习,逆反叛逆,否则,我们都可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进入一所正儿八经的一本院校。通过这本书,我才真切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同一片土地,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多家庭在贫困线上挣扎;置计划生育国策于不顾,到处躲避只为诞下男丁;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或者踏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南下打工;他们大多拥有一个没有父母疼爱的童年,连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有时候都可能会被无情剥夺,他们的兄弟姐妹很多时候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陌生的城市进厂打工,囿于狭窄知识面和浅薄的社会经历,在外面也许还是遍体鳞伤。但他们无疑又是幸运的一群人,因为他们至少有机会到广州这个大城市,有机会完整地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化教育,有机会在恰当的时候,幸运地参与到中国沿海城市的飞速发展进程中,并分享到社会进步的红利。对比这群人,我想起了另一本书《岂不怀归》,描写的是另一个群体,比起 “二本” 群体而言,他们更没有希望、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混吃等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群体中,才会流行当年风靡一时的 “杀马特”,通过这样一种近乎扭曲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给到这个群体一种虚拟的信仰、自信和自我认同。回想起十几年前,在深圳认识的一位朋友,他来自四川达州一个农民家庭,没上过大学,至于是初中还是高中我就没细问了。他只身来到深圳打工,应该就是那些工厂,住在集体宿舍。当年我从 HK 毕业后,在深圳刚上班时,由于还没有找好住处,在他的集体宿舍睡了两晚,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们那个群体的简单和质朴,喝啤酒、抽烟、打牌、上班、下班、睡觉。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他们注定只能处在那个阶层,自身成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速度,因而只能越来越难。后来偶尔还有联络,知道他也在深圳结婚生子了,生活不易。我们每个个体都是一朵朵浪花,虽然每一朵浪花最终都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大海,但谁又曾关心过每一朵浪花的诞生和形成,以及它当中所蕴藏的无奈、辛酸、妥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这一代的真实面目从外表看不出来,我们都有自己的保护壳,所有的事情,全都自己吞。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关年轻个体的生命史和心灵史

                              无数个体的努力,正悄悄改变群体的命运,并事实上推动社会更为稳固的站立。强烈感受到一代人的尊严和智慧,每个家庭背后,既是一部心酸的打工史,更是一部让人欣慰的奋斗史。更让人敬重的是,无论外在的处境如何变化,他们始终保有最初的本色,依然坚守最朴实的劳动理念,并将奋斗、独立的理念,通过个人的行动,传递给下一代。他们是真正给社会做贡献的人,是幸运的一代人,是敢于自我挑战的一代人,也是能吃苦的一代人,从这些普通人身上,能明显感到特区的奇迹,和无数普通劳动者敢闯、敢干的勇气密不可分,他们身上,篆刻了中国人的精神密码。尽管年轻人的奋斗夹杂了无数心酸,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依然呈现出了生命本身蕴含的创造本质。他们努力、认真、淡定,有着无法想象的韧劲;他们蕴含的巨大力量,足以迸发出各种可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是为了不让自己那么无知

                                本书是黄灯老师写的,黄灯老师是湖南汨罗人,在本书老师记录了她在广东金融学院   遇见她的学生们的家庭,求学,工作的故事。老师是汉语言文学博士,在学校时做过公共课语文老师,也做过学生班主任,对学生了解颇多,老师的文笔也很细腻,写的非常有画面感。在这本书上很多案例引起了自己的共鸣。在家乡,受到父辈的影响,身边人的影响,把靠考出去作为一个目标。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从家乡考到南方读书的孩子,家族人拿我举例子给弟弟妹妹们,要学我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他们眼中考出去就已经是人生成功一大半了……)现在参加工作 5 年了,回头看看之前走的路,印象最深的依旧是在湖南上学的时光。在上学时因为 “运气好” 被心理咨询中心选中,做了咨询中心助理,也是因为做了助理,不论是待人还是做事都对自己的个人成长有了非常大的帮助。在我看来,上学不是为了拿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不让自己那么无知。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二本学生

                                  【2022 年读书笔记 02】《我的二本学生》被推荐多次,也在自己今年必读书单里,但还得谢谢小虎同学,上次看到她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惹的我想立刻马上读这本书。现在书读完了。读书亦是读自己,看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小时候、高中、大学,乃至现在工作,也解了不少疑惑~缘起说起来和这本书颇有缘分,因为书中的广东金融学院是自己高考毕业的第一志愿,如果没有滑档,我就是书中 “龙洞” 里的一员。相似‌我和黄灯老师笔下的学生一样,也是一名二本学生。他们经历过的困惑,我也经历过,甚至有些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感觉想着想着就泄了力。而这些我没有理清楚的问题,书中给了我一个解释。从个体生命、从家庭单元、从社会变迁、从文化传统,多维立体的、深入浅出的、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解释给你。穿透每一个学生当下选择困难的表象,直指不愿承认的过去。展望 “现在没有的,未来肯定没有。” 这句话是在本书读书笔记中出镜率最高的一句话。一来是读到书中生命个体的机遇,际遇,往往不期而遇,期而不遇;二来也在说给现在的自己,“现在没有的,未来肯定没有。” 最后或许,面对选择,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我坚信我选择的背后是价值观,而我的价值观也在成长。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笃定、自信、乐观。‌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的二本学生》透过书中的他们,也能看到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二本学生:被忽视的中间力量

                                      二本学生的生源特点是什么?他们都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学生来源大部分在本地,显然这是一种地方保护,选拔外省学生则会有更高的要求;第二特点是大部分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因城乡教育的分化,导致农村孩子向上流动困难。和名牌大学学霸们 “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 的高配家庭相比形成了鲜明对比。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如何高考之前是有明确的考大学的目标,一旦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很容易变得空虚和迷茫。从进入大学那一天起,就要面对就业压力、买房压力和结婚生子的压力。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感到茫然无措。当失去了像高中一样严格管束的老师之后,无法抵御无处不在的诱惑:课堂上刷手机,沉迷网络小说和游戏,借此掩盖对未来的焦虑。二本学校里,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服务于具体的职业技能,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如何九十年代初,国家包分配,个人对单位忠诚度高;06 级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总体对就业状况满意,在房价暴涨前买了房,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最近毕业学生,文凭进一步贬值,多数选择考研在遍地 “985”、“211” 和 “海归” 的时代,就业竞争越发激烈。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真诚,并且确实爱着学生的老师。家庭背景和人生节点的选择,包括学生的疲惫与丧,她都会认真对待并感同身受写下来。案例是个别的,折射的却是近二十年来自五湖四海毕业生的生活轨迹。她怀念理想且忧郁的学生,眼里曾有一个阔大的世界,笔下有遇难的矿工、落后的农村教育、社会不公、环境污染、腐败贪污,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早有担忧。

                                          5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主角光环怎么办

                                          名牌学校、高学历就像主角光环,为职场竞争力提供了很好的背书。如果你足够努力,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变得更好。甚至可以成为金字塔顶尖那群人。可是,人群分布里普通人居多,你大概率成不了那样的顶尖。普通人也想逆袭,有机会吗?当然有了。当我们说 “普通” 时,只是从学校、学历的角度去评估的,而真实社会却有更多维度。比如家庭的社会阶层、父母的社会资源、个人能力的突出点、稍纵即逝的机会…… 考入名校可能需要耗费很多的努力,但同时也只是 “一时” 的阶段胜利。主角的光环会褪去,主角的光环也会转移。世界是平凡的,每个人也都会归于平凡。二本学生的群体其实还不是最大的人群,这个群体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他们是整个现代社会运行的执行者。由此想到,人们一谈到中国古代,就自然而然想到 “当官”。实际上真正的官员群体并不多,更多的是吏。维持王朝统治的,不管是那些朝堂上指点江山的大官,还有千千万万执行统治指令的小吏。可是这个群体在历史上总是以一副晦暗的形象展示出来。《水浒传》里宋江的心结,其实一直都是这个。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我想,未来所谓的名校,也不会只是因为名气大、历史悠久,一定会有很多足够有 “特色” 的学校出现。未来所谓的工作,虽然会有分层,但也不会只是简单的、层级分明的金字塔结构,一定是每个人都至少有几次机会,成为超级节点的。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