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8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权威经典之作,值得每个人看!

    这本书的精彩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在南京上大学,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看过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但认真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它不像我预期的那样只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看完后我理解了为何它荣登《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排行版,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被翻译成 15 种语言,自出版以来轰动世界、长销不衰了。🌟它的精彩之处包括但不限于:️从日本人、中国人和欧美人士三个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原因、过程和不为人知的故事;️分析日本军国主义文化背景,日本士兵和军官对生命漠视、行为完全脱离人类基本行为规范的深层原因(第一章简直太精彩,我看了两三遍);️世人不清楚的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和细节;️尾声部分张纯如的丈夫布雷特・道格拉斯澄清了很多关于张纯如的常见误解,看完后对最终张纯如为何精神崩溃和自杀有了更深的了解……🌟书中有很多让我震撼之处,比如:️历史学家后来统计,当时大约有 50 万平民和 9 万中国军人受困于南京,相比之下,进攻南京的士兵只有 5 万,然而当时的中国军民基本放弃抵抗(具体原因要去书里找答案);️在南京大屠杀之前,日军就组织各种游戏和练习泯灭日本士兵的人性,促使他们杀害并未攻击自己的人。日本军队向来对官兵施加独断专行和残酷虐待,加上日本社会的等级特性:在平时,日本士兵常被迫给军官洗内裤,或顺从的站着任由上级打自己耳光打得鲜血直流;️蒋介石派唐生智留下来智慧南京防御战,但当时问题军队百出(士兵们没有凝聚力和目标感、军队间无法有效联络、指挥官们缺乏相互信任等等),以至于蒋介石命令唐生智撤退渡江的那天晚上,场面无比悲惨滑稽(详情见第三章),被唐生智成为 "身经百战的 20 年经历的最黑暗的一天";️日本攻破南京城门之前,大约一半居民(约 50 万)逃离了南京,当时有些民众留了下来,他们失去中国政府保护,没有个人资源,饱受战火之苦,看不到未来出路,所以相信日本人会以礼相待,当日军带着坦克、大炮和卡车开进南京时,甚至零星有人跑出去欢迎侵略者,高声欢呼;️战后日本不仅逃避了战争赔偿责任,而且得到美国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日本皇室成员不仅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查,而且继续过着悠闲的生活,受到举国尊崇。️战争结束后,南京大屠杀的大部分幸存者住在阴暗、肮脏的房子里,他们身体遭到严重伤害,没有得到日本的赔偿和道歉,过着赤贫的生活。而当时组建南京安全区的一些可以称为英雄的外国人,也被驱逐出中国,回到自己国家受到审讯和排挤,遭受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伤害,甚至有人自杀…… 这本《南京大屠杀》,在帮忙世界民众了解这段历史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作者张纯如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考查研究、不畏惧日本右翼极端分子的恐吓威胁……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英雄。她勇敢向世人讲述南京人民在 1937 年冬天至 1938 年期间所遭受的种种劫难。尽管她 36 岁便英年早逝,但她的著作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了解历史的真相。

      2
      2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见书如置身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每当去南京,第一个念头就会浮现要不要再去一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本书能延续纪念馆参观后给人的省思。都可以锻炼身而为人的最基础:仁人君子之心。要读之前,可以的话带去外头大自然边走边品尝,记得带着超然的立场,以让自己顺顺体验一场波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这本书。把它作为我年度阅读目标的最后一本,是希望自己不要忘记历史。凝望伤痕,当然不是延续仇恨(我心中的恨意不曾消减),而是自我警醒:[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哲学,以及地理、自然历史等等,然后我的孙子才有机会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 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张纯如女士说,遗忘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这句话已经应验 —— 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大地之下浸了多少战士、平民,还有敌人的鲜血?我恨,恨自己内心有着焚天烈焰,却无能为力。要是可以,我心中的火焰一定会把一切谎言、虚伪烧个干净。从看过林觉民《与妻书》之后,我一向觉得没有谁可以不死。死得其所,是仍旧是我的愿望。我希望更多的人看这本书,并永远记住张纯如女士,她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硅谷有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园,公园中央有一块无名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三个词:“Power of One”,“一个人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南京大屠杀 不能忘记的历史

          用了一天的时间,在国庆当天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早就知道南京大屠杀,也在学校历史课中学习过了,但很多残暴的细节还是远远的超过的我的想象,不能想象人可以对人做出这种事情,即使是禽兽,也是有需要(饥饿)的时候才对猎物捕杀,并且猎杀也不超过自己的需要。日军的恶劣行为,超过了没有思想的禽兽。一个原因是日本军人很多受严格的等级制度影响,没有自己的善恶分辨,更像杀人的机器。另外是那个时代我们的族人,和鲁迅说的一样,没有思想,懦弱无为,愚昧可怜,所以鲁迅弃医学文。自己懦弱,日本也就不尊重你,杀人像杀猪羊一样。要想不发生这种事情,自己要自强才行。日本,包括其他的国家,尊重强者,只有强大到让他们不敢主动惹你,才能赢得尊重。感谢生存到现在的时代,国家在逐渐强大,我们的幸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愤怒泛滥成灾

            我是因为吴军老师的推荐才来读这本书的,读过之后,恍若隔世。我没想到这本书会介绍的这么详细,所有细节,跃然纸上,身临其境。我知道日本人的残暴,但没想到他们竟能残暴到如此地步。之前读《邻人》这本小书就曾让我目瞪口呆,而《南京大屠杀》则有过之而不及,简直到了我能承受的极限。即便当年读圣经启示录,读但丁的神曲,都没能让我想象出地狱会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性已经腐烂,堕入肮脏的泥沼。臭气熏天,已经不是由鼻孔,而是由皮肤进入体内。日本士兵被改造成魔鬼,从地狱来到人间,释放他们无尽的罪恶,他们的恶行犹如黑白电影胶片,一片片从眼前闪过。在这黑白之间还掺杂着血红,那是中国人民的鲜血。血红连成一片,变成溪流,变成小河,最后变成咆哮的洪灾,淹没了整座南京城。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格外仔细,是想在心中埋下对日本人仇恨的种子吗?是想激发内心的暴力吗?后者想法令我恐惧。罪恶犹如一个大吸盘,用力想要把我吸进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压着怒火。倘若周围有些许火星,我就会被点燃,如燎原之火一般蔓延。事实上,真正令我愤怒的是,日本人对自己的罪行既不悔改也不承认,他们傲慢地否认这段罪行,企图将其从历史中抹去。这才是他们最可恶的地方。我现在最渴望的是,中国人都可以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我们曾经受过的屈辱,毕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自强,能够重新拾起我们曾被践踏过的尊严。我们不要再成为弱者,让历史重演。那些伤害过我们的,终将成为我们更强大,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因还原历史之恶而自杀的人因心中良知而对罪恶绝望的人践行心中的善念坚定心中的信念张纯如女士历史永远铭记你中国人民永远铭记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本书的目的不是煽动仇日情绪,恰恰相反,是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是为了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全人类的未来。南京大屠杀留给世人很多重要的教训,第一个教训就是人类文明本身十分脆弱,如同薄纸。从南京大屠杀中吸取的第二个教训是权力在种族灭绝中所起的作用。要吸取的第三个教训也许是最令人痛心的,即人类心灵竟能如此轻易地接受种族屠杀,并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消极旁观者,在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暴行时无动于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疑惑

                  看的人并不是很多,为什么不免费让更多的人看到呢?得到读书会员里面怎么还有要购买的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必须让所有中国人看的书为什么要付费呢?

                    书的内容没问题,只是我认为不应该付费,而是应该免费普及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南京大屠杀随想

                      看完这本书,我有些怅然若失。我曾经去过南京,那里的繁华和满街的梧桐让我想象不出它曾经的创伤。我去南京又玩了些什么呢?欢乐谷,一些近代名胜。没有去体验南京的各种博物馆,没有体验南京的特色。我的这场旅行只能算作一次匆忙的体验。所以去一些地方旅游,必须做些规划。纯如因为这本书去世了,在书中的各种外国救世主们,有些也不堪当时南京日军的各种暴行,有些回国后丢掉了职位,流离失所。有些精神不振,最后自杀。有些人在这次保护中国民众的过程中健康遭受了极大的伤害。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应得的荣誉。日本矢口否认了这场大屠杀,就像他们又要向海洋中排放核废水一样。我希望辩证地看待这个国家,但是日本对于历史,不仅仅是矢口否认,还有篡改,还有死不认账。不受限制的权力会使统治者一时的阴暗面得到杠杆效应的彰显。这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客观深度还原了历史,尤其是最后部分关于历史审判的章节部分,不同的文化和认知决定了对待历史的态度,人性普遍容易遗忘未曾亲身经历的痛苦,国家间对待历史的态度也不是基于认知和道德,仅是历史相关方的自身利益博弈而已。文中提到的中日建交引起许多国人的不满,其实也是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的不同角度考虑。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今天是 12.13 国家公祭日。晚上再看这本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回想起 9 月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的历历在目,压抑、窒息一直伴随到参观结束。 没有什么 比一个婴儿的骸骨躺在冰冷的万人坑里,更能让人铭记这段历史了:(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能忘却的历史

                            中国人都应该看看。一位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 “南京大屠杀”。本书为我们从多个视角揭示了 “南京大屠杀” 的前中后。向我们讲述了以前未曾了解到的 “南京大屠杀” 血腥、残暴、冷库、野兽的场面。多么强大的内心能支撑作者 “张纯如” 去了解、发现、消化这些令人发指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的方法、手段和事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忘却不了的历史

                              人性为什么可以这么坏呢?人性为什么可以恶毒成这样呢?正应了那句话了:“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小日本鬼子,骂它是鬼,侮辱鬼,骂它是畜生还侮辱畜生,骂它是狗还侮辱狗。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我现在内心的心情了,悲伤?愤慨?都有吧,1937 年的 12 月 13 日,这是每个中国人生生世世都要记住的日子,八年抗日每个人都要记得牢牢的,31 年的 918 事变也要记得牢牢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耻辱,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泪。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清朝的闭关锁国,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3 天的停战停火,蒋介石不答应,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考虑。我只知道南京大屠杀三十五万五千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小日本鬼子残忍的虐杀了,对妇女,老孺,幼儿的残忍行径让我刻骨铭心,几乎是颤抖着的手看完文末的图片和发表的这些言论。看着那文末的那些图片,我的心犹如一把钢针猛地刺了一下又一下,看着那我们的祖辈无助地绝望地害怕地神情与那背后的小日本鬼子神采奕奕的表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到小日本鬼子对德国人美国人这些外国人的行径,我发现他们依然是鬼子,但为什么他们不敢伤及分毫呢?答案是因为鬼子们怕,鬼子们害怕比他们强大的炮火,强大的军舰。“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 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事件,在 45 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与苏联同样对待鬼子战俘的待遇,我竟有一丝不满,竟有一丝痛快,不满的是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痛快的是苏联对鬼子的报复,让我这个只能在键盘上扣扣字,抒发抒发情绪的老百姓得到一丝 “报仇” 的喜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震撼

                                看完真是触目惊心,建议每个人都要看看这本书,不能忘记作者,更不能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要永远铭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The Rape of Nanking

                                  One can change the world。纯如是一个英雄,光是阅读已经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她只身一人多次前往南京,实地采访考察,最后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患病离世。感谢纯如这本书,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画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作者用血泪和生命写下的一纸证据确凿的诉状。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2021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 76 周年。然而一些人生活在这繁华盛世,竟开始想要背叛历史。你们凭什么替遭受屈辱的先辈原谅侵华日军?3500 多万同胞伤亡于魔鬼的屠刀,日军在中国进行过 154 次一千人以上的大屠杀。平均每 12 秒,就有 1 个生命逝去。血与泪的记忆,不能忘,不敢忘。日本政府始终不承认 “南京大屠杀”,还把 14 个甲级战犯摆入所谓靖国神社,甚至频频去 “祭拜”!30 万人,这不只是一个数字。如果一座城的人数是 15 万人,30 万人就意味着每个人要被杀死两次。如果一所中学的人数是 1000 人,30 万人就意味着每个学生要被杀死 300 次。如果一所幼儿园的人数是 200 人,30 万人就意味着每个孩子要被杀死 1500 次。惨无人道,禽兽不如,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忘记这段历史,就是背叛。即使现世阳光普照,勿忘曾经黑暗沉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不能不知道这段历史!

                                      我忘记了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加入书架的?起初阅读序言时,我已经发生了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手不由自主的抖,胃和喉咙都有了一定的反应,然后我就停止了阅读。头几天不知做什么操作,就看到了这本也许趟了很久的《南京大屠杀》,鼓起勇气继续阅读。 说起南京大屠杀最初的记忆是初中历史课上,记得 1937 年 7 月 7 日的卢沟桥事件,记得日本军官的百人斩照片,记得日本在东三省的 “三光政策”,再多也就不记得了,也不记得当初学这段历史的心情和态度,应该是不怎么端正的,不然我怎么会记不住呢? 后来是 2017 年 12 月 23 日,带着 3 岁的孩子去南京旅游,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那里看到了仅存的百人坑遗址,更多历史书上没有展示的照片。那会孩子不知道这些,在和平鸽的雕塑前,比划着奥特曼的姿势说:保护地球、保护人类。那一刻我觉得有些讽刺,但我终究什么都没说。 这一次克服生理和心理反应,认真拜读,我不能说我都记住了,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记忆深刻了。非常系统的完整的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始末。知道了更多参与这场屠杀的恶魔,也更深入了解那些自我蒙蔽,试图抹除历史痕迹的日本右派人士,及那些还存有良知的日本老兵,还有那些不顾一切极力保护南京民众的国际友人...... 最后我想说:我购买了本书的实体本,我认为我的书架上必须有它。当我的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时,我要请他阅读。我想告诉他,你可以喜欢奥特曼,可以学日语,可以喜欢日本的一切,但是:你不能不知道这段历史。当我做好准备时,我将继续阅读约翰。拉贝的《拉贝日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女士对世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具有重大贡献。在她的描述中,我惊讶地发现,她于 1995 年夏天进入南京对此进行调查研究时,竟然是首批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头证言留下录像资料的西方人士之一。而 1995 年的南京已经经历了一场疯狂的房地产开发浪潮,大部分古代建筑遭到拆毁,甚至连著名的南京城墙也消失大半,只留下几座城门作为观赏景点。即使是张纯如女士,看到这座富足、拥挤和繁荣的城市,她都怀疑过这里是否真的曾经发生过南京大屠杀。 也从她的探访中知道,那些不多的幸存者如今都生活在阴暗肮脏的房子里,堆满着破破烂烂的废弃物散发着潮气和霉味,他们在大屠杀期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以致在之后的数十年间都无法过上正常体面的生活,大部分人都处在赤贫状态。不论是日本人还是政府,都未曾给过他们适当的经济补偿。 更从她的采访和收集到的资料中,第一次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的真实面目,那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和当事人的描述,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当年的南京,仿佛 "人间地狱",你尽可以超越任何人性和兽性的底线去想象日本人当年的残暴。我想像如果我生在当年的南京,也一定是一具被蹂躏后的无名女尸。 而如今的南京已经丝毫没有了往日的痛苦痕迹,人们只是在公祭日时偶尔想起,那是因为他们不曾了解战后许多幸存者曾坚信本国政府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强烈要求日本支付战争赔偿并正式道歉,然而却没有;世人也不曾想过对于幸存者来说,任何关于中日两国政府友好关系的新闻,在感情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人们更不曾知道一位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差点被日军活活烤死的男子,当听到传言说,中国政府已经宽恕了日本曾经犯下的战争罪行时,他忍不住失声痛哭;也并不知道一位幸存者的父亲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日军处决,而当他的母亲从收音机中得知日本首相访华的消息时,不禁晕倒在地…… 而这些被埋没和遗忘的事实和真相,都是张纯如女士在数十年的探访中为我们揭露的,她自己也因为这些被挖掘出来的真相遭受了外界的恐吓和威胁,精神上倍受煎熬和折磨,终于在 2004 年吞枪自杀。所以这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作品,应该被世人看见和尊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叫“先生”还是“女士”

                                          起心动念阅读这本书的缘由,是鄙人在某短视频 APP 平台上,围观了一场略显激烈的争论,争论应该尊称本书作者,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此处直呼其名原因暂时按下不表),“先生” 还是 “女士”。于我而言,更愿意称其为张先生,一是 “先生” 本即有老师的意思,读一本好书,每每有答疑解惑之时,仿佛清风拂面,又似春光罩顶,这种快感,得到的学友都有体会。二是惊异于当今时代男女性别对立之激烈,张先生不幸成为此间牺牲品,似我这般粗鄙之人只能恬不知耻的唤一声 “纯如”,虽然暧昧了一点,但也算清新脱俗,不落窠臼。叫什么都好,但是如果没有阅读过原著,只在键盘后面以讹传讹,揪着一些小事不放,真的是买椟还珠了。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