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6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郭论”我目前探索到的(2)

    1 我今天早上结合郭论所在的那个平台,对照着郭论第一季的内容一篇一篇地听。只听前面两分钟。最喜欢的就是作为引子的,郭德纲介绍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然后再切入到要讲的主题,就像相声刚开始暖场,闲扯一下,其实我们作为老师要让学生听进来也需要类似的功夫,这个道理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很多方面,以后再说。2 郭论第一季然后出了同名的书,这是 2018 年的事情。没想到郭论第一季其他的内容要到 2020 年才出。不知道为什么中间会有这样一个空档期。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本是第一季剩下的内容,跟历史人物有关。捡史,我总有 pick shit 的错觉,可能也是郭德纲故意的。3 虽然这本书是郭德纲著,但是我觉得既然是郭论这个节目的逐字稿,应该有编辑在帮他整理。只是在出书的时候隐去了编辑的功劳而已。郭德纲只是一个转述师?我这样说是否合适?4 很久以前的罗辑思维,视频版的那个时代,我看到很多内容也跟捡史里面介绍的历史人物重合,看来大家感兴趣的其实说老说去都是那几个人。在这里我也提一个问题,那郭德纲版本的讲述历史人物,和以前罗胖版本的讲述历史人物,有什么不一样?你更爱听哪个?5 以前我就知道那个平台有郭论这个节目,但是当时我是心有怀疑的,我觉得讲相声他可以,但是很多历史材料他未必了解吧,稿子也是别人帮他写的吧。所以当时我没有去听。但是这次得到有电子书,我就对照着文字和音频边看边听,觉得还是有人在这里说的好,只看稿子觉得干巴巴。6 郭论第一季出了 150 多期,现在想来也不容易。没想到现在已经到了第三季。我不知道他图什么,如果只是音频节目的话。我还在考察。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古代简史的郭德纲版本《捡史》

      综合评分 3.8 分。从宋朝宋仁宗时代的故事,到明清民国时期的名人轶事,趣事。让我映像最深的就是西南联大的事情了,西南联大是怎样建立的,师资力量太强大了,不知我要是生于民国,是否有能力考入联大。适合茶余饭后去阅读。历史知识性还可以 但太普罗大众。小众故事不太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致敬郭德纲

        我是个理科生,中学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历史课。曾经因为会考,幼稚的质疑历史课的无聊。长大后,爱上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然而对于枯燥无味的历史书籍依然没有兴趣。在得到读了郭老师的《过得刚好》,对郭老师有了更深的不一样的认识!我其实并不是相声粉丝,却成为了纲粉!偶然看到《捡史》,朴素的封面没有妨碍我打开它的好奇心。看了简介和目录,我读起了第一章。写的真是有意思,就像再看影视剧一样,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生动,很多人物关系描述的很清楚。当然,郭老师文字表达的方式,是最吸引我读下去的原因!同样是讲历史,如果教科书是郭德纲写的,我想我也能考上一本了!今晚一口气读了 100 页,真是耐人寻味!致敬郭老师!真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郭德纲的书,我要去听德云社的相声啦,我也要成为德云女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的历史人物

          之前看过郭论,觉得非常有趣,有一种听相声博乐子的感受。这本书虽然有调侃,但也不乏固本求真的论调,能把枯燥的史书写的好看,还能看明白,还让人觉得有趣,乐意看下去,不多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郭论2:捡史》

            郭老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相声语句讲述趣味历史,笑中学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本不如一本

              看完这本书,尤其是第一部分立刻想到了《历史的温度 》,讲的都是故事,再加上一点郭德纲惯常的那套小感悟,真的不配写成一本书。《历史的温度》最后的升华还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并且也很有用,而郭德纲讲的这些故事,知道的没什么用,不知道的也就是看个乐子,没有什么意义。然后郭德纲用他自认为幽默的笔法去写这些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捡史,一段包袱!

                几年前,正值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霸榜之际,小黑胖子在舞台上调侃搭档谦哥:有时间 “捡屎” 吗?“社恐” 症患者老郭,腾空写就的这本书,读起来没有什么考据的 “味道”,通俗易懂,🈶很多舞台口语夹杂其间,风格与郭宝昌先生的《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神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尊重传统有文化,相声本就一杂家。腹中盛满千古事,出口成章足自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幽默风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蛮好

                      看郭老师的书,就和听他的相声一样,只不过多了些正经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近喜欢看历史书

                        一个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娓娓道来,让人感慨人世的无常,看到苏轼的乐观开朗,又看到了人的韧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奸人当道痛恨!为好人不幸惋惜!但这就是历史!华下五千年,历史悠久,真的是读史可以鉴古今,明吾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有才得老郭~从《过得刚好》爱上了他的文字~“孩子考得不好,也不要难过,出人头地的方法很多。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多大的嘴吃多少的饭,人和人的活法不一样。” 鸡娃路上要淡定!鸡己的脚步不能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不敢相信这是老郭写的

                              肯定读了不少书,正儿八经的书,不是野史戏说,是综合各种信息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次佩服一下郭德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故事性很强

                                读的郭老师第二本书。继续会把郭论读完,增加知识的同时还很轻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3.5分 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读者可以不读

                                  想了解些茶余饭后谈资历史逸事的可以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