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侠”永不过时

    第一次读金庸老先生的文字,在字里行间的细节处发现了不少影视剧难以呈现的趣味与情怀。通过读《射雕英雄传》对金庸老先生多了一份亲近感与敬意。一字见功夫原文:被上遗有几茎秀发,是她先前挣扎时落下来的,完颜康捡了起来,放入了荷包。好特别的量词,"几茎秀发",秀发如植物,亭亭蔓蔓?原文:黄蓉正要从瀑布后钻出,却听得 "阁" 的一声叫喊,一股巨力已从瀑布外横冲直撞的推将进来。这个拟声词 "阁" 用得很妙,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西毒的蛤蟆功自然是 "阁" 的一声。形象生动,甚是有趣~金庸也是 "老顽童" 先分享一个金庸老先生的可爱之处。最初洪七公只教了郭靖降龙十八掌中的十五掌,文中提及这套武功时称为 "降龙十八缺三掌"。细节处彰显个性,足见他的妙笔与妙趣。老顽童周伯通与郭靖义结金兰时的毒誓是 "如若违此盟誓,教我武功全失,连小狗小猫也打不过。" 武痴的毒誓 —— 武功全废,从这一小细节可以看出老顽童对武功的痴迷和内心的赤诚。再后来老顽童教郭靖左右互搏时,郭靖的一番感慨也很妙。原文:一日他忽然想到:"倘若两只脚也能互搏,我和他二人岂不是能玩八个人打架?" 但知此言一出口,势必后患无穷,终于硬生生的忍住不说。读到此处,我忍不住感慨道,郭大侠太可爱了!"后患无穷",看来老顽童对武功的痴迷还是给郭靖带来了点儿小困扰。《射雕英雄传》中妙趣横生之处难以枚举,我想能塑造出黄蓉与老顽童的金庸老先生,内心也是童心未泯吧。"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即使是武侠世界,主要着墨于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这类风云人物,但金庸老先生笔下一笔带过的小人物群像描写也很精彩。原文:"叛逆"" 刺客 "倒也捉了不少,审到后来,才知不是地痞流氓,便是穿窬小偷,只得揑造口供,胡乱杀却一批,既报君恩,又保禄位。原文:过不多时,但听得村中鸡飞狗走,男叫女哭,自是众军士于询问一无所得之馀,顺手牵羊,拿些财物,若非如此,何以惩处如此消息不灵的村民?上述两段群像描写,尽显宋军的恃强凌弱、欺上瞒下,当然还有贪婪。在串联关键情节的过渡文段中,这些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更加真实的时代画卷。一笔带过中的针砭时弊、入骨三分,也展现了金庸老先生深厚的时评社论功底。" 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 "是香港文化人对金庸老先生文字生涯的生动概括。上世纪 60 年代金庸老先生长期用" 徐慧之 "的笔名在《明报》写时评专栏,名为" 明窗小札 "。金庸武侠世界中那些爱恨情仇、家国情怀为什么能如此牵动人心,让读者久久难以忘怀?我想也许是真实的力量吧!源自金庸老先生对时代、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对苦难的悲悯批判之外,还有深深的悲悯。郭靖黄蓉与裘千仞江上对决时,郭靖看到纤夫之苦。原文:又见纤夫中有几个是花白头发的老者,有几个却是十四五岁的少年,都面黄肌瘦,胸口肋骨根根凸出,蓦地里觉得世上人人皆苦,不由得喉头似乎有物哽住了。武林之外是社会,那个时代普罗大众的生活是艰难的。金庸老先生借郭靖之眼,描摹出苦难众生相,足见其对苦难、对弱者的悲悯情怀。引用一段六神磊磊的访谈作为收尾:金庸小说里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也有"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行侠仗义的本质是什么?六神磊磊觉得,是同情。" 武侠 "二字," 武 "和我们渐行渐远,但" 侠 " 永远不会过时。看到别人的苦难,能感同身受,这是金庸武侠的核心。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射雕:完颜康的贪嗔痴恨

      《射雕英雄传》,顾名思义,是草原大侠的成长史: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南下中原驰骋,结识红颜伴侣、卷入江湖恩怨,从懵懂无知成长为侠之大者。东南西北中,这是金庸武侠世界的首个全景图,特别宏大的上帝视角里,自然容易出现 "为国为民" 的高格。然而我所推崇的小说阅读视角,是全景代入、完全沉浸的视角 —— 在这个视角下,武侠世界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看够了草原大侠的质朴慈悲,我来带你用金国小王的视角游走一回贪嗔痴恨。 翻开他的简历,非常简单。杨康,原名完颜康,忠烈杨家将后人,金国王爷完颜洪烈养子。聪明机智、气质卓绝,生母养父万般宠溺,自幼在顺境中成长,处处争强好胜,不择手段,因迷恋王室富贵,得知身世后继续追随养父仇人,并欲继承王位。求成之路上,先后设计陷害多人,阴谋破灭、中毒暴毙。杨康着实是个不可原谅的角色,甚至没有所谓 "翻案" 的必要与可能;"多行不义必自毙",大抵是给他最吻合的判词;若再多几个标签,也该是贪图富贵、摇摆不定、心狠手辣、可悲可叹之流了吧。只愿多一分理解,何谓 "金庸笔下,再不会有第二个杨康"。 射雕英雄传共计四十回,粗略地划分,以十回为一界限,杨康的心魔历经贪、嗔、痴、恨,越堕越深。 在记忆的深处,他就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虽然不解母亲的郁郁寡欢,好在父慈子孝,文韬武略。他的性格,浸透了作为政治家父亲的鹰派作风,借旁人之眼看:"这少年武功了得,自不是吃着嫖赌的纨绔子弟"。当然,不可避免地还是带着一些 "阶级属性":像所有公子哥一样,也会纵鹰犬、逛闹市、交豪杰、破约束 —— 比武招亲的擂台,走马卖艺的杨铁心、如花似玉的穆念慈,那日锣鼓欢声,小王爷完颜康还以为,那是平凡的一天。在杨康的视角下,《射雕》第一个十回就是从 "比武招亲" 开始的。如果要给这场闹剧定个性,我觉得就是一个字儿,"玩"—— 他是来玩儿的,目的既不单纯,也没有十足的恶意。他愿意享受一下飘在云上受人欢呼关注的感觉,翩翩公子、娇娇佳人、飘忽云上,若即若离的感觉 —— 只是玩大发了,事态超乎了想象,步步下不了台,引出了当街大战、设计囚禁,沟通了生父、生母的十八年重逢,带来了信念的第一次挑战:"你道你是大金国女真人吗?你是汉人啊!你不叫完颜康,你本来姓杨,叫作杨康!" 十八年的身世之谜,我们读者在上帝视角也要花上好几个章节才能理顺,就这样一瞬间粗暴地交给了他。书中写 "惊疑万分"" 说不出的愤怒 ",其实是信仰是强烈撼动:前半夜还在为大金国、为他父亲出谋划策,后半夜就要直面郁郁寡欢的母亲被街头卖艺的流浪汉直接带走的恐惧。比起大家指责的" 认贼作父 ",此刻杨康心中,杨铁心才是那个破他家庭、毁她幸福、试图打碎他一切美好的" 贼 "。在这第一个十回里,富贵荣华于他生命开始之初就是固有的,有的只是不愿舍弃,分内之物何来贪图? 因此杨康的贪,我以为是对顺境的留恋。与其说是贪图,不如讲叫捍卫,只需要做一道选择题,就可以努力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个十回里。选择题演变成了尖锐的判断题。对顺境的贪恋也变成了对逆境的暴烈:太湖归云庄上,他隐约得知养父贪恋生母、设计陷害种种前尘往事,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应该是嗔:" 认贼作父 ",是一种双重崩塌,如果说原来它还可以只对杨铁心生气,因为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男人搅乱了他的局,那么现在他同样也对完颜洪烈生气 —— 对段天德这样的小人物痛下杀手,就是生嗔的外显,且持续在方方面面,包括对结拜义兄郭靖的冷言冷语、对心上人穆念慈的恶语相加。但其实在这一阶段,他已经做出了自己坚定的选择。有过生恩和养恩的挣扎,有过平民与贵族的挣扎,这是对生活方式的判定,也是对梦想和未来生活的重新抉择。养父许诺的" 富贵不可限量 "," 富贵 "倒是其次," 不可限量 "才是点燃干涸心灵的一把烈火。 在第三个阶段,对比郭靖的成长成熟、反复挣扎的杨康已然痴了。第一次下杀手,在禁宫之中抢夺武穆遗书,刺杀郭靖的那一刻,他心中是微微感到愧疚," 你多管闲事,休怪我不顾结义之情 ",—— 心中还是存有一丝善念。第二次痛下杀手,是对欧阳克,恨他欺侮未婚妻,对于目击者也顿生杀念 —— 这个时候,他心中的感觉是杀四方灭口,顺便拜师学艺,这个时候他的善意已经开始褪去,更多的是这种魔障。第三次大动干戈,在轩辕台撺掇丐帮南迁,对郭靖黄蓉皆欲铲除而后快,善念几乎消失殆尽 —— 一切都与功业有关,成功立业之路上已然神挡杀神:只有巨大的成就、纵横捭阖的野心,才能帮他压制住心中痛苦,所以说这里产生的" 痴 ",执念越深越重,越种越深。 贪嗔痴的进一步升华,就是恨。烟雨楼大动干戈、桃花岛痛下杀手,在征服的路上终于一刻也没有停止:天道好轮回,自己设下的毒自己蓦然承受 —— 在重读杨康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一丝悲悯:他冲着完颜洪烈大喊," 你不是我爹爹,你害死了我娘,现在又要来害我 ",我在想这才是杨康心底的声音;然而,爆发之后,他又是一次极度痛苦地向着完颜洪烈喊出了" 父王、父王 ",也却也是真实的完颜康。这两句撕心裂肺,大抵也是他一生痛恨的撕裂。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杨康,不,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完颜康的一生。摆给他的四道人生难题,有选择题、他选择了保持固有生活,有判断题、他判定为放下了不那么切肤的仇恨,有应用题、鹰派性格加之政治抱负催动他一路癫狂,更有一道送分题、他一不小心送了命。 小王子的贪嗔痴恨,说罢贪嗔痴恨,再回到" 小王子 "三个字:第一,贵族的生活,让它拥有了贵族的自豪感。这种极度顺意的生活方式使得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扬起心高气傲的鹏程,就很难忍受铩羽的低飞;第二,他对这种贵族标签是具有极其深刻的认同的。这更关乎于对梦想、对平台的珍惜与执着。尽管有时候这些梦想可能会很血腥,平台很难被平民接受。第三,基于这种生活环境,贵族标签,他对金国也是有着相当深厚的自豪感。一路走来,沉默也好,张扬也罢,他无一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自己,就如他自己说的:" 富贵,哼,我又有甚么富贵?大金国的都也给蒙古人攻下了,打一仗,败一仗,亡国之祸就是眼前的事。" 贪嗔痴很的四个阶段里,贪是因为无法失去、嗔是因为无法得到,而痴则是无从取舍之中。都说他贪图富贵,可很少有人意识到,在杨康的视角下,富贵本就是他的。都说他心狠手辣,都很少有人意识到,在政治环境中成长的一个鹰派人物,是很难用江湖血性去衡量的。都说他摇摆不定,怯于选择,其实他在短暂的摇摆后早就做出了选择,只是我们怯于接受而已。 重读《射雕英雄传》,试着理解偏执狂与失败者:主角总是可以奔跑着等待奇遇,配角的机缘却要靠自己争取。只道是郭靖的境界我们模仿不来,换了杨康的角色,你我不见得有谁能演绎得更加壮丽。

        3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侠之大者

        射雕往往被建议作为读金庸的第一部小说,我也是一年多前读过了纸质书,在此补上之前的感想,或许以后有缘会重入这片江湖:第一部金庸小说读完了,读的确实畅快淋漓。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便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即使同为恶或同为善,人物之间也大不一样。但很多人物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遵守江湖规矩,讲侠义。即使报仇机会在眼前,也要考虑行为是否符合侠义之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黄药师。之前听孔老师讲课说黄药师是怪师父。他岂止做师父时怪,整个人就是一个怪人。总的来说,是不羁与豪放到了极点,以及用情至深到极点以至于被世人所不理解。欧阳锋杀人甩锅给黄药师,他也不辩解,淡然地承认坏事都是自己干的,其实就是不屑于辩解,哪怕别人真误会他也不在意,这种心态最大的原因便是艺高人胆大,你就是误会我也不能拿我怎地。而有趣的是,当欧阳锋把一儒生脑袋搁黄药师跟前时,黄药师肃然起敬,说自己最敬重的便是忠孝臣子,让欧阳锋感到十分意外。世人都道黄药师看不起酸儒礼节,哪知道他是真儒者,只不过不在意虚名,而重一颗实心。我觉得贾宝玉和他很像,讨厌经济仕途的贾宝玉其实才是真儒。他烧书唯独不烧四书,而且说 “除了四书,其余大多杜撰” 是不是很有黄药师的口气?还有个一身正气的人物,洪七公。裘千仞说哪个人手里没有鲜血,便可以取我命。在场的包括郭靖,连一灯大师,柯镇恶也退下了,而洪七公出手了。他说自己一生杀了 231 个人,个个都是大奸大恶,问心无愧,让裘千仞折服了。可我想,洪七公的做法真的是值得人钦佩的吗?与之对比,蝙蝠侠一生就没杀过人,小丑也不杀,因为他认为,只要杀了人,哪怕那个是恶人,那自己也是杀人犯了,和小丑没有本质区别了。这两种英雄哪个更高贵?从书里可以看出金庸先生肯定了前者,不过我更倾向于后者,但我也理解洪七公,为了保护无辜的人而杀几个恶人不应被责备。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尽可能做到蝙蝠侠的理想,毕竟止戈方为武,一灯大师也在最后出手救下了裘千仞,这是一颗佛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篇小说中似乎只有《鲁滨逊飘流记》,才只写一个人,写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写到后来,终于也出现了一个仆人 “星期五”。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有些小说写动物、神仙、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作人来写。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射雕英雄传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015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七)小说 -《射雕英雄传(一)》(192)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小说的领域开始,选择的金庸武侠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十一本是《射雕英雄传(一)》,世纪新修版,金庸先生最新定本。金庸武侠宗师地位奠基之作,阐释了侠义精神的真谛一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书中讲述了,南宋年间,随丈夫杨铁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却害得丈夫和义兄郭啸天两家家破人亡。郭啸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帮帮主洪七公传授绝技 “降龙十八掌”,更赢得心上人蓉儿芳心。坚毅淳朴的傻小子终成一代大侠。包惜弱和杨铁心之子杨康认贼作父,成了金国的小王子,最终害人害己,惨死在牛家村。2、精彩内容:①武穆遗书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不住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听他三人骂得痛快,忽然嘿嘿两声冷笑。杨铁心道:“曲三,怎么了?你说我们骂秦桧骂得不对吗?” 那跛子曲三道:“骂得好,骂得对,有什么不对?不过我曾听得人说,想要杀岳爷爷议和的,罪魁祸首却不是秦桧。” 三人都感诧异,问道:“不是秦桧?那么是谁?” 曲三道:“秦桧做的是宰相,议和也好,不议和也好,他都做他的宰相。可是岳爷爷一心一意要灭了金国,迎接徽钦二帝回来。这两个皇帝一回来,高宗皇帝他又做什么呀?” 他说了这几句话,一跷一拐的又去坐在木凳上,抬头望天,又一动不动的出神。这曲三瞧他容貌还只四十上下年纪,可是弓腰曲背,鬓边见白,从背后瞧去,倒似是个老头子模样。隔了半晌,张十五道:“对,对!这位兄弟说得很是。真正害死岳爷爷的罪魁祸首,只怕不是秦桧,而是高宗皇帝。这个高宗皇帝,原本无耻得很,这种事情自然做得出来。”②郭靖出生李萍含辛茹苦的抚养婴儿,在大漠中熬了下来。她在水草旁用树枝搭了一所茅屋,畜养牲口,又将羊毛纺条织毡,与牧人交换粮食。蒙古人传统善待旅客、外人,见她可怜,常送些羊乳、乳酪、羊肉给她。忽忽数年,孩子已经六岁了。李萍依着丈夫的遗言,给他取名为郭靖。这孩子学话甚慢,有点儿呆头呆脑,直到四岁时才会说话,好在身子粗壮,筋骨强健,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勤勤恳恳,牲口渐繁,生计也过得好些了,又都学会了蒙古话,但母子对话,说的却仍是临安故乡言语。李萍瞧着儿子憨憨的模样,说着什么 “羊儿、马儿”,全带着自己柔软的临安乡下土音,时时不禁心酸:“你爹是山东好汉,你也该当说山东话才是。只可惜我跟随你爹的时日太短,没学会他的卷舌头说话,没法教你。” 郭靖待大众走远,清理战场的士卒也因天黑归去,这才从树丛中溜将出来,回到家里时已是半夜,母亲正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见儿子回来,喜从天降。郭靖说起刚才所见,虽结结巴巴的口齿不清,却也说了个大概。李萍见他眉飞色舞,说到双方交战时并无惧色,心想孩子虽小,人又蠢笨,终是将门之后,倒也大有父风,不禁又喜又悲。③江南七怪江南七怪辛苦六年,在茫茫大漠中奔波数千里,一旦寻到了郭靖,本来喜从天降,不料只欢喜得片刻,便见郭靖资质显然甚为鲁钝,决难学会上乘武功,不由得心灰意懒。这番难过,只有比始终寻不到郭靖更甚。韩宝驹提起软鞭,不住击打地下沙子出气,只打得尘沙飞扬,兀自不肯停手,只南山樵子南希仁始终一言不发。陈玄风大声狂叫,向后便倒。他一身横练功夫,罩门正是在肚脐之中,别说这柄短剑锋锐无匹,就是寻常刀剑碰中了他罩门,也立时毙命。当与高手对敌之时,他对罩门防卫周密,决不容对方拳脚兵刃接近小腹,这时抓住一个幼童,对他全无丝毫提防之心,何况先前曾抓住过他,知他全然不会武功,殊不知 “善泳溺水,平地覆车”,这个武功厉害之极的陈玄风,竟自丧生在一个全然不会武功的小儿之手。郭靖一短剑将人刺倒,早吓得六神无主,胡里胡涂的站在一旁,张嘴想哭,却又哭不出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那年江湖远,如今梦仍长

              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只觉得是打打杀杀的江湖热闹,好人有好报,坏人终归败北。现今重读,才明白金庸写的从来不只是刀光剑影,而是命运、人性、家国与少年心气。金庸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做梦的江湖。他让一个傻傻憨憨的郭靖,也可以凭着忠厚与执拗,赢得天下第一。他告诉我们,英雄不一定聪明,但要有义、有情、有担当。他让黄蓉古灵精怪,却又深情不悔。原来爱情里,不只有风花雪月,还有并肩与守护。而最打动我的,其实不是哪一场打斗,而是那一幕幕苍茫背景下的人 —— 黄河岸边的侠客,桃花岛上的身影,漠北风雪中并肩走过的两个人。那个江湖,没有手机,没有短视频,有的是一诺千金,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信念。我一直记得小时候读的那个版本的一个场景:郭靖与黄蓉肩并肩立在城头,身后是将破的襄阳,眼里是不肯退的倔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个 “理想中值得守护的世界”。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金庸写的是武,是侠,更是一个人如何在纷乱中坚持不变的内心。读金庸的人,大多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找到一个不愿妥协的自己。哪怕现实庸碌、理想早已磨损,我们心里还是藏着一点点 “郭靖” 的钝感和执着,藏着一点点 “黄蓉” 的聪慧与柔软。金庸走了,江湖却没散。他在书里写下的每一次出剑、每一个转身,都落在我心里,化成某种不灭的信念。它提醒我,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没有骨气;处世可以妥协,但不能丢了心里的 “桃花岛”。对我而言,金庸不是一个小说家,而是一位梦的缔造者。他替我造了一个江湖,而我至今还没走出来。或许这一生也不想走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读金庸小说

                最近在得到电子书平台首页看到金庸的小说,可以免费阅读,于是,选了一本《射雕英雄传》,陆续看了半个月,读完了它。这是我第一次看金庸的书,我平时对武侠和玄幻小说不感兴趣,但是以金庸武侠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不止我,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一些,而且像《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几部经典,在不断翻拍吸引着各个年龄段人的观看。金庸的书几乎代表了当代中国武侠世界的巅峰,因此,这样的武侠超级符号,到底有怎样的魅力,抱着猎奇的心态我翻开了《射雕英雄传》。小说分章回叙述,每一章有一个主题和事件,按照时间叙述方式,所以读起来很容易理解。但随着情节的开展,作者会先给出事件结果,然后慢慢说明原因,如此书的丰富性和逻辑性就顺理成章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语言风格,即古典又有现代白话文贯穿始末。古典体现在事件和景色的过渡转换,就像电影画面的转换处理,简洁,顺滑,看不出生硬的破绽。白话文则体现在人物对话和对事件的说明解释中,符合对话的自然开展,也更能周全的给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武侠小说的灵魂离不开侠客和武功,通过《射雕英雄传》我看到金庸对它们耗费了巨大的心血,或者对它们的想象和描述,才成就了金庸在武侠世界的地位。江湖人物如江南七怪,黑白双煞,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武功招式如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等等,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趣。在描写打架的场面里,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攻击和防守,一来一回容易,但在几十上百回合的较量中,每一次出招和防御都不重复,而且武打动作设计的就跟编程写代码一样,即精准又层层递进,直到输出结果。因此,金庸的小说特别适合拍成视频,导演估计都不需要武术设计,书里已经写的一清二楚。我读《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个感受是,作者特别善于制造事件和人物性格的落差。比如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约定十八年后让各自的徒弟在醉仙楼比武,徒弟的输赢代表各自的输赢。于是,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 18 年中,徒弟郭静和杨康的成长经历,等终于到约定的比武时间,读者准备看一场轰轰烈烈的比武较量时,作者却巧妙避开剑拔弩张,深仇大恨两方的正面冲突,在平淡之处决出胜负,结束了这场比武,但制造的效果犹如一两拨千金的感觉。于平静之处见惊雷,书中对梅超风的描写也是这样的。梅超风一出场是一个大魔头的形象,练的绝世武功九阴白骨爪,心狠手辣。但后面在一次与郭静的较量中,像一个小女生一样,缠着郭静诉苦,述说自己年轻时的遭遇,对爱情的憧憬,一副痴情可爱善良的的少女形象。我读到这段的时候忍不住笑出了声,梅超风冷酷无情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少女心,这样巨大的反差塑造让一个人变得复杂和饱满,不再单一和脸谱化,而是更接近真实的人性。江湖不止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通过一部武侠小说,体验一把江湖儿女的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十七

                  此次重读,读的很快,也很投入,也舍得花费时间来读。对于书中的打斗情节,都是匆匆掠过,因为知道并不真实,也不神往,更不羡慕,每个人的武功都是最漂亮的装饰,是能力的载体。这次是顺着主人公的心路来读,读他的成长经历,看他的努力,看他的成熟,看他的境界和胸怀在日臻精博,看他的思想在日益开阔。直面所有的问题,直视所有的遭遇,直到成长为大侠。人生来就处逆境,成长皆是逆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灵巧,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大概由于人物性格单纯而情节热闹,所以《射雕》比较得到欢迎,很早就拍粤语电影,在泰国上演潮州剧的连台本戏,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拍过多次电视片集和电影。他人冒名演衍的小说如《江南七侠》、《九指神丐》等等种类也颇不少。但我自己,却觉得我后期的某几部小说似乎写得比《射雕》有了些进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余地才好。”

                      “这一招叫作‘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迅捷,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醇厚无比,那便在于这个‘悔’字。天下什么事情,凡是到了极顶,接下去便是衰退,我这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易经讲究的是‘泰极否来,否极泰来’。‘亢龙有悔’的道理,乃是还没到顶,便预留退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断续续追完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小学总在妈妈单位门口的小书店里看书很多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都是在那个时候看的有时候老板临时有事还会让我帮忙看管一会书店现在还记得书店老板和老板娘的模样去年国庆回家看到书店门面大了很多感觉一家店铺在同一个位置能坚持 30 年真不简单爱情是很多作品的主旋律金庸老先生同样很会写爱情对射雕英雄传印象最深的也是里面的爱情故事华筝和郭靖郭靖和黄蓉穆念慈和杨康欧阳克对黄蓉(虽然是见色起意)黄药师和他的妻子梅超风和陈玄风瑛姑和周伯通江南七怪里的五师傅和七师傅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一,我允许你为我难过一阵子,但不允许你永远为我难过。二,我允许你再找一个妻子,但她必须是华筝,因为她真心爱你。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是很小气。他是王爷也好,是乞儿也好,我心中总是有了他。他是好人也罢,坏人也罢,我总是他的人了。一灯大师:她一直敬重我、怕我,柔顺的侍奉我,没半点违背我的心意,可是她从来没有真心爱过我。我本来不知道,可是那天看见她对周师兄的神色,我就懂了。一个女子真正全心全意爱一个人的时候,原来竟会这样的瞧他。朱聪道:“你对他说过一定要娶她,她也说要嫁你,是不是?” 郭靖道:“没说过。” 顿了一顿,又道:“用不着说。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的。” 黄药师道:“傻丫头,爹过不了几年就要死啦。” 黄蓉泫然道:“爹,他这样待我,难道我能活得长久吗?” 黄药师道:“那你还跟这无情无义的小子在一起?” 黄蓉道:“我跟他多耽一天,便多一天欢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族群

                          虽然对书中爱慕虚名,强行降智很不满,但本书确实有很多爽点。尤其是少年成名,跟华山论剑五绝各派系都有联系甚至交好。跟成吉思汗的关系不是本书主流,但是也知道民主法治民族大义!总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练武就要像洪七公这样为国为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愧为经典

                              生动诠释了何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书新读

                                射雕英雄传这本书是我年少时读过不下十遍的小说,其实情节和文字早已烂熟于心,不过这次读来在一些关键情节上还是落泪。比如李萍死之前对儿子说的话,再如梅超风临死之前和黄药师所说的话。也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这次再读确实体悟不一样了,很多之前没有读懂的,现在好像有些明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精彩!第一次读金庸先生的书,后悔幼时读书少,难怪现在金庸先生的书是初中生的必读书目。行文流畅、情节曲折、但内涵深远。一众武林高手的江湖恩怨情仇,郭靖与黄蓉的深情厚爱,都是为最后郭靖的反省做铺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世间万物阴阳相生,所以我们文化取中庸之道。金庸先生大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射雕英雄传

                                    其实是来找脱不花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5年后重读,亦趣无穷

                                      郭靖果然是个傻小子,黄蓉像个恋爱脑,但古怪精灵。15 年后再读《射雕》,感觉是读了一本新书,跟之前读的没有什么关系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周伯通的武痴:一个人饭可以不吃,性命可以不要,功夫却不可以不练。当年读的时候,我就对这一段记忆深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以南宋抗金、蒙古崛起为背景,塑造了郭靖这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经典形象。郭靖从憨厚少年成长为民族英雄,其正直、坚韧与家国情怀令人动容;黄蓉的聪慧机敏与两人势均力敌的爱情亦为故事增色。小说打破传统武侠套路,人物性格推动情节,江湖恩怨与历史风云交织,展现人性复杂与侠义精神。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既有热血豪情,又蕴含儒家仁爱与道家超脱,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符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时代的记忆

                                          听闻蔡澜先生仙逝,香港四大才子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以前金墉先生的作品只看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没有通读过原著,当重新再度时 ,又可以置身另外一个江湖。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