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经济制度的诞生与演变,其核心动力都源于现实需求;高明的统治智慧在于如何利用人性(如欲望、需求、恐惧)来设计规则,从而汇聚资源,实现国家目标。1. 制度之始,常源于朴素的管理需求;其流变之果,却足以重塑国家的经济根基。好制度一开始可能就是为了省事儿,没想到后来彻底改变了国家。井田制、初税亩等改革,最初目的很单纯,但结果却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根基。周朝的井田制和初税亩,一开始可能就是方便天子收点粮食当管理费,结果慢慢演变成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和税收模型。就好比一家小公司刚开始创业,老板看大家吃饭点外卖太乱,就找了个阿姨做饭,规定每人每月交 300 块饭费。本来只是为了让大家吃上口热乎的、省下点外卖的时间(最初的省事目的)。结果没想到,这个食堂越办越红火,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成了公司吸引人才的福利招牌,甚至最后公司干脆成立了个餐饮子公司去对外经营了。2. 经济的链条环环相扣,一方的专营与变法是强盛之基,另一方的买卖与需求却可能成为倾覆之始。国家靠垄断赚钱壮大自己,但疯狂的买卖和需求,也能把别的强国给掏空。盐铁专营、商鞅变法让秦国、汉朝强大,而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丝绸)却可能反过来拖垮了像罗马这样的帝国。汉朝的丝绸对罗马人来说,就是当时最顶级的奢侈品爆款,罗马的贵族们疯狂剁手海淘,就像有些人为了买最新款手机和包包不惜分期借贷一样。结果就是,罗马的金银哗哗地流向了汉朝,可能最终导致了其财政崩溃。总之,无论是分田、征税、专营还是变法,其本质都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解决眼前最迫切的问题,而设计出的管理方案。这些方案深深植根于人性,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意外地塑造了国家的命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