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霓虹灯下有血泪
2001 年曾上映过一部聚焦反腐的电视剧《忠诚》,胡玫导演,周梅森编剧,更有张国立、焦晃等一众演员加盟。第 13 集有一句台词,让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高楼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有血泪。” 看完《东京罪恶》,这本由美籍记者杰克・阿德尔斯坦写的书,我对这句话感受更加深刻。作为译文纪实出品的著作,它比 HBO 同名美剧在黄暴上确实差点意思,但却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引发我们不断反思。在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繁华大都市东京的夜幕笼罩下,滋生了无数罪恶,一刻都未曾停歇。美国人在日本当记者,本身就是一件新鲜事,而作为罪案调查的记者,作者数十年的职业生涯里,通过了解和报道发生在东京的刑事案件,对这座城市,特别是它的阴暗面,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从最初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到最终因这座城市尤其是新宿等地区的犯罪行为而导致从心底和骨子里的厌恶,作者经历了不少挑战,甚至面临真正的生死考验。不管是作为一个记者的职责,还是受到正义感的感召,亦或是作者的天性使然,最终在将家人送到美国,离开所效力的报社后,全身心投入到了针对后藤忠正的行动中。即便如此,在行动的过程中,他和家人以及相熟之人都受到了日本最大黑社会组织 “山口组” 重要分支 “后藤组” 的威胁。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所幸在作者的努力和各方势力的参与下,后藤伏法,手下也是树倒猢狲散。不可否认作者在其中所做的努力,也不得不说出现这个结果,除了支持他的警察、以身犯险的线人们,更少不了黑社会和美国势力等影响。在日本这个国家,黑社会不只像意大利的黑手党那般,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茁壮成长,渗入到日本社会里每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在它面前,大多数的警察、记者和压酷砸都是一样的社畜,是随用随抛的工具。在作者这样的记者和警察共同努力下,让不少犯罪分子得到惩罚,拯救了人口贩卖等活动中的受害者,确实值得赞扬。可就现实情况来讲,对于日本,尤其是东京地区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类似的事件依旧在发生,甚至未停歇。为什么会这样?可能还是利益的驱使,这么好的赚钱门路,有人庇护,以至于总是有人前赴后继。像后藤这样的终究是少数,除了媒体和社团内部的干预,大多数参与犯罪的恐怕只是将其视为必要的代价。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挣破头也要抢着上位,哪怕最终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在无人问津的土地消失在风中。恐怕这就是人性,让人不免灰心。基于此,作者恐怕和我一样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无力。在日本的国度,记者和警察都不是英雄,更像是搬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也是满身伤痕的凡人。唯一所求,不过是生存,是自己和所爱之人的生存。在现实的无情摧残下,也变成奢望,只得向前奋力一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日本的另一面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黑帮势力蔓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三口组日本最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成员被称为 “压酷砸”,贩毒、卖淫、人口贩卖、杀人、暴力犯罪,甚至延伸到政治、金融领域,他们有自己的公司、律师所、房产中介、贷款机构等,他们生财之道通过恐吓、放高利贷、提供性爱服务等,大肆敛财,给日本社会带来隐患。美国犹太人杰克作为日本警方记者开始融入日本社会,像我们展示一个不样的日本。很棒的一本书,作者的亲身经历,惊险有趣又发人深思,自杀指南一书居然在日本买的很火,有 3 本关于性的书同样常年不衰;女性遭受的不公同样让人同情;还有作者为之付出的努力值得敬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职业,执着,坚定,纯粹以前对记者这个职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见,总觉得他们很聒噪,很喜欢追热点,很喜欢带节奏,仿佛一切都是为了热度和关注度。但自从看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以及本书之后,逐渐对记者,或者换个说法,媒体工作者的认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首先他们都是一群职业的人,最起码的一点,文字功底或者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都是绝对的一流。没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没法开展深入的调查;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没法在结果的呈现上实现共情,引发效应。其次,他们都是坚定而执着的人,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其实往往困难重重,会看到很多社会的阴暗面,会受到很多负面价值观或者信息的冲击,会遭受很多的不公平或者说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能够不忘初心,甚至与恶势力对抗,不得不令人佩服。最后,他们都是有责任感的人,希望用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去推动和改变这个国家。这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情怀,穿过时光的铁幕,依旧激动人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