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自媒体是大部分人最后的体面
作为两者都达到的亲历者,我觉得通过自媒体赚 100w 比打工年薪百万容易太多太多了。年薪百万,你要对上、对下、对内、对外,还要牺牲健康、时间、自我;但是自媒体,你只需要熟悉人性,甚至只需要模仿模板即可。而且最重要的是,前者是内耗 + 输出,后者是积累 + 复利,也没有性别、学历、颜值、年龄等各种歧视,甚至还有红利。我看到豆瓣书评,很多人抨击书里的内容言之无物或者投机取巧。但现实生活不就是这样?时代舆论不就是如此?回想过去二十年的红利赛道,透支 30 年的劳动力 + 掏空六个钱包去买一个鸽子笼,有逻辑吗?利用信息差把老百姓辛苦攒下来的银子骗到完全懵逼的金融海洋里,有逻辑吗?电商只是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并没有推动产品的革新就掠夺了最大头的利润,有逻辑吗?这两年的自媒体也是如此。谁不想当风口的猪?但是风口的猪还愿意不封口,真诚分享的并不多。扪心自问,你要选择义愤填膺地讽刺时代不济,还是迎合上去分一杯羹?你要选择卸甲归田、马放南山还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是没得选的,,无论是无背景无资源无学历的年轻人,还是面临 35 岁分界线的牛马,又或者是 40 多岁卷也卷不动躺也躺不平的中年人,自媒体已经是最后的体面。等真正赚到钱了,再回来讽刺这个时代都来得及。想要改变规则,起码先拿到制定规则的话语权吧?因为这个时代的荒诞就在于:99% 的人拼命内卷却活成燃料,1% 的操盘手笑着收割红利。自媒体再丢人还能比被别人榨干悲哀吗?金枪大叔的《主角》就刺破集体无意识的精神脓疮,为困在系统里的当代人,递上一把剖开规则咽喉的尖刀。其实书里的很多内容都是他短视频账号里的文案合集,所以前后没啥逻辑联系,甚至还有矛盾的部分,不过独立拿出来改编一下拿来主义肯定没问题。所以没必要那么苛责,大部分人对文字往往咬文嚼字,但是对短视频一笑而过,所以即便书里的很多内容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是 “对” 的,但不得不承认,它们就是有用的。换一个运用场景,很多不理解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在短视频里,播放是线性的、感性的,而在书里是平面的、理性的。所以相比较真的有道理,看上去有道理更重要。相比较真的专业,看上去专业更重要。有爽感又有收获感的视频就是天花板。而且追本溯源,我们做短视频的目的是什么?是布道观念、启迪民智,还是想站着把钱赚了。这个决定了你对待里面内容的态度。对于已经开启自媒体之路的朋友,一定会有启发。对于跃跃欲试的朋友,如果能让部分人拥有了开启自媒体之路的勇气,就是一桩善事。罗翔老师和金枪大叔不都说了类似的意思,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大多数人都水到离谱,所以不用担心自己能力不行,再厉害的人都是边干边学。各行各业都是漏洞百出,大家都在虚张声势,只不过是非常默契的互不揭穿罢了。所以,做了那么久耗材和螺丝钉,你还不想当主角,拿大头吗?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主角的高光就5分钟金枪大叔这人,本身就是个活教材。师范生出身,当过小学老师,蹲过公路局,北漂时揣着几十块钱挤地下室,后来硬是混成了广告圈里 “低于 500 万不接单” 的狠角色。他书里写:“老天爷给每个人三个奖励 —— 融入规则、掌握规则、颠覆规则。” 这话听着像鸡汤,但配上他的经历就特带劲:从给客户贴钱拍广告的愣头青,到小米、BOSS 直聘的 “御用军师”,再到短视频时代靠一张嘴皮子收割流量,他真把规则玩透了。书里最戳人的就俩字:挨打。金枪大叔说:“主角的高光就 5 分钟,剩下 110 分钟全在挨揍。” 这话糙理不糙。他举的例子全是血泪史:早年接 10 万的单子,自掏腰包拍出 20 万的效果,就为了涨身价;给小米写《100 个梦想的赞助商》,14 天熬出个 “我们的时代” 五个字,直接撬动雷军 1 个亿预算。书里没避讳这些狼狈,反而把 “挨打” 当勋章 —— 想要人前显贵,先得学会背后受罪。最狠的还是他拆套路。书里 128 条法则,总结起来就三招:“不要脸” 地借势:逮着比你牛的人硬贴,人家懒得计较,你蹭到就是赚到。铂爵旅拍、BOSS 直聘的广告能被骂上热搜,在他眼里都是成功 —— 有情绪才有传播。“傻子式” 重复:别迷信创意,洗脑广告语翻来覆去念,短视频天天露脸刷存在感。“简单动作重复做,比搞花活管用一万倍”。“舔狗式” 利他:年轻时妥协不丢人,把客户当祖宗供着,帮人赚钱自己才能涨价。他说:“利他不是高尚,是生意人的保命符”。有人吐槽它像短视频合集 —— 段落短、空白多、车轱辘话来回说。确实,比起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它更像街头散打的野路子。可金枪大叔早说了:“系统知识去读大部头,我这本就是个榔头,专砸你矫情。” 看这书不能较真,得带着混不吝的劲儿。就像他自嘲的:“骂我割韭菜?没事,您花钱买了书,骂几句应该的!” 说到底,《主角》不是教我们怎么成功,而是教我们怎么在泥地里打滚还能笑出声。金枪大叔的生存哲学就一句话:“高兴地贫穷,乐观地挨打。” 这话听着心酸,但想想他从小镇教师到广告枭雄的逆袭,突然就信了 —— 有时候,厚脸皮还真是种超能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做自己的主角金枪大叔的《主角》不是一本鸡汤,而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当整个社会陷入 "表演即生存" 的荒诞剧场,作者撕开光鲜的人设外衣,露出当代人灵魂深处的集体症候:我们在朋友圈扮演理想自我,在职场戴着人格面具,连深夜的孤独都成了短视频里的表演素材。 书中那些惊心动魄的生存法则,实则是当代社会的黑色寓言。"真实是最贵的奢侈品" 这句暴论,戳破了中产阶层精心营造的幻觉。当打工人用年度总结自我感动,创业者用融资 PPT 编织梦想,网红用 vlog 贩卖 "真实生活",我们都在不自觉地成为自己人生的编剧兼演员。金枪大叔的辛辣在于,他不仅拆穿这场全民狂欢的荒诞本质,更戏谑地递来入戏指南 —— 既然无人能逃,不如做个清醒的戏精。 但书中真正的锋芒,藏在那些黑色幽默的缝隙里。当作者戏称 "人设崩塌才是真实的开始",实则在叩问:当整个时代都在表演,何处安放我们脆弱的真心?这或许就是《主角》最残酷的温柔:它先逼你直视深渊,再教会你在深渊边缘起舞的生存智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初做“人设”实用工具书,但爱看书的我并不喜欢4 小时 54 分读完本书,共做 17 条笔记,是初做 “人设” 的实用工具书,但我只能给 3 分。首先通篇读完并回翻,但仍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篇幅前后因果关联性低、思维一直跳跃着。会让人产生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前后根本没关联呀?” 等的疑问。其次作者通篇采用 “归纳法” 证明。反正就是不断举例子,比如名人名言、书中金句、现实小例子......,与其说 “书”、称为 “金句大全” 更贴切。最后通篇每章标题主观性都很强,但对主观点解释的又那么的 “鸡汤”,反正我这没有理论依据,就打鸡血、喂鸡汤,你不要考虑合理性,只管保持 “兴奋” 别思考,傻瓜式同意我。总结:期待作者后面更好的作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全书比较散,但也的确讲述了一些赚钱的门道,如执行力,妥协,圆滑。要火,要赚钱,就看你花多少时间,精力在钻研正确的事儿上,并且能够做到尽可能地无我,把自己变成一个工具化的存在。但现实里很多人是不愿意这么做的,这也的确是反人性的。人追求站着把钱挣了,但现实有时是蹲着,跪着,甚至躺着把钱挣了。这是累人的,所以真正赚到钱的人也不多。这里不是说赚钱多的人有什么了不起,这是个人的选择和需要。一个很有财富的人和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是两码事。公德和私德是两码事。人性是复杂的,互联网上动辄明星名人出事,其实很好理解。能力和德行不是一回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