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诗自远方来:《诗经》二十六讲
作为《诗经》的诗意何在 —— 文学的《诗》: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国文学光华灿烂的篇章。经学的《诗经》:儒家学说的诗性阐释。文化的《诗经》:《诗经》及其几千年的阐释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哲学的《诗》:《诗》从孔子之前,一直 “被” 读至今天,将一直 “被” 读至永远,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可以作为人类生存的本质现象去追问:何为诗?何为诗的艺术?何为爱情?何为婚姻?何为家庭?何为命运?何为战争?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思念的距离有多远?归家的泥途有多远?人类作为自然之子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格式引文:黄荣华著.【诗自远方来:《诗经》二十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nmuyOCtzLtg8Fiq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思无邪《诗》自产生之后,就 “被阅读”。周天子读民风民情。孔子读礼乐教化。汉武帝读安邦之 “经”,《诗》被读成《诗经》。朱熹读理学家的心经。一千三百多年的举子读应举的心经。……“五四” 之后,《诗经》被读成 —— 现实主义文学统治阶级的教科书阶级斗争学说的明证西方各种文学理论的证明…… 今天,我们追问《诗》的诗意何在,追问作为《诗经》的诗意何在 —— 文学的《诗》: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国文学光华灿烂的篇章。经学的《诗经》:儒家学说的诗性阐释。文化的《诗经》:《诗经》及其几千年的阐释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哲学的《诗》:《诗》从孔子之前,一直 “被” 读至今天,将一直 “被” 读至永远,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可以作为人类生存的本质现象去追问:何为诗?何为诗的艺术?何为爱情?何为婚姻?何为家庭?何为命运?何为战争?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思念的距离有多远?归家的泥途有多远?人类作为自然之子该如何与自然相处?…… 几千年之后的现代人,与《诗》或者《诗经》血脉相连、声息相应、语言相生、情感相激、思想相通的生命感觉、生命启悟、生命分享…… 诗意追问的方式:从语言出发,回归语言;从诗性的语言出发,回归到语言的诗性。这是读诗的第一要义,但这一点被遗忘得太久太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