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很偶然间发现这本书,看着是一个风格不错的绘本,于是作为睡前故事读给孩子听。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不仅为孩子而写,更是为我们这些远在他乡的游子而写。这本书类似作者的自传,真实而充满情感。故事不长,但字字扣人心弦,刚开始都是描绘小男孩童年时期在家乡,与母亲一起爬山,看风景,画画的日子。读着读着,开始感觉到有暗流涌动,特别是当艺术家把小男孩带到城市,系统性的学习画画的时候,故事即将迎来高潮。几年之后,小男孩习惯了在城市的生活,绘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在这时,一封来信打破了宁静。小男孩向家里飞奔,家里没有了熟悉的身影,只留下一封信和一箱子母亲留给他的纸飞机,铅笔,绘画本。我读这本故事,中间停了不下三次,声音哽咽,实在无法继续。在远方的游子啊,有空,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吧!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89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焦点这是我看过最小篇幅的书,59 页,一字一句的读也超不过半小时。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折好了飞机,用嘴对着它哈气,似乎这样飞得更远更平稳。充满仪式感的飞机把我们的爱意带向漫无目的的远方。 书中的纸飞机是幸运的,它连接着儿子与妈妈的情感,传达彼此间的思念。 儿子长大了,外出工作,就像纸飞机一样,渐渐的飘向了远方,看不到影了。 我们亦是如此,长大后,远离了父母,生活焦点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有了自己的另一半,有了自己的儿女,父母不知在哪一刻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焦点。 不管我们的脚步走到了哪里,不管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是母亲永远的焦点,这份浓烈的母爱将一生伴随着我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关于爱,我们到底能够涂抹点什么?纸飞机获得金龙奖的时候,我是格外欣喜的。那时候,我还在那个叫做漫友文化的机构,能够眼见得很多年轻人稚嫩的笔触背后的激情、梦想、坚持,甚至还有爱。年轻的时候,对于爱,相信应该不是他们表达的第一选择。因为他们内心的渴望,让他们拿起笔,并急切地通过稚嫩的笔触表达出他们内心最最急于表达的东西,多数是激情和梦想。有关爱,其实他们从来都是甘之若饴,甚至有些漠然,就像是空气,尽管她一直环抱着他们,但他们对此并没有太深体会,甚至会认为那是必然的,是他们说不上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应有的一部分,更说不上刻骨铭心。他们只是相遇,还来不及别离;他们只是得到,尚未开始付出;他们只是甘享温暖,还从未感受到寒冷;他们经历简单,还从未体会什么叫做怀念,只有诸多怀念……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