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东升西降的理由
「当美国把 CCP(Chinese Communist Party)视为中国共产党 [插图] 时,是否犯了一个基本的认知错误?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将灵魂根植于共产主义。然而,在许多客观的亚洲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共产党事实上扮演着 “中国文明党”(Chinese Civilization Party)的角色,其灵魂并不是根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外国意识形态,而是根植于中华文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语警告道,以财富为标准来挑选船长是危险的。西奥多・罗斯福也曾警告道:“在所有形式的暴政中,最不引人注意、最粗野的暴政便是纯粹的财富暴政,即金钱政治的暴政。” 然而,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言,尽管这些警告言犹在耳,但出于实用目的,美国仍然从一个民主国家转变成了一个由富豪统治的国家,美国政府也偏离了民有、民治、民享的初衷,变成了 “由极少数人拥有,被极少数人统治,为极少数人服务” 的政府。」很难想象以上的话语处于一个西方学者之口,马凯硕是新加坡印裔地缘政治学者,政治观点是支持拜登,特别推崇克林顿,内心当然崇尚自由主义价值观,精英主义,对特朗普的商人美国优先主义是不屑的,特别是特朗普这个粗鄙的商人,因为没有得到知识精英的认可会闹革命,也是恐惧的。本书是在疫情前完成,2017 年特朗普开启贸易战,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无用的,因为美国人需要廉价的商品,接下来的科技战(芯片战)和供应链转移,其实归根结底是金融战。马凯硕认为中国的战略失误是在中美冲突时,美国的商界并没有人出来为中国说话,这还真是不是中国不想,看老大旧金山和美国商会的晚宴,但关键是华尔街要吸血才行,自从蚂蚁被叫停,中概股和港股被狙击,就表明这才是一场生死战,只有看一下狂泻的日元,可同时因美元资产利润高涨的丰田和孙正义,就明白华尔街当然和中国不共戴天。・最直接表示矛盾不可调和就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无论是抓人妻女,到全球生产上的围堵和制裁,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要置你于死地,开始华为上下还认为有回旋的余地,最多是不销往北美市场,可后来已经是不顾脸面的撕咬了。・美国最大的优势是因为软实力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大量的移民在美实现了美国梦,英语和美元还占据主要地位,美国的霸权在弱化,但起码还有 10-20 年的衰退期,发达国家还是站在美国一边。・中国的优势在于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是美苏的帝国霸权模式,而中国人从来对统治他人不感兴趣,但在南方国家,通过电信和技术的输出,让新的被西方殖民者自己翻身,数据显示,如果一个地区 60% 的人使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这些落后的地区将商业觉醒,而这些地区就是中国扩展的市场和扩大的影响力,这些南方国家人民的觉醒,首先想到的就是摆脱旧帝国的殖民统治和枷锁,看最近非洲和南美是左翼在上台,他们的觉醒会不断消耗帝国的力量,俄乌和巴以(胡塞)两处战争就是帝国身上的伤口,不断流血。马凯硕,大卫 - 戈德曼,杰弗里 - 萨克斯和约翰 - 米尔斯海默等专家都是聪明人,不用怀疑他们对西方世界的忠诚爱戴,华盛顿也不缺聪明人,但作者痛心疾首的承认,美国已经被军工复合体和各种利益集体绑架,总体的傲慢毁掉了美国,美国越来越像冷战时的苏联,在本书中作者还天真的认为美俄应该能成为朋友,更没有想到 “一带一路” 的各种成功突围,中国越来越显现出文明的力量。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9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立场·立场·立场首先给得到五星好评,才预约一周就上架了(虽然会员也需要付费:)。这本书是作者于 2019 年写成,当时新冠疫情尚未爆发,次年在纽约出版,今年 9 月在国内出版。近两年的时间,这本书已经过国内外各界大牛的检验(同学们喜爱的刘擎老师也写了推荐语),非常值得一读。在书中,作者预料到了一些事,也没有预料到一些事,有一些深刻的洞察,也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内容。但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在于,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对造成中美两国误解的根源进行了深度分析,帮助我们认清身处局中难以察觉的事实、甚至我们自己的战略失误。也因此这本书读来会有不适的地方,但不适就对了,这就是认知深化的时刻。同时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是客观视角,但也是作者站在新加坡立场而言(比如从原书名直译就可以看出来:《中国赢了吗?中国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当然这不是什么可以批评的点,只是作为中国读者,需要厘清其中的可能与现实、愿望与实际,思考从自身立场出发,作为中国公民应持何种心态。P.S. 好奇本书内容的话,可以先翻翻我的笔记,今天刚做好倒数第二章的笔记 (希望我的随意发散不会产生误导:)。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读此书增强制度自信,但又不寒而栗在尼克松访华五十周年之日,读完剖析中美博弈的《中国的选择》—— 来自印度裔新加坡资深外交家的观察以及对中美两国的忠告, 既有理由感到乐观,又难免” 悲从中来 “。作者对中国的分析与中国既有的立场、主张基本一致。老马显然读懂了中国 —— 读懂了中国的历史观、和平观,读懂了中国政治制度,读懂了中国文明复兴理想与战略防御策略;老马对中国 “战略失误” 几乎是唯一的批评,那就是没有获得美国商界的持续支持,因为中国市场还应该更开放、更公平。而这也是中国乐于接受的、正在改进的,只是具体策略、执行与时间罢了。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乐观。作者对美国的分析可以说并不意外,但情况似乎比我们想像的还糟糕,或者说我们想像的悲观情形也被富有洞见的旁观者证实了:美国不能接受其世界霸权地位的衰退,将中国视为类似前苏联一样的对手;这是政界及民众的高度共识,反华成了执念;基于中美所处的发展阶段,这种形势难以改变。此外,美国反华还可能来自上个世纪植入美国社会的 “黄祸” 恐惧,令人细思恐极!可怕的不是政策,而是心态,以及心态背后的潜意识。一句话,中国没有大错,有小错也好改。而美国正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让人产生推荐欲的书籍。我虽然不了解美国,无法判断作者对于美国的描述和分析是否精当客观,但身为中国人,认为作者对于中国的分析已经不仅仅是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甚至可堪鞭辟入里。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会心一笑~例如,中国人可能需要从哲学层面思考,改革开放究竟是我们采取的阶段性工具,还是将彻底地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很多智力水平,勤奋程度都不错的年轻人热衷于考公,究竟是年轻人缺乏冲劲,还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本身具有吸纳精英的能力,毕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对于社会与历史的研究总会让人产生智力快感~和前一阵阅读的《置身事内》《邓小平时代》一并理解,越发懂了一点儿我们所处的土地与时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是新加坡学者型外交官马凯硕所著,由中信出版集团于 2021 年 9 月出版。 内容总结 - 聚焦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书中聚焦中美近年来逐渐升级的地缘政治竞争,通过对比两国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等,分析双方在博弈中的优势与劣势。- 提出十个核心问题:作者列举了中美竞争中 10 个关键问题,如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主导时是否会战略改变,中国在快速发展后应如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等。- 分析中美战略失误:马凯硕认为美国将冷战思维用于中美关系是不明智的,中国没有对外输出意识形态,在军事力量使用上也很克制。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持续对外开放等方面仍需努力。- 强调中美应寻找共识:作者认为中美竞争不可避免,但双方更应寻找共识,将竞争限制在良性范围内,为应对全球挑战开拓合作空间。 分析评价 - 视角独特客观:马凯硕作为新加坡的外交家与学者,以局外人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和中美博弈,摆脱了西方学者的傲慢与偏见,又谙熟东方传统文化,其研究态度冷静、理性、客观,有助于驱散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的迷雾。- 内容全面深入:该书将中美两国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对比贯穿全书,对国际政治、大国关系、未来世界格局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能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中美关系及其所处的国际和历史背景。-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书中对中美关系的分析和观点,如中美应清醒看待彼此、寻找合作空间等,对于中美两国制定政策以及人们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思考国家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