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洞察人性,成就更好的自己

    书中提出的 “顺着人性成事,逆着人性成长” 可谓点睛之笔。这一辩证观点帮助我们理解: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理解并顺应人性;在自我成长方面,则要克服本性中的懒惰与恐惧。作者李尚龙指出:“三十岁之前,你需要做的是努力;三十岁之后,你则必须明白该如何选择。” 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重心变化。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优质的选择恰恰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之上。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实践性。书中分享了 4 大通用沟通话术、10 大底层认知逻辑和 20 个重塑自我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可直接应用的行动指南。比如,在讨论 “免费的建议为什么不值钱” 时,作者指出:“当你给别人免费的意见的时候,他会觉得你的这个意见并没有价值。” 这样的洞察,对我们日常沟通极具指导意义。另一个令人警醒的观点是:“当你看不懂一个人和他的所作所为时,你就看一下他参与的事件当中利益所在的地方。” 这为我们理解他人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顺着人性成事,逆着人性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前面第 1 章还可以到后面就有点续貂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里面的书单大部分都是我看过的有种在看《墨菲定律》的既视感决定去三刷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些道理需要反复学

            我们要听很多道理,才可能产生一两条自己认为对的道理。我们要了解无数观点之后才能形成的原创看法。我们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是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应对世界的方法,就需要反复学那些已经知道的道理,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搭一座桥通往对岸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