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9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口气读完,爽,强烈推荐年轻人阅读

    恰好赶上五一假期,有大把时间,又恰好在得到看到这本书,之前没有读过作者的其他书籍,读过王小波的,知道作者和王小波的关系,之前看到其他地方的碎片信息,作者是研究性相关学问的,看来碎片信息害人不浅,还在冯唐的讲《黄金时代》里面提到过对作者的访谈,今天缘分到了,读到了这本书,通透、释然的感觉,冯唐他俩的价值观很接近,尽管已经参透人生没有意义,却依然不懈的追求美,创造美,很值得参考学习的人生观,本年度对个人影响最大书籍,也可能会是这辈子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籍,因为她的内容是底层的,根本的,其他一切的根本,想清楚,才能活明白😁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5 年读完的第 18 本书这本书写的都是很简单的东西。其实人生本来就很简单,只是人们给想复杂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陪伴所爱之人。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同自我和解,愉快的度过一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人生低谷时期的救赎

        工作遭遇瓶颈,人际关系陷入僵局,每天醒来都感觉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最近看到李银河的《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这本不厚的书,却成了我爬出低谷的阶梯。书中最先点醒我的,是关于时间的思考。李银河写道:"在生之前,在死之后,人一无所有;在生死之间,人能拥有的只有时间。" 我们总以为生命很长,却忘了它其实是由有限的分秒组成的。每天列出三件最重要的事,把时间用在真正值得的人和事上。那些无谓的社交、盲目的攀比,自然就被过滤掉了。比较是痛苦的根源,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书中 "不与人比,不与己比" 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我们不仅和身边的人比,还和一个想象中的 "完美自己" 较劲。李银河说,"应该的自己" 可能根本不存在。当我停止用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内心的焦虑减轻了大半。我开始练习每天记录三个小成就,哪怕只是 "按时吃饭" 这样简单的事。"接纳" 是书中最打动我的部分。李银河说接纳不是认命,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试着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接纳工作上的失误,接纳性格中的急躁,接纳生活里的不如意。神奇的是,当我真正接纳这些,它们反而不再困扰我。设计了一个 "接纳练习",每当遇到不顺,先深呼吸三次,告诉自己 "我允许这件事发生"。关于痴迷的讨论也给了我很大启发。李银河提倡 "清醒地陷入痴迷",既全心投入,又保持觉察。开始重拾写作这个旧爱好,不再苛求结果,而是享受创作过程本身。每周固定三晚,关掉手机,专注写两小时。这种有节制的痴迷,让我找回了久违的心流体验。教会我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当我不再把困难当作绊脚石,而是成长的阶梯时,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依然会遇到挫折,已经学会在其中寻找意义。李银河说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逃避痛苦,而在于如何带着痛苦依然前行。改变不会一夜发生,每一个小练习,都是向光明迈出的一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3、懵懂与清晰更向往哪个?

          看了很多天才的励志故事,发现天才们在很小的时候,目标就已经很明确了,读书、实践、积累财富、著书立说,天才们向往普通人的生活吗,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对天才们的世界充满好奇,如果有机会是能穿越,你是想回到过去还是去往未来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一读

            叔本华脍炙人口的钟摆理论讲的是一种绝望的矛盾:当人有欲望无法满足时,他痛苦;当人所有的欲望都满足时,他无聊。怎么解呢?看看老师总结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读的很轻松的书,有些不错的观点和巧思,在引导我对于爱与自由的思考,让我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追寻中理解自我,成为自我。李银河的文字平实却深邃,她说 “生命的出现既无目的,也无意义,纯属偶然。” 人生若浮游,渺小如尘埃,李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是否忠于自我、活得尽兴,是否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爱自己喜欢的,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这是李对自由的终极诠释,她提倡一种 “随心所欲” 的生活态度:不为外界所困,不为物欲所役,在内心与外界中寻找真正的自由。但自由从来不是放纵,而是对内心声音的绝对忠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看,轻松,抚平内心

                这本书基本是散文集,生活中的随笔。轻松,自在,写的人没负担,读的人也很轻松。内容有启发,真实,洞察人心,剖析自己,看到作者的真诚。观点很有启示性,适合反复阅读,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与自由

                  自由的爱,爱自由,只要内心享受自由的爱,那每一秒的时光都有自由,只要一心爱自由,那每一座围城都是自己得茶室,独处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看看标题就可以啦

                    很努力去读,但读来读去读不到什么营养。也许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读的书,而我年龄太大,书中内容已经从各处都看过听过了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短篇小文的集合快快的扫过一遍,读着比较轻松,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巧思和金句。就像老友在耳边唠叨,闲暇时光随便翻翻,很有意思。有人说她的观点离经叛道,我却在文中看到了绝对真实。人生不过就是如此么?一生如果能追求到爱与自由,那就已经是赢家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作者对于人生思索的分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的真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透才能滋润有趣的灵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像一个长者的人生常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书籍

                                加油加油加油又读完一本电子书。电子书 154. 书名《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作者:李银河出版社:全米文化出版时间:2025 年 4 月原来题为《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我的身体是否舒适,我的精神是否愉悦,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做个聪明人,严格把关,严格筛选,非美勿视,非美勿听,非美勿言,非美勿动,安能不时时处处感到生之欢欣?会不时陷入爱情的旋涡,还会涉足陌生的领域,为的是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更美好、更有趣,而不是一潭死水。希望我的生命是热度、浓度和密度较高的生命,味道浓烈,而不是清汤寡水。心理状态并不永远跟物质条件成正比,物质生活之痛苦并不一定必然导致精神生活之痛苦;物质生活之快乐也并不一定导致精神上的快乐。精神上快乐幸福的感觉会远远超过肉体的快感。因此,与身体的舒适相比,精神的愉悦是人生更值得追求的价值。奋斗到死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不奋斗到死,提前停下来,享受生活。前一种生活方式是利他主义的,因为他的奋斗结果无论是更多的钱、更多的权还是更多的名,基本上都是为他人的,是由他人来享用的;后一种生活方式是利己主义的,是活在当下的。我们不能说,前者必定是高尚的,后者必定是低下的,只能说前者可能是更辛劳的,后者可能是更轻松的;前者可能是更躁动的,后者可能是更宁静的。每天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时间,关注着生命,让它过得清醒、愉悦、沉静,充满生的意识,并静静聆听死亡逼近的脚步声。得意时,当尽情欢乐,使生活中充满激情与快乐;失意时,当须臾解脱,使生活重新充满超脱与愉悦。所有的焦虑和忧郁都是对生命的浪费,是最对不起自己的。人生苦短,应当以秒为分,以时当日,斤斤计较,好好珍惜。应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尽情享受可贵的有生之年,尽情地欢乐,尽情地爱,不要到离世之前才感到意犹未尽,虚度了光阴。生命最终的无意义。世上的人分为三个群体:一群人过着忙碌的生活,一群人过着空虚的生活,还有一群人过着充实的生活。无论你占有了多少东西,最终的结局还是离世而去,所有的占有物都无法带走,也无法享用了。人应当戒除贪欲,追求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不关注结果,只关注过程。把追求美的过程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修行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各种各样的世俗诱惑。人要想让自己的心境真正进入静修状态,须拒斥这些诱惑。人在幻觉之中,可以活得踏实,可以活得快乐,可以活得懵懂,但是只要像抹去包围着自己的一层薄雾那样抹去幻觉,人就会马上变得清醒得可怕,就像一个没对好的光圈突然聚焦,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一旦真实的状况纤毫毕现,恐慌立即来到心中。除了快乐和平静地度过自己的这一段时间之外,人还能怎样?人还想怎样?所有的世俗目标都是可以放弃的,因为所有的人,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失败人士,最终都是殊途同归,都会死去,都会消失。能够这样看待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窄门?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障碍?还有什么可抑郁的?能够安抚心中的恐慌的不是宗教信仰,而是用完全冷静清醒的态度来面对宇宙洪荒。用一种自由、快乐和清醒的态度来度过自己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人生就像沙粒,被狂风从沙滩吹进了大海。一般所谓 “谈恋爱”,并没有真正的激情发生,只不过是肉体的冲动和吸引而已,更不必说婚姻和家庭。激情并不一定会有结果,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并不会斤斤计较收益,只是享受耕耘的过程,并且乐在其中。天有不测风云,收获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只要享受过程,就可以心满意足了。所谓自足,是指它不需要对方的回应;所谓自在,是指它自身的圆满。我愿意遭遇激情,保持激情,终身沉湎于激情之中。自享自足,自得其乐。越有激情的人越容易成功,越容易有成就;越有激情的人生命越激越,越精彩纷呈,越苦乐交集,越生机勃勃。最终的平静和安宁境界就是涅槃。爱是又甜又苦的感觉,绝不平淡;爱是黏稠的感觉,绝不稀薄;爱是浓烈的感觉,绝不寡淡;爱是沉重的感觉,绝不轻松;爱是深厚的感觉,绝不轻浮。如果我们不看文学艺术作品,只看芸芸众生的现实生活,就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只有性没有爱的。人的欲望越强烈,成功的概率就越大,生命就越精彩。欲望低下,生命就平淡,无精打采,味同嚼蜡;欲望强烈,生命就激烈,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多数文学家、艺术家都是性欲超常的人。只要做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的是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就是自由,即使只是个厨师;如果做的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过的是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就是不自由,即使是个大官。生命的美好源于其自由。:该食食,该色色,只是摈弃过分的欲望,同时不断在精神上想着佛教的道理,也就是不断修禅。如此行走人生,到生命终结的时候就能成佛。想透了,伤害就容易平复;想不透,伤害就无法摆脱。想透了,修行就成功了;没想透,修行就失败了。修行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限度,生命的限度,那就是死。欲望的满足的终结就是死。对于宇宙和时间来说,生命是无意义的。修行就是将身边的事情看淡,将所有的人与事看淡。肉体的快乐包括吃饱的感觉、暖和的感觉、性快感、各类感官的愉悦;精神的快乐则包括欣赏美、享用美和创造美所带来的愉悦感。人生在世,快乐只是相对的,痛苦却是绝对的;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却是永恒的;快乐只是偶然的,痛苦却是必然的。佛说,众生皆苦。他却没有说,众生皆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反复看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见解深刻通达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读起来太有感触了,非常感谢她把自己的人生思考这么详细精准直白的表达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直面爱,参悟自由

                                      标题与下文无大关联总体感觉读这本书是在一口一口的喝鸡汤,适合疏解情绪。文字描写很容易影响读者的情绪,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在初中,沉浸式阅读哈利波特,看完阿不思邓布利多死亡的章节时抬头,顿感房间昏沉阴暗,也有当时正好是落日黄昏的缘故,但那种不可思议和难以言表的感伤情绪记忆犹新,一如读水浒传招安后梁山好汉的一一殒命,读红楼梦林黛玉的香消玉殒,读三国演义关羽败走麦城和诸葛亮的星落五丈原。这本书始终是平和宁静的描述,春风拂面般娓娓道来,于是心境上也会平静许多。很多观点和描述值得咀嚼,也许只有足够深的灵魂沉淀和足够细腻情感体会才能做出如此贴切的表达。我爱上了一个人,我的心就完全脱离了我的掌控,它自行其是,不由自主到令我烦恼的程度。这些经历当然是单恋,只是自己爱得死去活来,对方并不爱我,无法做出回应,而我却一往情深,欲罢不能。在陷入这种尴尬境地的时候,我常常理智清明,心里明镜似的,对自己的缺点一清二楚,甚至对对方的缺点也一清二楚,但是这只是在理性范围内,一出这个范围,进入非理性领域,内心的情感还是翻江倒海,我行我素,对现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爱情的伟大之处也在于它一般总是处于美好与痛苦之间、拒绝与同意之间。当一方产生激情时,对方同意就快乐,对方拒绝就痛苦。而真正的伟大之处在爱情发生时就已存在。它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若真若幻。当人陷入爱情时,心地纯净,精神亢奋,意趣高远,远离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庸。这就是爱情的伟大之处。人陷入爱情时却完全相反,他对另一个灵魂只是一味地喜爱、渴望,可是对方的心思却是飘忽不定、难以预知的。这种朦胧暧昧和未知就显得很有趣,像猜谜,又像捉迷藏,那个最终的谜底吸引着人,那个似有似无的身影吸引着人。那谜底如果是 Yes,人会欣喜若狂;那谜底如果是 No,人会痛不欲生。这些语言很容易将人带回十多岁的青葱岁月,至今也仍是嗟嘘感叹。最羡慕是作者的不忸怩,直面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敢想敢说敢做。但不知是否是错觉,还是个人的过于狭隘,偶尔作者在字里行间会透露出一些令人不适,不过就是这样,才觉得作者同样是普通人,真实不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生所寻 不过爱与自由》读后感

                                        看到书名的时候,马上想起的是郑钧在《私奔》里的歌词 “一直到现在才突然明白,我梦寐以求是真爱与自由” 这本书加入书架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打开过,前几天想看看书,翻看了好几本,都停留不过几分钟,甚至不足一分钟,终于发现了这一本李银河的《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断断续续三天看完了。通篇读完这本书,说的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度过一生。作者是一个无神论者,精致的享乐主义。广义来讲,多广呢,人类从科学角度能想象到的最大时空:宇宙,人生毫无意义,是无聊,是空无,是悲凉。《三体》中最后那一点点人类也就在太空中迷茫的漂泊。但是对于个体的几十年而言,生命还是有点意义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几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尽可能开心的度过此生。当然每个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有机会有选择的过完这几十年的生命旅程。可现实生活中快乐的人少,不开心的人多,作者以自己为例子,讲述了她的选择和态度,也说明了自己的理由。从科学,宗教,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人生的意义,爱,欲望,自由,生与死等等,值得一看。我自己读完以后,更加坚定了对爱的向往,对自由的向往,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有了更清晰的一些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雅很透彻,很文学的沉思,也有很多不一样的生活观,很精彩。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