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会记笔记是职业化的表现
在 7 年前,受一个朋友的影响,开始将自己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事情进行文档化,笔记化。
理工科的小伙伴,对于文档的重要性理解会非常深。很多工作,如果最终没有文档化,那么这个工作几乎可以认为是白做的。原因如下:
1. 在工作当中,我们要不断的尝试新的方案,很多内容只是中间的一个工程版本。所以如果没有文档记录,这些中间过程的探索,以及思考,就会慢慢消失。
2. 人的记忆力是不靠谱的,尤其是在现在这种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有很多东西,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后面自己根本就想不起来。
3. 工作中的高效性:在工作中,你经常会遇到别人向你请教问题的时候,如果你给每个人都讲一遍的话,不仅每次讲的内容一致性无法保障,而且效率会非常低。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文档,在他问问题时,直接让他看文档,这对双方的时间都是一种尊重。
好了,说完文档,回到今天的主题:笔记。
笔记可以理解为更广意义上的文档。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记录笔记的一些误区:
1. 我只有准备好了,才可以做笔记。
2. 笔记最好用电脑记。
3. 笔记记录越详细越好。
同时,作者还给出了一些记录笔记的技巧:
1. 康奈尔笔记法,东大笔记法。
2. 脑图笔记法。
3. 把笔记当做日程记录。
4. 选一些档次略高于自己预期的笔记本和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开始动手记笔记!它会让你的工作更加有序,也会让你的思维压力从记忆繁琐的事情中脱离出来。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笔记是信息的导航系统,用大脑当筛子,把混乱的信息过滤成清晰路径,最终指向行动。1. 笔记是学习与思考的桥梁:记录的本质是对信息的二次加工,通过筛选、整理、总结将知识内化,让模糊的思维在可视化中变得清晰可循。笔记不是抄书,是帮脑子理思路,边记边想,把乱糟糟的信息变成自己能用的干货。就像做饭前备菜:不是把冰箱里所有东西切碎,而是挑出今天要用的土豆、牛肉、调料,按步骤切好码齐。2. 精简与行动是高效笔记的核心:限制颜色、提炼重点、定期整理,避免无效记录;更关键的是,笔记必须指向解决方案,用事实 - 解释 - 结论的逻辑闭环推动行动。就像写旅行清单,衣服、证件、充电器用黑笔,唯独护照用红笔加粗,一眼找到最关键的东西。3. 好笔记是遗忘的艺术:工作笔记的意义不是囤积信息,而是通过系统化记录与主动遗忘,将大脑从冗余中解放,专注于创造与决策。该记的记清楚,没用的赶紧扔,脑子才能腾出空干正事。像清理手机内存,删掉模糊照片和过期截图(无效信息),只保留最近要用的工作文件和家人合照(核心内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