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商界“人物”杂志
“得到” 上杂志是大好事,另一方面也反映杂志的窘迫,时效性不如各类公共号,我认为需要改版了,杂志可以代替专业类图书,传统书籍过去因为开印数量等市场原因,起码也要 10 万字起步,很多书籍也就是作者的作品合集。杂志目前还是 8-10 万字的篇幅,月刊也是两头不讨好,如果改为电子版的周刊,如 “得到头条” 周刊,2-3 万字,也就是两期 “启发俱乐部”,或 4 本听书的解读量,可以兼顾时效性和专业性。目前上新的杂志还是过去的传统,我们 “得到” 会员是很幸福,很方便就能刷到海量的信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值得注意的是,你最好把消费和花钱两件事分开来看。中年人可能要花很多钱,但是大多都和投资有关,纯消费类占比可能真的不高。我曾把两年间的消费情况做了一个统计,除了投资类的开销,孩子的教育、全家的保险算是大头了。但这其实不算是一种消费,从经济的角度应该算是一种投资。中年人 “上有老,下有小” 那类人,全家的重担都扛在肩上。他们的开销重心,更多得也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了父母、小孩身上。比如,投资孩子的教育,将来等他长大,最起码能自食其力,不用啃老,怎么也算是一种防御性投资。是的,中年人很焦虑,没有安全感,所以会通过不断的投资来进行财务优化。如果从这个方向延伸,你大概能猜想到,这拨中年人到了老年应该会拥有很强的购买力。在 BCG 咨询眼中,这波高净值人群,正在慢慢老去,他们在绝对数量上,是中国年龄层最多的一批人,也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一批人。若干年后,老年人的市场将大到不可思议。所以,各位商家放心吧,中年人们欠你们的,他们老了以后就会还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树大招风,这话不假。总有无良商家想仰仗着大品牌的鼻息,快速通往成功。他们选择复制大品牌的商标,堂而皇之地兜售山寨商品,利用信息差欺骗消费者,快速积累财富。但李鬼终究不是李逵,正品与山寨之间,终有一战。文 / 本刊记者 周慧娴你买到的无印良品可能不是来自日本的無印良品。不仅如此,作为山寨的无印良品在国内肆无忌惮地大肆横行。尽管無印良品在 1999 年已经注册了 “无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 的商标,但却只注册了部分类别。于是在一年之后,北京棉田公司抢注了第 24 类织物和纺织品的 “无印良品” 商标。2002 年無印良品再注册其他类别的商标时,第 24 类商标的主要经营产品已经不能再注册。这也给了棉田公司控告正主的机会,称其侵犯了棉田公司用在纺织品的 “无印良品” 商标权。2017 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裁定了北京棉田公司胜诉。就这样日本無印良品在布、毛巾、床罩部分商品上不再使用 “無印良品” 商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