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5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静谧下的残酷

    1916 年 11 月,18 岁的雷马克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从学校直接报名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五次负伤,九死一生。战后雷马克经历了漫长的战争恢复期,或者说他压根儿就从未恢复过来,肉体的伤痛特别是精神上的损伤一直紧紧缠绕着他。1927 年下半年,在酝酿了很久之后,雷马克写下了《西线无战事》。1929 年《西线无战事》刚出版就引发了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就销售了 120 万册。在随后的岁月里,这部书被翻译成二十九种文字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其实,雷马克和许多伟大作家一样,在经典诞生之前并未想过什么 “畅销”。《西线无战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是雷马克战争痛苦回忆的结晶。与其说他在创作一部战争小说,倒不如说他在试图用文字疗伤。这个过程必然是充满艰辛和苦痛的,不仅在于对炼狱般战争场景的重现,更在于对青春理想幻灭的重温。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国士兵眼中的一战

      描写一战的文学作品中,《西线无战事》是少有的从德国士兵的视角描述战争的佳作。    年轻的德国士兵保罗和年轻的英法士兵一样,怀着英雄主义的理想和为国献身的勇气奔赴战场,但等待他们的不是荣誉和胜利,而是无尽的杀戮和不知何时停下的毁灭。随着战争的推进,他们为之战斗的意义被无情地消解,保罗渐渐发现他们和敌军士兵不过都是被战争机器不断绞杀的同样年轻而无辜的生命。    保罗绝望地看着战友一个又一个死去,直到轮到他自己。    西线无战事,但这里,每天都有越来越年轻的士兵死去。    本书记录被战争毁灭的生命,试图让人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但古往今来,决定战争的是一些人,参与战争的是另一些人。因此,战争将永不会停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天,整个前线出奇平静,所以当天的军队报告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 他是向前倒下的,就像躺在地上静静地睡着了一样。人们把他翻过来时,他的脸上呈现着从容和安详的表情,没有遭受过丝毫的痛苦和悲伤。毕竟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都知道战争是具体的、残酷的,世上仍然有那么多战争。为什么?从前战争是政治博弈的最终手段,但现在万物都可经济学,即便没有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矛盾,只要有利可图,有些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向全世界输出战争。反正他们自己永远不会上前线,甚至不会和战争有任何显性的关联。拥有生产力的大众不掌握生产资料,生产力本身也被定价,然后被输出到有利可图的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当然也会包括战场。所以我总觉得单纯的反战,要么别有用心,要么就是活在赛博伊甸园。秩序的建立就意味着要反抗人性,想要消弭战争,就意味着要给欲望戴上辔头,要极大地丰富且公正地分配资源。一面反战一面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趋之若鹜,难免就会给人一种又当又立的感觉。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不是一本关于控诉的书,却以极其写实细腻深刻朴素的表述直击人心。主人公的心情永远是复杂矛盾的,每时每刻都在期待与绝望中挣扎。正如他们讨论的那样,一场战争,不知道怎么就发生了,而他们作为活生生的国人,也不知道怎么就上了战场。没有人明白为了什么,他们是对的,我们也是对的,好像就没有错的,但却不得不那样做。战争的各种惨状在笔下却是那么的平铺直述,似乎没有感情的起伏,却极大的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波澜。在沼泽第一次杀了人之后,主人公的反应是那么的真实。战争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麻木,上了战场如果有想法,那是极其危险的事件,他就想一只原始的野兽,感受到威胁必然要迅速反抗。当他看到那个人已经奄奄一息动弹不得,他恢复了一个正常的人性,感觉到痛苦感觉到绝望,为何被置于这样一种绝境。他幻想着那个敌人的家人他的牵挂,还想着有机会去满足虚构出来的要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九岁的保罗・博伊默尔受到 “爱国主义” 的激励,跟同学们一起志愿参军,但战争与军队生活的残酷完全超出想象。在新兵训练营里,他们被迫抛弃从前对知识和自由的信仰,接受彻底的改造。短暂的训练后,新兵们被派往前线作战,所见所闻尽是残酷:战壕内都是老鼠、虱子;烈性传染病威胁着每个士兵的生命;战友们一个个阵亡,或受伤被送到野战医院;野战医院设备简陋,药品缺乏,伤患的死亡率极高。保罗休假回家,发现德国国内仍沉浸在对于战争的英雄主义幻想中,普通人无法想象士兵们在前线所受的灾难,他和从前的生活已完全脱节,他的感受无人能懂。保罗重回前线,此时战争愈发惨烈,未来一片迷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战争,让生命比鸿毛还轻…

                记不得仿佛好久看过,近期再看了一遍《西线无战事》感受愈加深入,简录补评。 1. 战场上,没有人,只有兽~战争把人变成了野兽~~ 2. 战争 = 灾难,战争就是灾难~没有任何理由,无需找任何借口~~ 3.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4. 在战场上,当初所谓的汹涌的爱国主义、勇武的英雄主义~在炮火的轰炸下,瞬间就碎了,一切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5. 生命的分量,在战争里比鸿毛还轻,如此之轻,轻得让人心惊…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        2023-12 人是一个奇怪的物种,他的欲望和追求没有上限可言,而他对苦难的承受力同样也是深不见底,很多时候,死亡并不是痛苦的极限,而是解脱的方法。如果说希望是对抗苦难最好的武器,那么麻木则是最坚固的盔甲。如果无法确定死亡和明天哪个会先来临的时候,那么对于当下来说无论抓住些什么或许都是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戰爭下沒有人是勝利者

                    只有主張發動戰爭的人興高采烈,底層的軍隊跟百姓,都只是秦皇漢武的殉墓人,現在的歐洲就是例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线无战事

                      战争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即使是身临其境,能够准确写出来的人也少之又少。《西线无战事》做到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让我读完泪流满面的书。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流泪,但我一个人在书房里哭了起来。后来我洗了一把脸,走在深圳的街道上,好像我不曾读过这本书一样,战争结束了,西线無战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西线无战事》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代表性作品,当二连最后一名士兵倒下,历史上留下的,却是军队报告上 “西线无战事” 几个风轻云淡的字。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士兵们面对战争的恐惧,在不打仗的日子里也在尽力地生活,然而战争会让人一点一点的麻痹。真心希望世界和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线全是战事

                            《西线无战事》一书,作为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真实面貌和它对人类精神与肉体的摧残。作者雷马克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让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带领我们深入战争的漩涡,体验那些恐惧、痛苦、绝望和幻灭。保罗和他的同学们,原本怀抱着狂热的 “爱国主义热忱”,渴望为国家而战,为 “保家卫国” 的荣誉而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残酷真相逐渐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看到了战友的牺牲,看到了人类的肉体在炮火中化为乌有,看到了生命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在这个过程中,保罗的 “爱国主义狂热” 被彻底打破。他开始质疑德国军国主义的宣传,质疑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他不再是为了所谓的 “荣誉” 而战,而是为了生存而战。在战场上,他们不得不将大地当作母亲,用尸体作为掩蔽物,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人类的尊严和理智。战争,这场被标榜为 “文明” 的野蛮行为,将人性中最原始、最野蛮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环境下,士兵们的神经已经接近崩溃,他们不得不将生命本能化、原始化,以野兽的冷漠来面对死亡和痛苦。值得一提的是,《西线无战事》的叙事视角。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保罗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恐惧、痛苦和绝望。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还使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书中对战争的描述也充满了艺术感。例如,将大地比作母亲,尸体成为掩蔽物,这些形象的比喻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战场的残酷,还让我们对战争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总的来说,《西线无战事》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真相,还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们不禁会思考: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它真的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完新版同名电影后再看的书

                              早就知道这本书和同名电影(老版),直到居家隔离中看了新版电影,才想起看书。两者不同之处还是挺多的,比如书就是从一个小兵的角度叙述,电影还涉及双方高层的决策和博弈;小说还有休假、守军粮库,电影一直在前线;尤其卡特之死,小说没有戏剧性,电影则是第二次偷鹅,死于法国少年枪下;电影里与法国几个姑娘的事,只是用一条带着姑娘体香的绣花丝巾隐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荒谬的战争,麻木的人性

                                加缪说:生命无意义。作者说:战争无意义。任何关于战争的思考都经不起推敲,我们为什么要战争?战争对每个人又有什么意义?战争是为了什么?人要追求幸福,过好自己平凡的人生是人性。但是战争带给人的摧残不仅仅在肉体,更是在于对人性的异化。战争是荒谬的,士兵在前线拼杀,为的不是国家大爱,而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只能放弃人性,麻木地屠杀。更可笑的是,曾经驱动他们上战场的爱国情怀,却消失在战争本身的残酷中。当他们回到家乡,却又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看到家乡的美景也会怀念,想起已故的战友也会伤感。就像在小说的结尾,也许死在战场上才是一个士兵最理性的归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的特别特别好,不知道怎么形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微信读书中这本书四百多页,得到上一百多页,是少了些吗?

                                      转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