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带你从人口角度看中国史。

    读懂人口就能读懂中国史!古代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吗?以富裕闻名的宋朝究竟有多少人口?为什么年轻一代不愿生孩子了?历朝历代,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我们从哪里来?东汉后期已有 6000 多万人口,南宋、金合计人口已超过 1.1 亿,清朝至 1850 年人口已达 4.3 亿...... 又将到哪里去?随着人口红利时代成为过去式,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我们又将面对怎样的未来呢?读懂人口,就能读懂中国历史!

      5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往高处走

      虽然我们不应该认为国家发展人口时必须均衡分布,但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就有必要打破地理障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坚持人往高处走的原则,以吸引为主要手段,不能仅靠政治口号或者强制分配。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在重视年轻人劳动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老龄人口同样也有人口红利,并不是到了年龄就一定会成为社会负担。我们应该鼓励、支持老年人和青年一起创业、灵活就业,将这些同延迟退休配合起来。第二,真的会出现 3000 多万 “剩男” 吗?这里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这 3000 多万差值是国家全部人口中的男女人口差异,其中一部分人是不影响未来的。比如老年人口的男女差别,并不会影响现在的婚姻与生育。所以首先可以确定,所谓婚育年龄的 “剩男” 是远远不到 3000 多万的。第三,为什么年轻一代不愿生孩子?这种生育意愿的下降,其实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达富裕后的必然结果。我在书中分析了十二个方面的生育意愿来源,发现到了富裕发达的现代社会基本已经被消解了,唯一还在起作用的就是文化与信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中国人口的历史,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需要,也是我们怎么面对今天中国人口问题的需要。大家看完本书后就会明白,实际上我们今天面临的诸多人口问题,很多都是历史上早已有之并延续到今天的。比如现在我们最关心的中国人口是否到了拐点这个问题,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又比如我们现在遇到的生育意愿下降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仅发生在中国,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也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么古代人的生育意愿又是什么样的,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想我们在了解了人口史以后,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使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变化,向着有利于我们国家利益、有利于我们个人利益的方向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有收获

            很有收获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