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调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书籍

    深时世界观犹如高维世界对低维的俯视,对原本的认知有强烈冲击,那些原本非知识范围的内容,在作者优美流畅语言文字与随时打开的心理安抚,给人框架内的错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0000年什么也不是

      很久不翻自然科学的书,突然翻开真是虽然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第一次接触深邃时间的概念,10 年、20 年、100 年都是人类时间,人类时间之于人类举足轻重,之于地球沧海一粟,10000 年前也可以称之为现在。读完这样一本书,的确意识到了人类渺小又脆弱,但也从另一个视角里感受到人因拥有意识而伟大,不论是这些选择探寻深时的地质学家,古生物研究者,化石贩子,还是死在火山喷发时刻的科学家,或者是那些乡土重迁选择不离开而死于碎屑流的人,这些行动放在大的深时背景里有何意义呢,放在深时里人跟恐龙,菊石,草木,猫狗,蟑螂,细菌没啥区别,躲不过死,跑不过意外,总归尘归尘土归土,也会进到岩层里,但人却能在自己的时间里,看见几千万年、几亿万年前,也尝试给 10 万年后留下些什么,人的生命力本身就具有意义,成为深时里的一瞬,拥有活在一瞬的机会,真是令人兴奋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深邃时间里,沙砾层沉积的 200 万年并不长。最早的脊椎动物生活在 5 亿年前。光合作用可能在 30 亿年前就开始了。面对这种百万年、亿万年,大脑都罢工了,不愿意认真去想 —— 也许这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在英国,人的平均期待寿命是 81 岁;美国短一点点,79 岁;日本略长一点,84 岁。超过五代 —— 自身加上前两代、后两代的生活 —— 我们就很难感同身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地质学家和其他人看世界的方式略有不同。他们同时生活在两种时间里:一种是人类时间,另一种则是更大更超然的尺度 —— 深邃时间。如果人类时间是以秒、分、时、年来计量,深邃时间的计量单位则是百万年、千万年、亿万年。仅仅是想想这个尺度,就让人眩晕。而生活在其中,是向深远处望去,是让思绪进入异样的空间。在深邃时间里,曾几何时不只是指上周、去年、过去 10 年,而是 100 万年前、5000 万年前。那些跨越了成百上千万年的连绵不断的曾经,正是你生存在此时此地的原因。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