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一本有点儿“胡说八道”的小书
【8 级,48k】这又是一本我听说过很多年的书,作者是著名的养猫人 —— 薛定谔。他以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去解释生物和生命的意义,我觉得想要打通物理学和生物学(本质和表象),可能只有薛定谔能做到了。一方面你不能指望一个生物学家解释物理学,因为他们普遍没有物理学家聪明,所以你只能指望一个物理学家解释生物学。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大物理学家都这么 “闲”,去研究这种有些梦游性质的学科关系。简单来说,这本书其实是薛定谔的一本随笔,他几乎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没有特别的主题也没有成型的结构。它的核心其实就是站在物理学家的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意义。这里 “生命的意义” 主要是回答这么一个问题:在一个生命有机体的范围中发生的众多空间和时间事件如何用物理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而它的答案也简单粗暴:直接解释不了,但是可以强行解释(哈哈哈哈哈)薛定谔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为什么生命,尤其是中高等级的生命需要这么多的原子和分子?他用统计物理学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用数量来抵消量子力学和热力学波动,从而体现出宏观的结构特性。第二个问题:生命的意义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他的答案是:染色体是这个世界上熵最低的东西,而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存在,染色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维持低熵),需要一层一层的外壳,也就是生命。这个生命的外壳每向宏观走一层(比如染色体 - 细胞核 - 细胞膜 - 器官组织 - 人体),它的熵的等级就会提高一级。当然这不是薛定谔的原话,但他基本上想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第三个问题:物理学家是如何看待遗传、突变?这部分没啥特别的,跟生物学家的理解差不多第四个问题:分子、能级、量子跃迁、温度对于生命来说有什么影响?他的答案是:这些影响非常细微,可能在宏观层面没有体现,但它们会直接影响染色体的稳定性,而生命的意义就是帮助染色体维持自己的稳定性。当然这一点跟问题二差不多。第五个问题:自由能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其实也是一个这些年已经被 “玩儿烂” 了的概念:自由能是负熵的根源,植物等自养生物通过将自由能转换成负熵,供给给整个生物世界(负熵世界)。而之所以负熵会存在,或者说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大背景下能存在负熵,是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严谨定律,它只是统计学规律。就像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宏观统计学,或者宇宙尺度上),但它下降的过程中总会有向上的浪花(生物,或者染色体)。第六个问题:生命的存在是否意味着与物理学的冲突?答案是并不冲突。这是因为物理学和生命中间间隔了复杂性系统和统计学定律,如果从物理学的理想模型出发,比如从绝对零度的纯机械运动出发,一项一项引入复杂系统和宏观系统,那么你最终就会获得一个生命,这与齿轮多了可以组成一个航母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人类暂时无法窥见 “航母是如何直接跟齿轮联系在一起的” 而已。总的来说,这本书多少有些 “胡说八道” 的感觉,比如薛定谔会在后面的章节不断修正前面章节的结论,就好像前面的章节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写到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又发现不太对。如果你只是读了这本书,会以为作者的精神状态不太健康的样子,不过大物理学家总是有些疯疯癫癫的,这也倒是不让人意外。毕竟正常人谁会 “虐待一只猫” 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生命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由物质组成的,还包括了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层面。他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奇迹,它超越了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是一种无法用科学方法完全解释的现象。在书中,作者还探讨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他认为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他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生命的演化是一种 “量子跳跃” 的过程,它不是线性的,而是突变式的,这种突变可以带来新的特征和优势,从而推动生命的进化。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宇宙的探索精神。他的思考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科学的发展,更是为了探寻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他的思考和探索,让我对于生命和宇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