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书名已说明一切
书里用了一半的笔墨来告诉你东大、麦肯锡、波士顿都在用方格笔记本,同时大力吹捧上述公司,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方格笔记本就是方格笔记本,只不过作者号称它更好用。我的读后感觉是只要受过基本教育,能够划清楚直线曲线,方格与横排笔记、空白笔记并无本质的差别。至于书中提到的三分法,说穿了也就是康奈尔笔记的变形,更动了一些排列形式而已,但基本上 “事实→分析→要点” 的核心没有任何变化。这段时间看了不少人写的笔记书,内容大同小异,大抵都是笔记不是抄写,是逻辑分析整理后的反射。但是书中永远不会告诉你逻辑怎么来,因为逻辑需要通过锻炼,需要经过经年累月对问题的分析然后形成一套自有框架,逻辑才能根植于身体,讨不得半点巧。所以,不是东大、麦肯锡、波士顿用了方格才聪明,而是人家本来就聪明,选择了方格笔记本这种形式,并且用大量时间不断练习积累从而更加聪明而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具有思考力和行动力的敏锐观察第 74 页:你知不知道麦肯锡、BCG 制作 PPT 的工作其实是外包给印度的?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们是不会坐在电脑前制作 PPT 的。第 100 页:头脑聪明的人一定使用的是 “自己的语言”。所以,也请你养成用适合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习惯吧!在表达逻辑关系时,在将发现故事化时,请像搭配西服和衬衣一样,一定要 “试穿” 一下,然后选出适合自己的逻辑连接词。第 143 页:按黄金三分法使用方格笔记本可以有效减少无用会议,防止事实被忽略。白色书写板也可按照三分法使用,在白板上方写出 “会议主题”,将左侧设定为 “事实区域”,右侧设定为 “意见区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纸质笔记的方法・形式:横向(利于思维)/a4-a2 (四张 a4)/ 蓝色笔(激发创造力)/ 三分法 ・方式:伞空雨 / 事实 - 解释 - 行动 / 一页纸一个主题 / ・目的:可视化 / 整理逻辑 / 训练逻辑(在事实上思考 - 区分事实与解读)/ 马上提案(笔记竞争力在于提案竞争力,是否能第一时间提出行动方案) ・几个例子:1. 书中例子 - 从左下角往右上角记笔记,笔记写完自然形成金字塔结构;2. 写完笔记即可形成 ppt 逻辑文案,只需 ai 或交给其他人制作成 ppt。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