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国内最好看的战争片
国内最好看的战争片,没有之一。(也可能是我疏漏寡闻)小说和电视剧一样精彩。我是看了短剧后才看书的,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还能回想起团长的话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看着热泪盈眶。遗憾的是电视剧没播出最后团长死的部分,算是对应前面对小书虫的出现。疑惑点:不辣为什么和小日本在一起,为什么选择要饭回湖南,虽说自由,看觉得很凄惨。感动点:最后大家都和解了,可恶的唐基,团座,也都得到谅解。觉得不足:故事结尾感觉是故意美化的,烦了北上迎共。这部分像是刻意迎合的。到团长死这点就可以结束,后面内容留读者去想象。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逃离逃离安逸。我们不怕死,就怕不安逸。逃离平庸。大多数人是勤劳的、勇敢的、聪明的,但不思考 —— 我们本来就是动物,进化成人是个小概率异数。逃离扭曲。世界(人)本来不应是这个样子,是捋顺它(反人性 + 思考 = 龙文章、乔布斯…)还是跟着扭曲(人(动物)性 + 思考 = 虞啸卿、富歇…),这是个选择。逃离荒诞。睡着也罢,被叫醒而无能为力。自己的努力还会给自己、自己亲近的人(同类)带来祸患,而让我们鄙视的人受益、继续加固这种荒诞。是故逃离当然,可以不逃 —— 捋顺它,去创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致战争中的人影视剧通常都在刻画人主导的战争,歌颂着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让读者体验着战争的悲壮与酣畅。相比之下,《团长》是一部特别的作品,是关于一帮战争中的小人物 —— 或者用书中的词,炮灰们 —— 的故事。被抛弃,是他们的一生中重复多次的遭遇,可在团长的带领下,他们一次次的在寻找希望,生的希望,胜利的希望,信仰的希望。书中的情绪是灰暗的,甚至不能让人痛快的哭一场,心口像是扎上了一把刺刀,痛且冰冷。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合卷之后一个个的浮现在脑海中。哀莫大于心死,相比于生命的凋亡,内心的苍老才是无可救药的。愿我们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热泪盈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果电视剧足够吸引我,我就一定会找来原著仔细品读。《我的团长我的团》也是如此。和《亮剑》一样,电视剧没有完整呈现书里的故事。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朋友那里借来的一本盗版书,错别字之余还有经常性的重复和颠三倒四。我少见的耐着性子读完了。因为字里行间的悲哀、无奈和坚持。在得到读到这本书,是第二次。我怀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敬意和心心相印读的。我觉得每个坚持在做事,而且坚持的很难的人都该读读。或者做龙文章的兵,或者成为龙文章。“中国鬼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这是我第一次看剧时就记住的话,也是这句话把我拉进了整个故事。“什么都不怕就要安逸;死都不怕就要安逸。” 安逸了,就听天由命、漫不经心;遇到困难时就尽力让自己摆脱困难,不是为了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很重要” 只是为了再继续安逸,继续可以听天由命、漫不经心。把这样一种藏在我们很多人心里的肮脏裹在一段尸山血海、颠倒黑白的故事里,也许没法让很多人有共鸣。但只要有,那就一定会为这故事击节赞叹。“七连” 的设定看来成了兰晓龙的 “草蛇灰线”。《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冬与狮》,也许今后 “七连” 还会继续开枝散叶,让一种值得传承的精神越来越多深入人心。当然,这个故事里的 “七连” 还不是那么光彩夺目。不再一个个回忆 “炮灰团” 的逝去者了。他们是平凡的血肉之躯改变民族命运的代表;他们也是我们最形象的刻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