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三个打算自杀的老人,一起去主持正义 —— 杀人。杀人的过程,我总觉得有点喜感,但更多的是心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冲着最后一幕,老警察万定邦父女的和解,令我感动了一下,勉强给三星,不然的话,就成两星了。书中的几处自相矛盾,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啃老、养老,都是现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选题,吸引我打开并读完本书。然而,对于叙事方式及剧情反转,我并不喜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个绝望的老人相约一了百了。

        融合社会元素全新突破之作,直击亲人间的隔阂、老年人的困境与养老机构乱象。他们一个因赌博陷入债务旋涡,一个晚年情路受阻,一个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三人得知养老院看护曹阿姨经常受到儿子虐待,她的儿子不但每天宅在家里,不肯找工作,还常常对母亲拳脚相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社会派推理小说,从养老、啃老等社会话题出发,用推理小说的故事属性回应这类话题。旧说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故事从一个啃老的案件引发,最后牵扯出一桩以老人为诈骗对象的社会性案件。故事不错,但可能涉及范围有些大,跳跃的也有些大,感觉并没有完成社会派推理的那种回应。但流畅度还不错的,一口气读完,没有什么不适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年人的困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后几页的真相很不错,反而衬托的前面太过平坦

              我对时晨老师的 “刻薄” 是早有伏笔的,因其在早期所著的多部作品中机械建筑诡计略带青涩,尚未成熟。而本篇则属于转型之作,看到了作者的风格多变。读这本书用了 1 小时,可从侧面上反映出来整本书太平了,除了最后几页有惊喜反转外, 其他地方平的一览无余。整体的结构头轻脚重,第二层假底有点站不住脚。值得称赞的是,时晨老师从使用机械建筑诡计(擅自成为古典推理)转变为社会派推理后,仍能设置这么一个巧妙合理,又不失温情的谜底。同时揭示了社会乱象,满足社会派的基本标准,是很好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