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死亡,是放下自我执着的机会。又或许,不存在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英国学者贾纳韦当属饱学之士,故能这般自信、凝练、准确地概述叔本华其人其著,宛如塑了一尊精神铜像。为西方哲学开非理性主义先河的叔本华,既擅长系统思辨,又通晓文学章法,竟将其名著《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四个板块(认识论、意志论、美学和伦理学),写得像音乐那般富有曲式变化。相应地,贾纳韦的文字及其汉译,亦能在精致缩微叔本华哲学建构的框架里,不失语感的弹性和可读性,颇为难得。这大概是对 “牛津通识读本” 之 “通识” 一词的文体承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叔本华》贾纳韦

        叔本华是很有思想的哲学家,反对理性主义并批判,生性孤僻。在孤独中进行了深度思考,完成了很多代表作。对在伦理学方面 "利己、恶毒、同情" 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孤立无缘的事物,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相关的联系,"只有源自内在才能看清事物的真实的本质,通过外部也无法洞察" 概括了 "意志生存论",人的行为是由于意志的支配,世间万物皆如此,理性及其表现形式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人的每一个行为必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并从动机上得到解释" 同时,叔本华认为,人生而就是痛苦的,只有减少不必要的苦难,才能避免痛苦,世界只有人的痛苦最深。人有两大敌人:痛苦和无聊。也从悲观、命运、死亡、教育、宗教、音乐、美学等展开了论述。受到的启发是,叔本华最反对的是不思考,如果读书不进行思考,那将会减弱人的思考能力,要善于读书、善于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炼

          叔本华对于康德的继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解释了其对黑格尔的对立态度。
          在了解印度和东方思想后的融汇贯通,摩耶之幕和个体与宇宙的同一影响到了叔本华的哲学立场,体现在对宗教和哲学的模糊性上。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对于叔本华的阅读是远超同时代人的,尼采的强力意志,包括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之前从叔本华的素养阅读当中大受影响。
          国人有王国维年轻时苦读康德、叔本华,我想其选择最后也不仅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决定,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影响不可忽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富二代,叔本华终身未婚,没有老婆孩子这些 “他者”,也没有柴米油盐的烦恼,他的思想颇有 “大隐隐于市” 的倾向。对于他的谆谆告诫,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社畜万万不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是要批判地加以吸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速通识读本,目的不是为了通识,只是为了寻找能够找到喜欢的读本去细读,其余的书皆可速读。这么多通识读本,涉及的领域、知识点、课程很多,有相对熟悉的,更多的是相对陌生和不了解的读本,熟悉的书读起来会好读一些;陌生的书,读起来会生涩点,但会有新的点去探索。总体而言就是熟悉 + 意外的读书模式,能够找到让自己有新的想法或者给自己带来新的想法的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