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念桃花园》·桃花一念雨笑,东坡五柳风骚·
南北朝隋唐五代,一直到北宋初,诗人无数,不记得有谁提过陶渊明,直到苏东坡之前,陶渊明的名字鲜有人知,可以说是苏东坡真正 “发现” 了陶渊明,东篱下那位隐士就这么隐了七百年。陶渊明是苏东坡心目中的高峰绝尘,他为每一首能找到的陶诗唱和,在庙堂江湖间,寻找桃花园,苏东坡为此也越发旷达,渐渐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典范。这本苏陶神会的书,也是一个旷达历程的追溯,老外写起来,别有一番趣味。敬上一曲《东坡五柳歌》,聊表心意…… 李杜风骚久,未闻吟五柳东坡和陶诗,渊明始风流老来旧梦多,东篱泛清波有酒思靖节,无酒读东坡摇杯偶得句,方知酒中趣孤灯微醺步,自语似旧遇闻道虽已晚,赋诗亦为迟幽人守空庐,半仙半为士无饷弄琴弦,有饷还酒钱街邻多贫贱,情话浮云闲古之天下士,杯中生与死我今酒肉足,何怨闲于世桃李三五枝,草屋七八间门生馈薪米,只鸡胜馐鲜明皇不如我,荔枝门前啖闲适酒钱费,闭门自酝酿常恋官宦身,有资赎朝云三十年寒暖,恵州谢黄昏杨枝别乐天,我失云雨仙不合时宜客,从此难逢春飞鸿踏雪意,千里兄弟忆离别雷州泪,止酒竟为痔此生天涯异,愿有重逢时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学士晚不幸,海南始方好桄榔庵几间,桃李艳海角不愁粗米少,美酒加生蚝和陶送故人,相怜失口笑我身非我身,全赖圣上恩庙堂亦江湖,归去弄笛声洗心沐月华,眩颜餐朝露生死常州命,此地似西蜀置田小几亩,筑室几间屋归隐阳羡里,乐享天命数吾生未曾恶,死后必不堕婵娟千古美,共老嵩山麓嵩山望庐山,酌吟信风间千里同照月,千年相慰安 5 月 30 日石木于杭州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23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诗歌唱和,灵魂对话陶渊明 —— 隐居田园的诗人,苏东坡 —— 屡遭贬谪的官员,比尔波特 —— 喜欢旅行的美国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三个人,因为一本诗集联系在一起,这是美好的故事也是人间奇迹。 带着陶渊明诗集和苏东坡的《和陶诗集》以及一壶美酒,70 多岁高龄的比尔。波特沿着当年苏轼贬谪的路线再一次开启了他的旅行。每到一处相关的古迹,这个大胡子美国人必然拿出他保存多年的线装书隔着时空给两位大诗人读诗,敬酒,表达敬意。 和以前的旅行不同,比尔波特此次旅行有朋友相伴,有官方或民间组织安排接待,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少了许多故事和意外,因而这本书比起《禅的行囊》和《空谷幽兰》略有逊色。 借这本书倒是可以重温一下陶诗和苏诗(没想到苏轼唱和了陶渊明的所有诗歌),并且从这些诗歌里捕捉到苏轼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的变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苏轼的《和陶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苏辙的《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 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 三位大神,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如诗如歌,可以摇头晃脑。但他是被 700 多年后他的粉丝苏东坡极力推崇做《和陶诗》100 多首而流传千古。可以说陶渊明的诗集是治愈苏轼一贬再贬而没有抑郁的红宝书。和苏轼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的苏辙,在苏轼去世后含泪写了《和子瞻归去来兮辞》。在魏晋和北宋年代人均寿命 30-40 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活了 51 岁;"竹杖芒鞋轻胜马" 的苏轼活了 66 岁;"世无斯人谁与游" 的苏辙活了 74 岁,应该都算长寿,其中一个因素一定是他们脑中心中眼中都有 "一片桃花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陶渊明和苏东坡的田园生活主张读此书缘起于听木心《文学回忆录》中,介绍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启蒙者 (此表述不完全与木心表述相同,凭个人的回忆和感觉),觉得陶渊明值得深入了解一下。樊登与比尔波特关于《空谷幽兰》的解读后,读完了波特先生的《空谷幽兰》,特别过瘾。初步通过了解苏东坡,了解了陶渊明,一大幸事。之前对东坡先生了解不多,读完此书,逐渐了解到了东坡先生为官之外对待生活的态度 —— 把生活过得像诗一般,苦中作乐,乐在其中,谪官看的很淡然,还是做个好人,做好事,造福一方,写诗作乐,怡然自得。人生的浮浮沉沉需要像东坡先生一样,无论沉浮,都有自己的 Plan B, 过好生活,写好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终都抵不过东坡的诗意千古。这是我们应该秉持和学习的生活态度。关于东坡先生的诗作,思想,人生态度还需要去深入挖掘,学习,希望这是个开始。有空也像波特先生一样,去眉州,惠州,儋州,常州,追寻东坡先生的足迹,追寻诗意人生。本书耗时读完于 2019 年 11 月 2 日 21:33 分,怀柔红螺寺边农家院,耗时 2 小时 34 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