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是个大药房,死亡是颗安眠药|读《急诊室手记》

    曾罹患抑郁症的急诊室医生,讲述自己整日与生死周旋的故事。有重量,但不仅仅是悲伤。01 试图自杀的人就像预约好的快递一样被送进急诊室。到底要走入何种境地才选择预约死亡?每每想到他,那种自责就从不远处的 2018 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来,让我无所适从。初中化学老师,在那一年跳楼自杀。他叫平凡,确实是个太平凡的人。他的平凡成为青春期里学生们的谈资:上课写粉笔字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到外裤里面被他提到胸前的红色运动裤头;永远睡不醒的脸上,散发着劣质的酒气;吵吵嚷嚷的教室里总是没有他的位置,不受控制的学生就像闲言碎语里他管不住的家庭...... 开学表彰大会上的优秀学生合影里,他站在一旁抠鼻的样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被拍了进去。后来那张照片和其他合影一样,用玻璃框起来裱在靠近校门的路上,被学生笑话了一学期。那时候,我觉得没有比那更好玩儿的事。每每走到那里,脚步格外轻盈。“好像是说他的儿子有点傻,儿媳跟人跑了,媳妇又老在家抱怨他没用。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就跳楼了。” 我已不能想象他被送进急诊室的场景。只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迈开那轻盈的步子。未曾想,过去往前走的每一步,是不是对他死亡的鼓励。生活的绝望,让他从万千药方里,找到死亡这颗安眠药。而我,也只能继续找其他的方子,试图疗愈自己。02 孩子亲眼看见了父亲的死亡,却没有手足无措地哭泣,反而一手抱着妹妹,一手轻轻拍着痛哭的妈妈,对她表示着安慰。“妈妈,没关系的,妈妈。” 读这一段时,真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叔叔的去世,把我第一次摆放到生与死的竞技场。离开的一瞬间,世界是没有语言的。我像书里这个女孩一样,抱着弟弟,轻轻拍着他的后背不说话。他抽搐几下,依然没有掉眼泪。直到出完殡的晚上,对着我哭了两个小时。离开时最体面的方式是沉睡,我们不该打扰啊。生命是个大药房,那些缺憾总需要药去填补。我和弟弟的成熟,是失去带来的一种补偿吧。03 “司机先生,麻烦到 ×× 大学医院的急诊室,谢谢。”“哎哟,看起来你好像很不舒服啊,我会开快一点送你去的。” 的确是这样,大家拦出租车去医院急诊室的话,一百个人中有一百个不是患者就是患者亲友,通常很难想到是要去那里上班。而且这个血色尽失、一坐进车内立刻倒卧在后座、呼吸急促喘着气的男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是名患者。回归到作者,有好几处描写都令我十分动容。作为一名急诊室医生,一边与病人的死亡赛跑,一边还要应对家属丧失理智的催促或哀求。那种压力,岂是常人可以承担?不管怎么努力,这世上还是有无法拯救的生命。“我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只是等待着诅咒与悲剧来临的人,想要剪断我那宣判无数次死亡的舌头,或者干脆把那舌头拔掉。我转头看着那凄凉的地方,漆黑又诡异的夜晚四处蔓延,世界仿佛失去了光亮,而黑夜却会永远持续下去。” 读到这一段,真是止不住泪水。正如他所说,一句 “辛苦了”,病人能给的,医生需要的,其实也正是这几个字。他们已经在为我们的生,拼尽全力。而我们,更有责任用不竭的爱,照亮每一个受苦的灵魂。
    生命是个大药房,要相信生活里苦都有解。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生与死的边缘——我读《急诊室手记》

      周末,我到医院急诊做核酸,准备打个条形码,发现急诊科特别多小朋友就诊。这边是一个小朋友烫伤,火急火燎让分诊护士叫医生。那边是一个小女孩不断呕吐,孩子不肯抽血,家长想要随便点,儿科医生想要说服家长做个检查才好诊断。还有小男孩一只眼睛昨晚被蒜泥弄到,在小诊所处理后两只眼睛都睁不开了,父母拉着护士让她快点叫眼科医生急诊。更紧张的是一个怀抱的婴儿在父母的紧抱之下,一个护士正要把枕头扎进他的脚板,他的哭声喊声响彻整个科室。我站在其中,有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而急诊的医护人员几乎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要把各种医疗救护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要治病救人,还要应对各式各样的病人及其家属。这个时候我就想起这本书《急诊室手记》,我们以前医院的同事大力推荐过。作者叫南宫仁,是韩国 "网红" 急诊医生。他的 "红" 就是他写了很多急诊科几年发生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集结成了这本书。在书里,我们可以借由作者的笔调见证了 36 个让人无可奈何的故事。等待死亡的老人、没有钱治病的普通人、把棉被当老公的女子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平凡人的故事,但是却把平凡人的生存现状展现的淋漓尽致。故事很薄,大概十分钟就可以读完,但是人生却很厚,你还需要很多的经历。这些故事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这本书也展示了一个急诊医生的思考和责任。我想起,我在医院的一个经历。那一次,市里一栋在建的大楼突然塌方,很多建筑工人被压在下面。消防马上行动,把工人救了出来。其中有一批工人送到我们医院抢救,急诊医护人员全部出动,二线人员都来支援。我在急救室里,看到一边是有人被抢救成功,一边是有人则被宣告死亡。我那个时候是做宣传工作,相机在我手上。所以急诊科主任,让我把抢救无效的工人拍起来,照片给外面的家属认认。因为当时时间太紧急了,根本来不及确认工人们的具体身份。而急诊室外,堆积着工人家属,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的家人如何了。一开始,我对于遗体是很害怕的,只敢远远的拍一张。急诊科主任看了,把我拉到遗体旁边,让我对着脸拍下来。我根本不忍直视。那个主任跟我说,好好拍,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便以家属辨认,这个对他们很重要。那个时候,我才认识到这个临时任务的责任。我想这也是急诊医护人员日常的责任感 —— 对病人负责,为家属负责。当我把遗照拿给工人家属看的时候,有些认出来的,痛哭不已;有些没找到的,则是暂时舒了一口气。我听到一个家属哭喊着:早上的时候,我们还一起吃早餐,怎么才几个小时,他就这样了,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这段经历,我对 "无常" 有了更深的理解。而我们读完这本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感叹和反思。如果急诊医护人员的家属读了这些故事会怎样呢?书里的结尾就说了作者的母亲看了这些文章的感受。他的母亲说,她是无尽的担心,感觉自己儿子每天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因为里面也有好多医患之间的矛盾,每次也是挺危险。这个结尾也让我深思。在疫情之下,我觉得大家都可以看看这本书,看看生,看看死,看看向死而生,看看在生与死摆渡的急诊医护人员。而最让我觉得敬佩的时候,作者南宫仁曾经想过自杀,最后他不仅活下来,还救了很多人。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医者辛苦,淋漓尽致的再现出来!作者以轻松诙谐的手法讲述了许多事实,笑过还是觉得沉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血液是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脆又硬的命

            “我曾经想过要去死。” 这是作者序文里的第一句话。一位已将救死扶伤化作职业本能的急诊科医生写的职业随笔,起手第一句话却是关于曾有过的自毁念头。我心中不由大叹:“好猛”,顿时撤销了对这本书很多自以为是的预判。我读过一些医生的执业随笔,也很喜欢读这类书。更何况有一部我超级喜欢的医疗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我刷了好几遍。所以在一家西西弗书店大门口摆放的近期推荐读物里,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决定要读:哇,当然要看看真实的韩国医生生活啦。哪里能想到真实到这个程度,简直吓一跳。 第一部分 “关于死亡那些平凡人的故事”,几乎全都是发生在急诊室的各种 “死亡”,太沉重了。虽然作者是以故事的方式讲述,要一口气读完根本就没可能。阅读过程好比深潜,必须隔一会儿奋勇游出水面换气,才有心力再次潜入。而且,心里也莫名觉得这类文章,速读实在有些不太像话。于是断断续续的,从 10 月份读到 11 月。进入第二部分 “关于生存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终于有了些亮色。作者对文章的编排估计也是考虑到读者的承受力了,这一部分有几篇对韩国医疗体制的吐槽看得我哈哈大笑,仿佛半夜被送入急诊室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第二部分有两篇文章让我印象格外深刻。一位高中生大晚上的将一个刮胡膏瓶子整个塞入了 “不能说出口的地方”。第二天撅在围了一道帘子的病床上等待手术的尴尬时刻,被问询赶来的母亲当众大声数落为什么在距离大学联考还差 17 天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孩子一直在小声央求母亲不要再说了,母亲却激动得停不下来。一位用声音轰炸急诊室的老年女性患者,强迫医生听她讲各种不沾边的 “事发经过”。期间,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的丈夫全程呆若木鸡。痛苦不堪的医生前脚刚感慨完这位耳聋的丈夫非常幸运,就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发现这位丈夫只是 “选择性听觉障碍”。读这两篇的当天,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读到武汉一位 16 岁的少年因为抑郁者跳楼后,他痛不欲生的父亲写下的追悔莫及的文章,最后悔莫过于对孩子曾经发出的求救信号一再无视,直到孩子彻底放弃自救,选择一脚凌空的解脱。这三个家庭的故事都让我想到家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读库六哥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过四个字,一直铭记在心:从容不迫。祝福我能知行合一。后记的最后一段话,作者承诺因为看到这里的某些文章而整晚失眠,担心到发抖的妈妈,会平平安安地好好生活。看到此处,眼泪禁不住要夺眶。 阅读中途,因为好奇搜索了作者南宫仁的公开信息。在接受韩国著名女笑星朴智宣的访谈时,作者说:“这本书是他在生死之间来回奔走的记录,当他再重新审视这些悲伤的故事时,仍会泪流满面。” 又看到他参加一档在街头公开演讲以募捐的活动,演讲中他提到自己为什么要写下书中文字:“为了不变得越来越钝化,为了提醒自己。” 好好活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是一个曾经把自杀计划变成文字,后来最终选择成为一名急诊医的韩国人写下的病例手记。或许正因如此,他在面对死亡时也有着不同常人的敏锐洞察和恻隐之心。同时透过作者的叙述,还能一窥韩国的死亡文化,以及韩国人面对死亡的心态。是一本温柔有伤痛的生命之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