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经济学简史22讲》

    经济思想从古到今都是十分丰富的,在过去几十年里,它有了更多的发展。如果经济科学能成功地与社会保持一致、与其他科学交流日益深入,并努力找到如何竭尽所能地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的经济行为模式,那么,科学和社会都会大受裨益。也许,在 21 世纪上半叶,即将发生下一次范式转移。在生态、政治、社会和技术挑战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如何设想和实施一种经济思想?这种挑战显而易见。凯恩斯也曾经通过他的经济思想,引起了经济学范式的重大转变,就像下面这句名言,据说是他说的 ——“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改变了。您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读性差

      内容偏高,有混乱感,理解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总乐于了解各种有趣的哲学,可与金钱、工作、经济息息相关的问题,只能吸引少数人。而这些少数人,往往要去处理与经济有关的问题,比如就业、市场竞争、报税、养老金、保险等令人头疼的事情。这就是许多知识分子精通哲学、艺术、音乐和历史,却很少深究经济问题的原因。因此,很多大学者对经济学的了解少得惊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天经济学上的 “坎蒂隆效应” 描述了一种现象:货币供应量增加不一定导致额外的货币在所有经济部门之间平均分配,它首先有益于银行和与国家相关的商人以及其他受益人,其余人要么晚得到,要么根本得不到。有些群体甚至一无所有,如没有收入还要为价格上涨买单的贫民阶层。总的来说,最终促使亚当・斯密的著作诞生的,不只是坎蒂隆的著作在思想方式上对这本书起了多方面的作用。牧师约西亚・塔克用经济著作使自己留名于世,并在经济方面教导了未来的乔治三世国王。塔克为王子设置的课程内容于 1753 年印制,题目为 “商业要素和税收理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全是历史,全是简短的概括

            我想明白两点:1. 为什么我学经济知识要去了解那么多历史,我哪里记得来这么多历史,历史文字叙述篇幅占据了 60% 确定这不是本主讲历史的书?通过讲 60% 的历史来讲经济学发展,然后涉及一些理论。2. 这么简洁的概括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没错,简洁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你不去看其他关于经济学的原理什么的、货币论什么的、供求什么的,你根本就无法从这些简洁的理论中理解到什么,这确定不是本经济学方向的娱乐拓展文学?总结:我可能误解这本书了,有的人能读出一整套经济学知识架构、有的人则了解了很多古人怎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人则看得云里雾里。一本很好的书单,不过需要二次整理一下,感谢原作者给我做的这个书单,我已经在整理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