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毛姆最负盛名的《月亮与六便士》,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作为文学作品,是不推荐的,文字没有毛姆的短篇漂亮,故事讲的也没有毛姆的短篇精彩。感觉上像是把毛姆的几个短篇生硬的凑到一起拼出一个长篇。但是,如果,你过得挺好,住的好、吃的好、工作也好、家庭也好,却觉得没什么意思,那么可以看看。思特里克兰德出场时候的状态、职业、家庭,社会地位,实际上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的人生:生活稳定优渥,一份挣钱的工作,一个贤惠的妻子,儿女双全,社会身份体面,来往的都是文人名士。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追求梦想,先是抛弃家庭事业身份地位,不要世俗的成功;在最潦倒快要病死的时候被朋友救助,又背叛友情掠夺了这个朋友的妻子,不要友谊;接着又抛弃了这个追随的女人,导致其惨死,不要爱情。思特里克兰德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去画画,可是,一幅画只要画出来以后,他就毁掉它,就不爱惜它。他说:这幅画对我没有意义了。为什么没有意义?因为已经画完了。那么,思特里克兰德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如果不是画画也不是艺术。其实,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的不是画画,而是画画过程中的状态和感受。理想并不是画出了一幅什么样的佳作,而是过上了我想过的那种生活,得到我想要的那种自我的状态,成为我想成为的自己。理想不一定是做成多伟大的事,成为多厉害的人。理想可以就是每天早上醒来都很期待即将开始的一天,过着想要的生活就是理想。毛姆不是在说我们要放弃六便士追求月亮,而是要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想要月亮,那么追求月亮的人生就是理想;如果想要六便士,那么追求六便士的人生也同样是理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初读甚至直到最后一章前,我都觉得这本书不怎么样,似乎就是单纯一个伪传记式的小说。但最后一章读后,我感觉似乎我明白作者这个标题的意义,何为月亮,何为六便士。世俗与理想在思特里克兰德夫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开始我只是在抱怨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一家好可怜,被抛弃;施特略夫这个舔狗样子好烦,为其不争气愤;抱怨勃朗什小姐为啥会爱上这种烂人,难道真的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思特里克兰德真 tmd 是个人渣。最后一章,我似乎明白了些许他为什么离开妻子,虽然有些不负责任,但离开的理由似乎也挺理解,不过理解归理解,还是觉得他应该更妥善处理家庭后再离开。文没题目好,不过立意很高。跟我想象中故事有点落差,本来以为会是个励志追寻梦想的故事,结果是有点佛系摆烂不过也终成正果的反 “世俗正道” 的故事,不过那句名句在哪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阿伯拉罕才是真英雄早就想读毛姆,但一直行动不了。后来看直播发现方希老师最爱的作家就是毛姆,于是补足了我欠缺的最后一点动力,终于打开了这本大名鼎鼎的书。应该选择虚幻的月亮还是实在的六便士,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想无论在哪个年代,像斯特里克兰德这样突然抛下家庭,无视妻子儿女的痛苦和困难,都是极度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哪怕他心中有他的 “月亮”,哪怕他真的实现了梦想。相比之下,书中的一个小故事里的主人公阿伯拉罕让我印象深刻。他为了追求自己的 “月亮”,放弃了人人艳羡的职位和高薪,同时没有伤害任何人,甚至还让他人间接地受益。这才是选择 “月亮” 的正确方式。阿伯拉罕才是真英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