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4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球人口大逆转及其影响,值得咱们深入了解一下!

    人口趋势和全球化对世界尤其是中国金融和实体经济长期趋势的影响,应该得到比当下更多的关注,本书试图纠正这种不平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包括中国,还没有为老龄化带来的无数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社会保障、财政问题、医学研究的重心以及债务积压,都会随着全球老龄化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人口和全球化因素是造成过去 30 年通缩压力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力量正在发生逆转,使得世界主要经济体在未来 30 年左右的时间里将再次面临通胀压力。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的拐点何时出现?” 当我们在 2019 年写作本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并不知道,也许 5 年内会发生。以上内容摘自中文版序言,昨天香帅老师在城邦和公众号都做了推荐,我也推荐大家阅读起来。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全球化在逆转

      本书成书于疫情前,预言全球将进入通胀,挺专业的经济学书加个噱头的书名。经济学家都不是好的预言家,但大量的数据还是很好用的。本书应该叫 “全球化在逆转”,一些观点:1. 过去 20 年全球化赢家是欧美资本家和中国制造业,输家是美国制造业工人。中国政府通过保护金融,对外将资本引入实业,对内因为对银行的控制,致使全民储蓄补贴实业(国营)。2. 过去 20 年全球低通胀经济发展,代价是政府大量负债,负债占比 GDP 日本 203%,美国 117%,中国 47%,日本用海外投资冲抵国内债务,补贴国内福利。3. 制造业的转移,让全球民粹化兴起,印度错过了制造业发展期,全球制造业已经过剩,不会再造一个 “中国”。4. 老年人不愿意搬家,致使中心城市房产需求还会增加(老人长寿,房产价格不会下降),未来重大挑战是老年痴呆相关的治疗和护理费用(人工智能不可替代)。总之本书预言世界讲进入通胀,这点已经被证实,另外预言欧美在人口和生产率方面会落后于东南亚,这个预言正在被证实。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口大逆转》

        人口趋势和全球化对世界尤其是中国金融和实体经济长期趋势的影响,应该得到比当下更多的关注,本书试图纠正这种不平衡。本书的标题 “人口大逆转”,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过去的 40 年里,中国惊人的崛起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因此,中国在本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 1 章专门描述了中国近期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我们在书中对中国的引用也远多于其他国家。中国规模庞大的技能劳动力群体加入全球化,使得全球有效劳动力的供给一度上升了 120%。随着人口趋势的逆转,中国的劳动力并不会脱离世界劳动力市场,而是会在未来的 30 年里与西欧甚至东欧一道迅速萎缩。格式引文:[英] 查尔斯・古德哈特,[英] 马诺杰・普拉丹著,廖岷,缪延亮译.【人口大逆转】中信出版集团.2021: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lTrr4vbYfMvpvji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口大逆转,你得防患于未然。

          数据需要依据理论转化为叙事才易于理解和具有说服力。学到了什么?作者从全球视野出发,看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指出人口结构变化和全球化的大逆转将导致更高的通胀。这一条让我有点焦虑。可以给我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应该如何实践?首先老去的是我们的父母,而终有一天我们也将要老去。也许那时候,社会和国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体系和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建议从现在开始,就要为父母和自己将来的生活保障、财富储备、医疗和养老等方面问题做一些提前的规划和准备。当父母老去的时候,可以安心养老;自己老去的时候,能更加从容优雅一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人口大逆转》。人口大逆转虽然是全球现象,但突出体现在中国。如果说人口红利和中国融入世界的全球化红利,最集中体现在世纪之交二十年的中国,那么即将(或许已经)到来的大逆转,中国仍将是焦点。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说过的一句名言:“只懂得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都不懂”(Those who only know one country know no country)。这是因为只有越过自己的国家,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同规律,什么是真正的特殊情况。如果没有比较分析的视野,既不利于深刻地认识中国,也不利于明智地认识世界。我们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包括中国,还没有为老龄化带来的无数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社会保障、财政问题、医学研究的重心以及债务积压,都会随着全球老龄化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新冠疫情之前,主流观点都认为我们依然处于金融危机后艰难而缓慢的经济复苏中,利率还会继续下降或保持较低水平,一切都会在未来 5 年、10 年甚至 20 年内保持不变。米尔顿・弗里德曼(1968)普及了自然失业率这个概念。但是自然失业率不是恒定的。也许最好的定义是:工人对其生产率提高可能带来的实际工资增长感到满意时的失业水平。由此可以得出,劳动力的议价能力越弱,自然失业率就越低。随着劳动力和劳工工会会员人数的下降,自然失业率也在下降。中国给全球增长和全球化带来最大贡献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经常账户顺差在 2007 年达到顶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变为逆差。名义 GDP 增长率在 2012 年达到峰值,约为 18%,2015 年急速下降至略高于 5%,之后略有回升。投资增长和房地产业也反映了这种下降,但自那以后一直呈现较为低迷的后危机状态。其硬通货外汇储备存量仍为 3 万亿美元,但随着经常账户进入逆差区域,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在减少,反映了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为工业区提供似乎永无止境的劳动力供给的国内人口迁徙,已经到达 “刘易斯拐点”,在拐点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无法再通过人口迁徙的方式产生净经济效益。因此,与左翼政党更广泛包容的立场相比,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关于移民、加强民族主义的立场同被甩在后面的社会成员的基本观点更加一致。目前尚不清楚未来这种政治观点是否以及如何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投票给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人是正确的。全球化是近几十年中导致他们生活更加困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更强的政党当权,可能会极大地阻碍全球化前进的车轮,甚至导致历史倒退。尽管这一趋势叠加前文描述的人口变化将使各国掉队的群体相对受益,但与此同时,它将对世界增长和平等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并导致国家和地区间的政治局势更加紧张。找出问题所在很容易,但要摆脱这种正困扰美国和欧洲政治体系的混乱局面则要困难得多。疫情的总体影响加速了我们在本书中概述的趋势。中国将变得更加关注国内,减少给全球带来的通缩压力,通胀本身将比我们预期的更早、更快地上升。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实际上,对我们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不是医疗卫生后果,而是为应对疫情采取的(必要和正确的)政策措施产生的重大冲击,即使这些冲击有可能只是短期的。疫情的总体影响加速了我们在本书中概述的趋势。中国将变得更加关注国内,减少给全球带来的通缩压力,通胀本身将比我们预期的更早、更快地上升。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实际上,对我们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不是医疗卫生后果,而是为应对疫情采取的(必要和正确的)政策措施产生的重大冲击,即使这些冲击有可能只是短期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口大逆转,我们确实要做好准备

              人口大逆转确切的我明白了作者的具体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口的老龄化和逆全球化。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对于中国的一些分析和情况,中国能够在近 40 年里发展的比较快,作者归结了人口的重要因素,就是有三步。第一步是农业改革,让民营企业加入到经济体中,建立经济特区,让外国资本参与投资。第二步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让部分的国有企业转成民营部分,加入 WTO 就是标志性的事件。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全球的运作中。第三步是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积极应对。让全球资本加大了对中国投投资力度。也明白了,这个人口逆转具体指的是什么?就指的是人口的萎缩,人口周期失衡,产业增长不持续,甚至开始出现下降。当然,作者也提出来了自己的一些思路。比如咱们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增加投资,改善自己的债务。收获:作者说到的情况属实,也确实有这些情况,论点分析的都有理有据,是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人口结构方面的整体变化思路,对应到个人也要做好通胀的准备,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多生优生,多储蓄,增加技能,增加财富的流向丰富性,控制消费,做好工作 80 年的准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消不掉的焦虑情绪和求而不得却极端需要的踏实

                “这是个浮躁的时代”,似乎这话说了有些年头了,这可能是一个长期浮躁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某个小时代的特征。也许,现代社会,就这个样儿。你想不去浮躁,实在太难。那得是极少数特别稳得住的人才能做到的。但好多事情要做成,要做好,需要踏实稳定的沉淀,漫长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也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浮躁,又需要踏实漫长的积累。又屁股上有刺儿,又得坐得住冷板凳。这太难了。包括眼下这本书,我是因为一篇论文拿起来的,读起来不能说没有收获,但到底为啥拿起来,又为啥写那篇论文,已经想不起来了,也说不清楚了。论文嘛,除了我自己,审稿的编辑,也就没有其他人看了。这世界一年只要多少这类东西啊!想想都脊背发凉!能怎么办呢?没想好。书是好书,那,你拿起来它,又是为了什么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去年,我在决定自己剩余房贷将使用固定利率还是 LPR 浮动利率这件事情上面纠结了很久。很多人都劝我采取浮动利率,理由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利率都是趋于下降的。思量再三,我最后还是采用了固定利率。目的是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虽然是小概率)的恶性通胀以及利率快速上涨风险。而如果恶性通胀以及利率上涨没有发生,低利率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也能多少对冲因为固定利率而多支付的利息。虽然做了上述决定,但当时的我还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胀与利息的上涨会发生,直到读了这本书。这是一本视角独特的书。作者从一个主流宏观经济分析的盲点,也就是 “人口” 这个结构性和长期变量出发,分析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由于劳动力供给、抚养比等因素变化,对长期通胀、利率水平产生的影响。当下的世界,正处在通缩 + 低利率的环境中。得益于人口红利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正在经历长达 30 年的通缩周期,而且通缩的趋势在 “劳动生产率提升”、“利率下降”、“资产价格飙升”、“贫富悬殊扩大”、“储蓄投资失衡” 这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自我强化。中国崛起、全球化和东欧重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连同人口因素,包括婴儿潮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和抚养比的改善、更多女性就业,使得劳动力供给前所未有地快速增长。1991 年到 2018 年的 27 年间,全球发达经济贸易体系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增加了一倍多,其结果就是劳动力议价能力被削弱。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相对于资本、利润、管理人员和技能劳动力的报酬而言,低技能和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实际工资下降,经济状况恶化。同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快于劳动者报酬增长的速度;富人的消费倾向远远低于穷人,富人的储蓄倾向则远远高于穷人。最后,富有阶层的储蓄率越来越高,以及投资及产生财富增值效应,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加剧。这种贫富极端悬殊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储蓄过剩,以及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并不断地压低市场利率。而利率的下降,则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加大贫富悬殊。作者认为,人口这一长期被忽视的慢变量正在发生逆转。加速到来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生育年龄的推迟,储蓄潜力的下降,老年护理需求的上升,都将推升名义利率和通胀。特别是老龄化,作者认为照顾老年人会大幅增加经济成本。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疾病不同,像老年痴呆症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会缩短寿命。相反它使患者丧失能力,因而需要大量资源去照护他们。随着预期寿命的持续增加,许多老年人将长时间患有这些疾病。被抚养者只消费不生产。老年护理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但不一定能像其他服务部门的就业那样大幅增加未来的国民产出。换言之,大部分病人护理都是消费品,而不是在未来能创造价值的资本品。全球抚养比的急剧上升则意味着,那些只消费不生产的被抚养者,其对物价的推动作用将超过导致通缩效应的工人。因此,通胀不可避免。虽然工业制成品可以在其他地方生产,然后 “运输” 到目的地,但在照护老人方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发达国家将越来越依赖本国资源,尤其是不断萎缩的本国劳动力资源,这导致在制造领域的劳动力供给下降。随着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将增强,而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和收入相对占比将再次上升。虽然这会改善国家内部的不平等,但随着单位成本的上升,将进一步引发通胀。随着抚养比上升,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可能会下降;同时,劳动力变得稀缺会恢复工人的议价能力,导致实际单位劳动成本上升。为了抵消这一影响,企业可能会增加它们的投资需求。因此,投资和储蓄之间的一增一减,导致借贷资金的供需变化,最终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未来,通胀趋势和利率上升会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08 年金融危机叠加这两年疫情,为了挽救经济,全球央行在不停放水,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顶到了天花板。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对未来缺乏信心,印出来的钞票并没有通过投资与过度消费推高通胀。但随着劳动者报酬的增长开始持续超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通胀不可能永远被压抑。为了控制通胀,央行将被迫提高利率,这会导致大量资产泡沫被刺破,同时大部分依赖过往低利率借新债滚旧债的国家(比如美国),将慢慢地向庞氏骗局迈进,最后导致国家信用的破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国财政部和央行最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把发债借来的钱更多用于生产性资产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控制信用扩张速度(杠杆率增加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否则,随着国家信用的破产,最后极有可能走向内乱或者外部战争。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完美预测了疫情后的通胀走势

                    慢变量和快变量的角逐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慢变量过了 turning point 之后。这导致很多 30 年,甚至于 50 年的趋势逆转(比如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对投资的影响是深刻且颠覆性的。需要持续分析各种变量的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本书的标题 “人口大逆转”,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过去的 40 年里,中国惊人的崛起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因此,中国在本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 1 章专门描述了中国近期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我们在书中对中国的引用也远多于其他国家。中国规模庞大的技能劳动力群体加入全球化,使得全球有效劳动力的供给一度上升了 120%。随着人口趋势的逆转,中国的劳动力并不会脱离世界劳动力市场,而是会在未来的 30 年里与西欧甚至东欧一道迅速萎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期且缓慢的重要宏观经济因素:人口因素这本书从全球视角审视人口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冲击。生育率的下降会带来:1。全球经济增长率下滑。2。通货膨胀将卷土重来。3。债务压力会越来越重。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出现分歧。人口大逆转,改变的不仅仅是全球宏观经济,也会改变一代人的命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人口严重老龄化的大趋势已成,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不敢说看懂了,但确实看完了。经济的底层永远是人,人口出了问题,经济必将出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分必读 人口(劳动力)对经济的影响 你不想了解一下吗?

                            很薄的一本书,一个周末就可以读完,观点深刻且论据清晰。比如关于全球劳动人口的论断:中国崛起、全球化和东欧重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连同人口因素,包括婴儿潮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和抚养比的改善、更多女性就业,使得劳动力供给受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正向冲击。1991 年到 2018 年的 27 年间,全球发达经济贸易体系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增加了一倍多。我们出生并生长于全球新增劳动人口暴涨的黄金时代,误以为这将是永恒的事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一定专业知识,读起来会很吃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人口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好书

                                本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说服力的论据,人口这一长期被忽视的慢变量正在发生逆转,加速到来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生育年龄的推迟,储蓄潜力的下降,老年护理需求的上升,都将推升名义利率和通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未来确定的事

                                  未来劳动力下降,抚养比上升,社会支出增加,这些是确定性的。对于未来的通胀我个人倾向于认同,但名义利率是否上升我不太理解作者的观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口大逆转

                                    独特视角,值得细细品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全球通胀通缩

                                      实话实说作为一本研究经济的学术著作这本书阅读还是有些门槛的,其中很多专业术语和图形对于没有经济学背景的读者来说不甚友好。但正如本书译者所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主流经济学派之外的视角,尝试将慢变量 —— 人口 —— 引入作为看待目前世界各国面对的通胀通缩问题的主变量。我认为了解这种小众的视角对于更加理性全面的看待现实问题是有很大意义的,何况由于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的乱入让本书作者所预测的未来逐步变为现实。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龄化的严重性可能被低估了

                                        此书得自香帅的推荐。通读后,意识到老龄化的严重性可能被低估了,全球可能在不可逆地进入通胀时代。关于通胀通缩,常识可能觉得受控于生产力,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等。作者在书中则强调并详尽分析了人口(劳动力)起到的作用。作者认为,过去 30 多年全球长时间处于通缩状态。核心原因不是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是劳动力的巨额增量。核心增量正来自于中国改革开放向全球提供了几亿劳动力。由此带来全球商品巨量供给和劳动议价能力的大幅削弱,从而导致全球通缩。但随着这一轮劳动力增长遭遇拐点和全球老龄化的到来,一切随之逆转,全球将进入通胀时代。至于为什么劳动力议价能力会大幅提升?为什么日本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没有进入通胀?书中有详尽分析。关于未来,作者从空间和时间维度给出了更宏观的视角,提醒了我们未来的某种可能。至于是否相信又或是要做何种应对,就各花入各眼了。总之,值得翻一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推理过程很多不认可但是结论还是有点认可

                                          劳动人口下降,将导致生产下降,老人储蓄用于消费,所以通胀。又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财政,债台高筑,又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压力,提高名义利率十分困难,甚至引发企业破产和失业过度的金融危机。选票政治下,提高工资,降低利率,保持高通胀将是唯一选择。不过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总是要挣扎,比如先喊话,加息直到财政或者就业先出问题。解药是科技和非洲南部印度承担起提供廉价产品的能力。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