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捅破了窗户纸

    过去常常:我琢磨一个又一个被老师和题目抛出来的问题…… 直到大学上手自主学习,我发现 “问题” 这好简单的两个字一个词,一个区区 “?” 符号。然而我 nen 是感觉 hold 不住到底什么是一个问题。如何对我要学习的东西提出问题。而不是用话术套路。《这本书》:捅破了窗户纸。“原来‘问题’的下面是一个关于状态的落差结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最后 ps,呜呜呜【得到】这本书不应该下架啊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套摆平问题的方法论

      这是本工具书,关于麦肯锡咨询方法学的书很多,国内出版社似乎更偏爱翻译自日本麦肯锡的这类书籍多,本书作者高杉尚孝写麦肯锡方法类的书在得到电子书库就达多达 9 本。为什么是日本呢?这个现象值得留意。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核心原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MECE 原则(不重复、不遗漏),围绕 MECE,作者将 "问题分析和解决" 这个问题做了分解,包括但不限于:* 将问题分成 3 种类型,每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将问题发生的流程做成分解,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 围绕企业发展过程涉及的宏观环境,策略、产业、组织、营销等区分,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模型。* 问题提出者的心境和职业发展,也提出了一套分析方法和解决技巧。工具书一般不会有太多案例,读者可以遵循它的套路灵活运用,具体到自己的场景问题,打开此书,它有助于你 MECE 的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问题具有两面性,麦肯锡顾问的强项在于分析事实,“分析” 是指针对对象的状态和现象,追根究底地进行归类。所归纳出的要素最好符合 MECE 原则 [1],也就是说,必须符合 “不重复、不遗漏” 的原则。发现问题和设定课题,SCQA 分析最好用情境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手法,以不确定性为前提,对解决问题中的替代方案进行评价。评价企业的投资,用净现值来分析,所谓 “净现值” 分析,就是先预测某项策略会替公司带来多少现金收入(自由现金流),再除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重新计算出现在的价值,最后再减去原始投资额,剩下的余额就是 NPV。不管是 NPV 或是 IRR,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前置作业的定性分析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进行数值分析之前,一定先要做好定性分析。其原因在于,如果每个案例都没有做好定性分析,就不知道内容为何,也拿不出数字来。换句话说,定量分析也是把定性分析置换成数字的作业。- [x] 解决策略的选择顺序◎剔除超出容许范围的解决策略◎思考环境脚本各状况的发生概率◎考虑风险和报酬,再选择行动 - [x] 分析要合乎逻辑,其实很简单◎分析与解决的基础:逻辑思考◎逻辑不凭感觉,而是有具体主张和论述◎以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逻辑分析要合乎逻辑,其实很简单◎分析与解决的基础:逻辑思考◎逻辑不凭感觉,而是有具体主张和论述◎以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逻辑以 MECE 的概念分析分析即拆解,本质为 MECE 发想最能明显表现分析本质的思考方法,而所谓 MECE,是 “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的缩写,意指兼具相互排他性(Mutually Exclusive)与集合网罗性(Collectively Exhaustive),也就是拆解后的各个组成成分 “不重复、不遗漏” 的状态。- [x] 如何分析策略、产业、组织、营销◎思考事业战略的 “3C”◎适用于业务分析的 “五力”◎思考组织策略的 “7S”◎拟定营销策略的 “4P”◎将促销策略用 MECE 分解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问题分析与解决

          分析 就是用斧子把树木劈开。就是将混沌的现实区分成有意义的集合后,阐明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脑力作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一定价值,但很难读。

            本书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做了一定的抽象和归纳,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又过于抽象,而且案例很少,读起来太费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不是工具书,而是线性问题分析的底程逻辑呀,纸质版我看了一遍,因为中文翻译的原因看不太明白,两年后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看到不愿意放手,无心做别的事。总结经验无数,解决了工作,生活中的 N 个问题。没认真看 3 遍,动手做笔记,结合书中内容反观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不要说读过这本书,更不要评论和评分。埋没了一本真正把问题讲透的底层逻辑的好书。且读且珍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不能因为熟记大量专门领域的资料,就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稳如泰山。各式各样难以计数的问题,像是如何应对顾客的申诉、如何迅速回收账款、如何预防代理商倒戈、如何鼓励部下、如何说服上司、如何重整海外事业、如何应对投资人、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如何跨入新市场,虽然严重性各有不同,但总是有待我们去解决。唯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术,当面对大量的信息时,专业知识才派得上用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