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冷战以及历史的终结

    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第三代人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一次,历史进入冷战时代。身处东德、西德、英国、美国、苏联等不同国家人物的不同命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间百态。其中着墨最多的是美国、苏联以及东德。     在美国,重点描写了黑人民权运动、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尼克松水门事件;苏联则是人民在铁幕下被监控压制的生活以及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的权力更替;东德的故事除了描写与苏联一样的铁幕生活,更多的是围绕柏林墙来展开。     这是一段令人压抑的时光,比起战争时期好了很多,但依然有太多的压迫和不公正,许多人为改变而奋斗,并为此牺牲了健康和生命。好在,终于迎来全球化的大发展时期,而我们正身处这个美好的时代。    前几天戈尔巴乔夫逝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对他有迥然不同的评价,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戈尔巴乔夫对于结束冷战有贡献,至少他用不作为的姿态放弃了对东欧国家的干涉。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冷战四十余年的人与事

      #乐读英文原版书 2021 年 - 第 13 本 Edge of Eternity 看完肯・福莱特(Ken Follett)"世纪三部曲" 第三部《永恒的边缘》原版,本书主要是描写冷战的,说句实话,第三部不如前两部写一战二战的精彩,人物性格不够突出,多数为了把他们编入历史现场而写,并且后半部情情爱爱,离婚出轨着墨太多,盖住了肯叔拿手的历史事件描写。不过本书有些段落还是很精彩的,特别前半段的古巴导弹危机,黑人民权运动,柏林墙两端东西德民众的分割,还有西方嬉皮士和摇滚乐的兴起,这些历史对我来说基本是模糊的,肯叔通过故事描写,大人物近距离刻划,民众的焦点和关切、还让你沉浸其中,对这冷战四十余年发生的事,影响世界的人,西方主流价值观了解了不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父、子、孙三代的时代史诗

        老肯的《巨人的陨落》三部曲分为三册发行,每一册有三本。第一册为《巨人的陨落》,第二册为《世界的凛冬》,第三册为《永恒的边缘》。三部曲的主要人物依次从父辈转到子辈再转到孙辈,作者的描写方式大体一致,整个九本书我认为重点突出的是 “小” 字和 “大” 字。首先 “小” 体现的是小人物。虽然书中出现了诸如丘吉尔、希特勒、罗斯福等这些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人物,但作者将小说的笔墨更多去刻画类似矿工、女仆、流浪者的小人物。其次 “小” 体现的是小场面。作者不将目光落在宏大的战争场面描写,而更多是借小说人物的视角来描写小规模战争和被俘的战争经历。而 “大” 字首先体现的是宏大的关系网络,里面的人物关系因时代背景和战争经历而尤为复杂。婚姻缔结关系、婚姻破裂关系、离婚再婚偷情等等都使小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结合而成的大时代背景,小人物的思想起伏和生存状态无一不在表现着时代的主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十八个小时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强烈推荐这一套书。准备读这本的时候看到有人留言说像流水账一样,没有前两本好看。我不同意,第三本跨度更广,第三代人从十几岁到他们的中年。而且第一部的几个年轻人孙辈总是人数更多的,能把这么多人物写活了,相当了不起。没想到一套写历史的书这么吸引人,上次有这个感觉的还是高中读的明朝那些事儿。而且我现在可以有信心的说二十世纪发生的大事儿我都知道个大概啦!如果初中读这本书,绝对不会觉得近现代史无聊的!看到结尾卡拉一家人在柏林墙开了之后团聚泪目,他们对上一辈好歹享受过帝国的荣光,到他们从出生到年老几乎没有安稳生活过,二战苏联东德,但他们一直像斗士一样挑战当权。是千千万万跟他们一样为了心中理想奋斗的德国人让柏林墙倒塌。这几本书让我对生老病死有了新的看法。年老依旧有性吸引力,依旧应该有性生活。在你看来保守干枯的爷爷奶奶曾经也和你一样鲜活旺盛年轻过。理解他们也能更好的面对每一刻都在变老的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世界尽头的噩梦与乌云背后的阳光

            鲁迅先生在杂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肯・福莱特在《巨人的陨落》中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局。巨人陨落之后,“我们才是未来”。沃尔特和茉黛在德国度过了清贫但尚算平和的 15 年,魏玛共和国在苟延残喘中走向死亡,1933 年纳粹上台,世界尽头的噩梦即将开启,万劫不复的深渊已经张开它的血盆大口。茉黛忧心忡忡地对丈夫和孩子们感叹:“如果德国变成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我们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样?”。


            悲剧开始了。厄运接踵而至,人类的劣根性和残暴之火,被法西斯引燃,文明瞬间化为灰烬,厚厚的阴翳遮天蔽日,人类历史上耗时最长、耗费自然资源最多、烈度最强、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像潘多拉盒子里放出的恶魔肆虐全球。我们已经在历史课本上一次又一次读到了这场灾难般的世界大战,我们也已经熟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拼命的背诵过那些艰难又辉煌、气吞山河又荡气回肠的伟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我们知道了法西斯犯下的那些罄竹难书的滔天大罪;我们看到了战争带来了人类科技跨越式的发展;我们或许有亲人为了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在那次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历史书上没有更多的细节让我们去感同身受这场战争中的细节,教条的文字是冰冷的,并不能再现那些鲜活的生命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的沉浮与奋斗。肯・福莱特却有这样的功力,世界就像舞台,他笔下的人物盛装登场,每一个都踩在精心安排的步点上,每一个人汇聚起来呈现出的就是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些鲜活的生命向着死亡热烈生长。
            《世界的凛冬》是跨越 100 年的叙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如果说《巨人的陨落》是完美到横空出世就高潮迭起的开场,那么《世界的凛冬》就是一部时刻拉高你的肾上腺素的跌宕起伏的惊艳续集。故事接续《巨人的陨落》,主角由上一部五大家族中的父辈转变为一战后出生的新一辈年轻人。即使是没有看过第一部,作为一部全新的小说来看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故事沿着这样的主线推进。国会大厦纵火案,西班牙内战及国际纵队,苏联肃反运动,偷袭珍珠港,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转折,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决战柏林,曼哈顿工程,丘吉尔落选,联合国的建立,RDS-1 苏联原子弹实验成功,马歇尔计划,东西德分裂历史的重大时刻,我们的主角们都不曾缺席。
            世界尽头的噩梦
            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杜甫仁科说过:“好的作家需要头等智商的人来担当,因为他们是无中生有”。肯・福莱特以历史学家的严谨不动声色又恰到好处的把自己的人物安排的历史事件中,处于自己生命中黄金时代的少男少女们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着,面临那些本来不该在如此年轻就要去面对的抉择、生死、背叛、离别和战斗…… 肯・福莱特 “无中生有” 的把我们带到了二战的各个决定性时刻和身临其境的现场。那些枪炮声、那些废墟上的瓦砾、那些妻离子散伤痛、那些惨剧人寰的屠杀,扑面而来,世界陷入噩梦般的凛冬。
            “凡尔赛 - 华盛顿” 重新确立了世界的格局,德国背负巨额战争赔款压力,1923 年法国又伙同比利时报复性的占领了德国工业和经济命脉鲁尔区,这似乎成为压垮德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失业和贫穷让战败国德国雪上加霜, 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希特勒的纳粹党开始崛起。德国政坛各界有着美好的愿景。“我们应该让政治不那么严酷 —— 多一点诚信理智,少一点暴虐。如果做不到这些,我们就没尽到各自的爱国义务”。
            然而国会大会纵火案彻底断送了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前程,法西斯开始肆虐。一切进步力量被悉数摧毁。“拥有自由意志的政治家、记者和律师多么重要。没有了这些人,政府就能为所欲为,甚至可以毫无顾忌地屠杀百姓”。狂热的法西斯运动席卷欧洲,灾难即将降临,甚至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伦敦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纳粹运动。肯・福莱特极具洞察力的借他笔下的人物之口辛辣的讽刺了那些 “爱国贼”。艾瑟尔的儿子本书的主角劳埃德在目睹并参与了对抗伦敦的法西斯游行之后感叹道:“他们打着英国国旗。这些想破坏国家秩序的跳梁小丑,为什么每次活动时都要急不可耐地挥舞象征着国家尊严的国旗”。正暗合了塞缪尔・约翰逊的名言: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法西斯开始蔓延,希特勒把西班牙作为他发动全球攻势的试验场。英国依然坚持绥靖政策,处于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国际关系法国采取不干涉政策。德国、意大利大力军援偏向法西斯的弗朗哥叛军,苏联和国际纵队支持着西班牙共和政府。肯・福莱特对这场战争的本质有鞭辟入里的描写,对全世界的理想主义者组成的国际纵队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和同情。他写道那些充满国际主义的战士,他们的伟大情怀和理想不死的信念。一个来自芝加哥的中产阶级工程师战死沙场,“他离开芝加哥的工厂,战死在西班牙小城的街上,就是为了有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比利的儿子,劳埃德的表弟,本应该在安然恬静的做一名矿工的大卫,却死于苏联顾问的愚蠢指挥与克格勃无孔不入的战场监督。“没有死于抗击法西斯的作战,却死于一个残暴愚蠢的苏联军官之手”。除了战场上的描写,肯・福莱特的笔触也延伸到了对西班牙当时社会的观察,“君主制下的西班牙,一半人口都是文盲。1931 年民选的西班牙政府加强了教育方面的工作,但西班牙仍然有好几百万人既不能读,也不能写,为士兵们上课的识字班甚至开到了内战前线”。教育是对抗愚昧和狂热最有效的武器,也许肯爷也试图用自己的文字提醒人们时刻记住这一点吧。
            理想主义和国际援助不能阻止法西斯,宗教不能阻止法西斯,民主政党不能阻止法西斯,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德意日三国组成了邪恶轴心,世界正经历浩劫。
            我们的主人公们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中经历些什么呢?让人稍显诧异的是肯爷在《世界的凛冬》中对上部的主人公之一的比利一笔带过,比利成功的当上了议员,并且在二战结束之后当上了煤炭部长。
            最让人惊诧又感慨万千的反差发生在已经冯・乌尔里希的茉黛身上。曾经在伦敦上流社会引领风潮,在女权运动中叱咤风云的领袖,一战结束之后成了旗帜鲜明的左派著名女记者,然后希特勒上台改变了一切,一切进步媒体和其他政党被取缔。茉黛在失掉生活来源之后仅以教授钢琴维持生计,后来为了给苏联套取情报甚至色诱年轻的纳粹军官。一个人的命运在艰难时世面前显得那么无可奈何,同情和扼腕叹息并不能对刺骨的凛冬消解半分。德国社会的精英在纳粹的恐怖统治下也只能饱尝无奈与绝望。
            而最传奇的当属两对私生子,列夫和菲茨的两个同父异母孩子。他们不约而同地全都走上了从军的道路。劳埃德成了一名情报军官,参加过西班牙国际纵队,在战场上目睹了苏联顾问不切实际的指挥导致年轻的生命如草芥逝去。在敦刻尔克撤退前被德军俘虏。辗转逃脱之后,活跃在西班牙与法国边境,从事营救和转移盟军在敌占区飞行员和军官的工作。面对这场狗娘养的的战争,劳埃德发出悲鸣:“人类有什么错,要遭受那么大的劫难啊”!
            劳埃德同父异母的哥哥博依・菲茨赫伯特,风流倜傥,头脑狂热甚至加入过英国纳粹组织,英国的民主传统和国内的对纳粹的遏制没有让博依划入深渊,他虽然傲慢并且不检点,最后还是驾驶对地攻击机血洒法兰西,为捍卫民主和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其中当然也不乏一点讽刺意味 “战争会把博伊从一个被世人唾弃的偷情者转变成避免妻子、母亲和国家遭受占领和侵略之苦的国家英雄”。
            偷渡去美国成为了商业巨子的列夫,出走时还未出生的儿子沃诺佳由已经成为苏联高官的哥哥格雷戈里抚养长大。成为了苏军情报部门的军官,在西班牙内战,莫斯科保卫战及组织策反德军内部人员、建立柏林情报网络方面都有深度参与。二战结束后参与了窃取美国原子弹机密的行动,并成功策反了曼哈顿工程核心科学家拿到了情报,为苏联研制成功原子弹立下了汗马功劳。
            沃诺佳同父异母的兄弟,格雷格则继承了父亲的英俊与风流,却是有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命运就像是玩笑,格雷格也有了未婚生子,但是他尽到了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哈佛大学毕业后格雷格本来可以通过攻读物理学博士而免服兵役,但是他响应了时代的召唤加入了美军。由于物理成绩优异被安排在曼哈顿工程中作为军方的代表。
            四个年轻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牺牲掉的博依,其他人在二战结束后都成为了政治精英,并且活跃在决定世界格局的舞台之上。
            值得一提的还有沃尔特和茉黛的一双儿女。他们的儿子埃里克命运多舛,完全出乎所以人的意料。埃里克出生在这样一个民主传统深厚的家庭,却加入了纳粹。在目睹过人间炼狱之后被没有让他认识到狂热、专制和独裁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深重灾难,小说的结尾刚从地狱活着回来的埃里克又加入了苏联控制下的民主德国的警察组织,懦弱、教条和信奉专制似乎将伴随他的一生。
            沃尔特和茉黛的女儿卡拉,是一位勇敢、坚强、独立的女性,继承了沃尔特夫妇的一切优点。她八岁时就能面对纳粹冲锋队而临危不乱;长大后勇敢而又有智慧的揭露了纳粹灭绝人性的残杀残疾儿童和不健全人士,最终让希特勒撤销了这一项目;主动又果敢的为抗击法西斯收集情报,成功帮助苏联粉碎了 “蓝色行动”;在柏林解放后遭到苏联红军强奸,没有怨天尤人,勇敢地生下了找不到父亲的孩子。卡拉对战败给德国造成的灾难表现出了一个伟大民族敢于坦然面对错误的莫大勇气。“你不必感觉有罪。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德国女人必须做这种艰难的决定。我们在为德国男人十五年前的轻率选择付出代价”,“我们必须在战争的残骸上建立一个新的家庭,如同在废墟上新建的这座城市一样”。
            乌云背后的阳光
            面对世界的凛冬,人类是看着悲剧不断蔓延,任由法西斯之火把人类文明毁于一旦,还是拿起枪勇敢的捍卫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呢,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会战斗到底。
            温斯顿・丘吉尔在接任首相后发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声音: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从未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 ——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何以让在绥靖深渊上踮着脚尖跳舞的英国毅然决然的举起反抗的大旗呢?肯・福莱特借小说主任公劳埃德之口给出了答案,“在这间用石灰水刷过的教堂里,和会众们一起唱赞美诗的时候,劳埃德似乎感受到了英国的心跳。周围都是衣衫褴褛、教育程度很低的人,做着永远做不完的艰苦工作 —— 男人们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矿井下劳作,女人们养育着下一代人,去接他们的班。但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健全的心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种值得为之奋斗的文化传统。他们从新教和左翼政客宣讲的政策中得到生存的希望。他们喜欢橄榄球,喜欢用和声唱赞美诗,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紧密地站在一起。劳埃德正是为这样的城镇、这样的人民奋斗着。哪怕必须为之献身,他也无怨无悔”。
            肯・福莱特也再次强调了人民才是一切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战争不是靠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企业打赢的,是靠一起工作、共挑担子的劳苦大众,是靠在战争中出力的每一个人”。
            反战的主题也再一次得到升华。“先前他想象中的战争,只是危险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对痛苦的平静接受,以及英雄主义。现在他亲眼见到的却是痛苦、尖叫、恐惧、破碎的尸体,以及对战斗的无望”。我想,肯・福莱特写《世界的凛冬》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读者看,并不只是为了渲染悲剧的效果,而是让人反思法西斯给人类带来浩劫之后,今天的我们能够如何做去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绝望的悲剧。
            《世界的凛冬》这本冰冷的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乌云背后的阳光。我们看过太多文艺作品中的乱世,乱世中的普通人如浮萍任他雨打风吹去,乱世中的爱情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和天人永隔,太多的乱世只是爱情的点缀和背景,但是肯・福莱特描写爱情却充满入世的情怀,充满现场感。战争不再是割裂爱情的阻碍,战争反而成为了爱情升华的纽带。在英吉利海峡两端,两颗炽热的心并没有因为重洋阻隔而产生隔阂,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仿佛乌云背后被绣上的一圈金边,阳光终将刺破阴霾。像《飘》、《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等一切伟大的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一样,肯・福莱特以细腻的笔触让爱情这剂良药来弥合破碎世界中那些破碎的心。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迎来了和平的曙光,德国柏林被分割成四个占领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将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投射太多的力量,大国的角逐又将为德国和世界带来什么。阳光已经在乌云背后时隐时现了,阴霾也还在聚集,寒冷还没过去,但是春天的脚步一定会到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命不断地延续,依旧热烈的生长

              从《巨人的陨落》到《世界的凛冬》再到这部《永恒的边缘》,又一次以故事的方式重温历史。这部作品很有电影《阿甘正传》的感觉,历史上那些重要时刻,都有主角们的身影。肯叔像个导演一样,用一种电影的方式让笔下的人物或亲历或听闻,那些看似遥远的历史就鲜活的摆在了读着眼前。不了解冷战期间历史的人,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不错的入口来看看自己是否有兴趣。故事一开始就把黑人民权运动作为画面背景,第一部作品的主角们的第三代开始悉数登场。镜头还是在美国、英国、德国、苏联之间轮番切换。再由新的主角们作为导引,将柏林墙建立、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马丁・路德・金被杀、赫鲁晓夫下台、布拉格之春、戈尔巴乔夫上台、苏东剧变,这些重大事件都串联起来。故事性方面是肯叔的强项,不论是否关联史实,他都能把故事讲得一波三折,这在他的《暗夜与黎明》就能展现。人物形象的建立完全是内嵌在情节里的,脱离情节单独的看略显单薄,甚至还不及第一部里的那些人物,比如茉黛、艾瑟尔、格雷戈里、菲茨…… 主角们似乎都有 “护体神功”。虽然他们的祖辈有些是贵族有些是底层,但在第三部里无一例外都成了 “成功人士”,从电影明星、摇滚巨星到著名主持人、再到高官显贵、两院要员。真实的命运难道不是起起伏伏吗?如果没有 “护体神功”,这么多主角哪能个个如此幸运?还有,作者的价值取向非常明显,就是鄙弃苏联的极权专制,赞扬英美的民主体制,尤其是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作者的笔下,虽然美国也有诸如种族歧视、总统撒谎这些 “小毛病”,但整体上是好的,那些小问题可以通过小修小补来完善。这方面就只能见仁见智了。还有一点不足,作者经常让主角们用 “上帝视角” 来看待自己置身其间的重大事件,什么 “尼克松迟早会下台”、“苏联的制度迟早会完蛋”。回到历史深处,看看当时的民意,谁能相信尼克松会被弹劾呢?又有谁会想到庞大的苏联会轰然倒塌?站在后人的视角,前人似乎都很愚蠢,但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做出自己的抉择,都有他的 “不得已”。读完这本书时,看整个阅读时间,32 个小时。对于这样一个大部头来说,这也算是一口气读完了。总之,这是一本好读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荡气回肠。在披头士的音乐里结束这本长篇,有不舍,更多的是对人性的重新认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