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写给美国人的西方思想史

    百年前的书,房龙以《人类的故事》而闻名,对美国这个新型国家(房龙也是荷兰裔入籍美国),房龙把美国人的精神源头追溯到希腊文明,从泰勒斯(科学和哲学之祖)一直到伏尔泰,把西方主要思想家串起来,成为美国人当时认同的民族思想史,没有涉及东方和斯拉夫和普鲁士的哲人。看来是为当时(1925)的美国人找到思想源流,现在基因研究,知道全人类都是一个种族源流,当时美国人还是因白人为 “文明” 高等种族自居,国家民族处于上升期就鼓励思想的开放自由,“宽容”:意思是允许别人自由地行动或作出判断,耐心且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笔记10 - 宽容的土壤

      故事启始于一个预言,跨越了从古希腊时期直到法国启蒙运动的两千多年人类宗教历史,描述了一代代的人类是如何从不宽容中重新出发,直到现在。宽容的根本原因是恐惧。只要恐惧存在,不宽容就依然会存在。吊诡的是,没有人能真正掌握真理,人越是自我怀疑,就越不容许他人质疑。争取宽容,大致有四个途径。第一是权术,比如巅峰古罗马。给予宽容是权力自信的体现,古罗马给予信仰绝对的自由,只要在权力的边界下做事。宏伟的万神殿,正映衬着那句:神如果觉得被亵渎,会自己解决。第二是技术,比如古腾堡印刷术。印刷术的普及,打破了教廷对于圣经的拥有权和解释权的垄断。马丁路德充满人性光辉的高呼,让世界知道,人即使生而有罪,也不必花钱赎罪。第三是艺术,比如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生相成,不经意间,人本思想慢慢冒出了萌芽,天堂的事情固然重要,圣经的思想也依然崇高,但是俗世的生活也一样值得看见和闪耀。第四是算术,比如荷兰的商业王国。海上吹来了自由的风,那是荷兰人的商船在漂行。商业文明的发达,让宽容成了标配。商人的算盘背后,是对于双赢交换的坚持,而不是信仰的批判。从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两千多年的拉锯终于等来了法国的启蒙思想。如果没有启蒙,人类将会怎样?会不会深陷牢笼而沉入黑暗?启蒙,是宽容的土壤酝酿了几十个世纪,开出的鲜艳的花。权术,技术,艺术,算术,在这座花园的四周输送养料,提供能量。读完这本书,才真正理解过去的人们需要为争取宽容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做下多少艰难的选择。正如那句话所说,所有岁月静好,都是有人负重前行。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思想解放史的杰出力作

        这是一本值得我再次阅读的好书👍,它描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新事物是如何产生,如何被旧势力打压,以及如何与世间的不宽容做斗争的。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新篇章。每一章都以一个特定的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题,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要不宽容依旧是自卫本能中的一部分,倡导宽容与鼓吹犯罪无异

          只要不宽容依旧是自卫本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倡导宽容简直与鼓吹犯罪无异。很久不看关注的公众平台的内容了,然而今早却鬼使神差的翻了一下。结果就看到了一篇讲一群两条腿的生物拿空难牺牲者进行调侃的帖子。看完内心愤懑不已。是怎样的教育缺失,和文化的熏陶,会培养出这样的两条腿的生物的。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确实通畅了,可伴随而来的还有无法阻挡的戾气。从人肉到网曝,社死,诋毁,真是在有生之年把人类的丑恶看了个够。我们小时候,盲目爱国也好,崇洋媚外也罢,都是把人往好了想。而现在呢?那个曾经被我们仰望的漂亮国,连续几次的总统大选,就跟看小丑表演一样。而俄乌战争带来的各国政府要员为了诋毁对方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似乎觉得国内好一些吧,结果一场空难却引出这么一帮 “跳梁小丑” 的刻薄冷血。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所以,我只能称他们为两条腿的生物。更是机缘巧合。翻找书架时,《宽容》这个词汇直接跳入我的眼帘,遂想起,一直想读房龙先生的著作,却久未成行。正好借着今天的兴致,好好阅读一番吧。对他的著作产生兴趣。是源于吴军老师的推荐。在【硅谷来信】第一季时,吴军老师给中学生推荐的书单里,是这么介绍房龙的:任何房龙的书读值得读,他是一个能把历史写出趣味的人,如果只读一本,就读《人类的故事》吧。而在另一期《给大学生的书单》里,又一次提到了房龙先生的《宽容》。怹给出的介绍是这么说的:对于大学生,可以读内容更深刻的一些书了,房龙的《宽容》一书非常值得读。这本书其实讲的反而是不宽容的故事,它通过介绍基督教的历史讲述了欧洲的历史。实际上,欧洲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史,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宗教迫害的历史。在欧洲的历史上,总是不断地重复着一个教派兴起,迫害其他教派,或者被其他教派迫害。但是,迫害甚至从肉体上消灭异教徒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房龙讲,宽容是唯一的出路。现在人类又处在了十字路口上,当我们面临一些不宽容时,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回应呢?相信房龙的这本书会让你有所启发。无论是房龙先生写这本书的 1924 年,还是吴军老师推荐这本书时的 2017 年,还是我今天阅读这本书时的 2022 年。人类社会都是不宽容的。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小到每天在网上看到的各种充满戾气的留言,我们何曾宽容过。阅读这本书分别在开篇的前言和收尾的总结中,有两段话让感触颇深,摘录出来,分享给大家。。。。。这样的故事,在过去并不罕见,如今也时有发生,但我们衷心希望,它不会再出现在我们的将来。。。。。。。。只要这个世界还被恐惧笼罩,谈论黄金时代和现代发展就是浪费时间;只要不宽容依旧是自卫本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倡导宽容简直与鼓吹犯罪无异。当滥杀无辜、猎杀女巫、盲目崇拜等不宽容之事成为不再有人相信的天方夜谭时,宽容遍布天下的日子也就到了。。。。不要觉得我们现在已经是处于现代文明了,那些宗教迫害的黑暗时代的暴行现在没有了。连坠机的逝者他们都不懂得尊敬,还恶语调侃,和那些不知宽容为何物的古人有何差别。我不认为我存活的时代,人类可以做到宽容遍布天下,但我希望未来能够更美好,让那些两条腿的生物少一点,人类多一点。对了,如果你第一次听说房龙这个名字,一定还以为他是一个中国人呢。其实这是音译。他本身是荷兰裔美国作家,全名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真正征服自身恐惧之时,宽容将崛地而起

            只有认清楚人类发展的进程,明白为什么不宽容会存在并且让人走向极端,才能更好地认识人类,从而谦卑地走向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受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不宽容先驱,但人类必须要有先驱。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98 本)# 作家(1)房龙:《宽容》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与到我们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四年的读书之旅![呲牙][呲牙] 今天开始要和大家分享一位一百年前的作家 —— 房龙,我在不久前通过课程了解到这一位作家,据说他能够以独特的笔锋写出世界上众多事物的深刻内涵,这样的作家往往难得,毕竟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对所有事情都能理解,都能旁征博引,最后还能写成书籍给世人评价。1、选书理由今天我选择房龙的一本书名为《宽容》,从目录和简介中可以看到是关于宗教历史普及读物,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描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新事物是如何产生,如何被旧势力打压,以及如何与世间的不宽容做斗争的。读罢此书,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就是:房龙准时是贯通古今、功力深厚,对于千百年历史发生的事情能够以一种文学色彩以及个人评价的方式进行描述。这本书名为《宽容》,但是全书真正提及宽容的部分不多,或者说是无处不在:从希腊人到罗马人的更迭,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到文艺复兴的微光,最后看到二十世纪的现状,宽容和不宽容的对抗融合成为了千百年来主题,也就是社会演变的一个角度。[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2、阅读难度:全书阅读难度有四颗星,可以说并不好读,也许是我对于西方宗教历史演化的过程缺乏了解,对于这个领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如果说大家想了解那一段历史或者感受房龙的文笔,可以翻来看看,通过房龙文学化的表达,大家可以提升历史人文的感知能力。[加油] 3、启发时刻💡—— 人类对于先驱者难以抱以宽容,但人类必须要有先驱。本书开头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先驱者探索未知,返回族群,却被人类的无知迫害,被石头砸死。最后先驱者以自己的牺牲作为人类觉醒的启发,引领人类走上了乱石中的康庄大道。这一段我非常喜欢,原因在于点明了全书的主旨:每个时代在宽容与不宽容的对抗中,总有先驱者走在前面,他们是时代的觉醒者,最后却未能看到时代最美好的一幕。人类难以对先驱者抱以宽容,但人类必须要有先驱。[月亮][月亮] 4、精彩段落:山谷的东南西北皆被永恒的山脉包围着,只有一道智慧之源,自古老的西山而来,流经狭长的深沟,最后注入未知的东江。她不若大河澎湃,却能满足山谷里村民们的基本需要。每到夜里,村民们都会在智慧之源边上汲水,饮牲口,然后把村里的长老们扶出来,坐在一起谈天说地。长老们平日总爱待在阴凉的角落里,捧着远古部落之人所撰写的书籍,思考其中的玄机。有时,他们也会向儿孙们念叨起书里那些奇特的文字;但对于贪玩的小孩而言,晦涩难懂的词汇还不如一颗从远方捎来的鹅卵石来得新奇。屈服和失败是祖先给予那些胆敢离开村落的人的唯一结局。在村子的一角,长老们甚至已经在低声演练审判的程序。实在不是村民们狠毒,只是祖宗规矩摆在那里 —— 如有违者,必遭严惩。一旦伤愈,他就不得不面临这注定的悲剧。长老们也想过对他宽大一二,尤其是每每记起他母亲那双充满哀求之意的眼眸之时,每每回想起他那 30 年前就迷失在茫茫沙漠的父亲之时…… 可是,律法自有律法的尊严,惩恶扬善,应无一例外。而长老们,就是它忠诚的执行者。历劫重生的人们决定在这里定居,他们解下马具,把牛羊圈进圈里,然后慢慢地建造起自己的房子,规划好自己的土地,又一次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数年以后,村民们决定把游子的遗骸迎回,并为这位勇敢的智者建墓立碑。怀揣着这样的念想,一支肃穆的队伍再次回到了早已荒废的山谷中。可怜悬崖下白骨累累,唯独游子的尸骸遍寻不见 —— 也许它早已被胡狼拖入了自己的洞穴。5、作者自述:这不是一本人类学手册,这是一本献给宽容的书。但宽容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而一旦偏离,我们真正想探讨的主题就会分崩离析。所以,请允许我以半页的篇幅阐述一下我对宽容明确的定义。宽容,来自拉丁语 “忍受” 一词,意思是允许别人自由地行动或作出判断,耐心且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也许宽容还有别的定义,但考虑到本书的主题,我更愿意以此为引,重新回到关于野人的话题,并向您揭示宽容在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社会形态中存在的痕迹。我很想知道,作为手无寸铁的哺乳动物,人类到底是如何抵御无处不在的细菌,如何战胜无情的捕食者,如何适应无常的气候变化,最终成为万物的主宰。在原始人的认知里,一切因果皆由看不见的力量操纵。要统领这样的原始人,就必须制定一套能平息鬼神之怒的律法,并且让所有人无条件绝对服从。原始人坚信这样的律法是存在的 —— 由他们的祖先创立,在他们的部落里实施,靠他们的儿孙承袭。每一代人最神圣的职责,就是把律法的条陈原封不动、完美无缺地传给后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宽容对于人类的幸福感来说会更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宽容》一本大家的书。不过最震撼的还是书的开篇故事。英雄用死证明了自己的真理。通篇文章讲的就是对于信仰的态度,从希腊到现代,所发生的任何一部悲惨的故事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 “宽容”,我们都有深深地偏见,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这一点的话,是不是我们都可以宽容一点,这个世界会不会更加美好?可惜人性最不能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了解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迫害,就不能理解宽容的内涵和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恐惧是不宽容的根源

                        只要这个世界还被恐惧笼罩,谈论黄金时代和现代发展就是浪费时间;只要不宽容依旧是自卫本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倡导宽容简直与鼓吹犯罪无异。当滥杀无辜、猎杀女巫、盲目崇拜等不宽容之事成为不再有人相信的天方夜谭时,宽容遍布天下的日子也就到了。这中间可能需要花费一万年,甚至十万年的时间去实现。但这一天终会来临,且必定在人类第一次成功征服自身恐惧之际,崛地而起。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