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这么硬的科幻,啃到就是赚到!
太空漫游系列大概是我截至目前花的时间最多的科幻小说了,因为仅仅看书是不能体会到他的厉害的,建议看 2001 开始,搭配斯坦利库布里克同名电影,还有怀沙解读的太空漫游四部曲。因为电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书的想象世界,解读可以帮我拓展知识的盲区。在读这四部曲时,书中穿插了各个时期阿瑟克拉克写的序言,一些都能把我看到爆笑,一些能让我哽咽… 更神奇的感觉是看到他落笔的日期时,总能产生一种与作者穿过时空对视一眼的感觉,那是特别令我喜悦和感动的时刻。真诚地推荐给对太空,对科幻感兴趣的同学,值得一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绝不能错过的太空漫游刘慈欣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先是听怀沙讲解了这几部书,不过瘾又买了实体慢慢读。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神秘的石碑展开,它出现在猿类第一次使用工具、人类登月、人类抵达木星等几次最重要的时刻,书到一半才知道,石碑并不是观察者,而是引导者。
克拉克的风格是「硬」,在每一个细节里都把科幻写的坚硬无比,详细到用几页篇幅去描述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上厕所。
克拉克扎实的科学功底使他成为公认的预言家,在线视频、智能手表、搜索引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全是他在几十年前就写进小说的,稳准狠。
刘慈欣对克拉克的模仿,灵魂是在哪里呢?在于主角。他们的书里,具体的人从来不是主角,甚至人类都不是主角,故事的主角是宇宙,它冰冷黑暗、不带一丝情感,它既不为了取悦人类,也不为了让人类舒适,它甚至没有义务让人类理解,除了深邃和恢弘,我们找不到其他词来形容这样的故事。
如果你人生中错过了克拉克,简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太空漫游” 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2061:太空漫游》《3001:太空漫游》四部作品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 —— 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游》被誉为世界科幻文学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圣经,更成为流行文化的经典。“太空漫游” 四部曲(典藏版),是国内首次以精装套装的形式出版阿瑟・克拉克的这个经典科幻系列,不仅装帧设计精美,充分体现出这个系列的经典感,而且四本的内文全部重新校译,修订了许多之前 2007 年平装版本中的谬误。四部曲的第一部《2001》初版于 1968 年,第二部《2010》初版于 1982 年,第三部《2061》初版于 1987 年,最后一部《3001》则初版于 1997 年。虽然每一部的故事情节都与上一部有一定关联,但实际上并不是之前的续篇,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生发出全新的预见,讲述出更加复杂而新鲜的故事。克拉克本人对这四部曲的期望,是 “让每本书自成体系,并且根据目前的知识,做到尽可能的准确”。阿瑟・克拉克的 “太空漫游” 在今天读来仍然荡气回肠,并不仅是他作出了多少令人惊叹的预言;用克拉克的终生好友,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话说,是 “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新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正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伸出双手”。正是因为阿瑟・克拉克的 “太空漫游”,我们仰望星空的意义从此不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太空时代的启蒙之作【7 级,499k】刚读完《三体》和《球状闪电》的时候,其实对大刘的想象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大刘对这套书的评价是: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它的拙劣模仿。让我不得不对《太空漫游》四部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而结局也完全没有让我失望,我处处都能看到《三体》的影子。即使是写于《三体》前 40 年的前太空时代,《2001 太空漫游》也拥有完全不输于《三体》的想象力和合理性,让人叹为观止!不只是《三体》,《太空漫游》四部曲可谓是过去 60 年所有太空科幻小说的启蒙之作。大到 AI 程序错乱、滥杀无辜的经典情节;高阶文明隐藏于简单形状下的极致科技;引爆土星的疯狂幻想;赤道星环和太空电梯,小到冬眠技术、月球取水、小行星采矿、救援失控飞船,每一章都可以扩展成一部令人疯狂的科幻作品。而用自然演化病毒反击高阶文明的结局,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说只要你接触过任何知名的太空科幻作品,都不可能绕得开《太空漫游》里的情节。我无法想象人类在已知科技的禁锢下还能创造出比这本书更疯狂的情节了。如果你是科幻迷,这是一套你必须看一看的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