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通过人物看时代
本期几个看点:中国冬奥历程,现在冬奥会正是热点,回顾中国参加冬奥历史也是国力增强的历史,希望这次冬奥能帮助东北振兴,现在东北话在短视频上振兴了。中美关系时间点:1989 年 7 月 2 日美国特使访华,93 年银河号,95 年李登辉访华,99 年轰炸使馆,2001 年南海撞机。大国关系一直是在斗争中进行,没有什么 “蜜月期” 都是为了各自国家利益,背后看的是国力。“高龄洗碗工”,母亲为儿还债 10 年洗碗,当地法院的判决有点和稀泥,法律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债主意外去世,债权人自然是只能认倒霉,哪能父债子还?如此那些爆雷的能有地方说理吗?95 后继承闽东祭神民俗,这在东南亚不新鲜,在中国还挺新鲜的。《环球人物》不错,大时代的万花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拯救”年味儿春节,是中国人在文化传承层面的年度性回归。神话传说和民俗文化积淀着历史底蕴,阖家团圆与美味家常勾勒出人间烟火。千百年来,春节从精神和物质两个维度,构筑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情结。春节最让人期待又难以忘怀的,是年味儿。洒扫、祭祖、守岁、拜年、敬老、抚幼…… 这些饱含仪式感的议程,酝酿着、沸腾着、释放着年的味道。融进年味儿里的,有祝福、祈愿,有亲情、乡愁。归根结底,年味儿里蕴含的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礼敬,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年味儿越来越淡,也正在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譬如虎年。人们关于虎年的集体记忆,尤其在老辈人那里,可能还在闪回着孩子戴着虎头帽、门口贴着虎门神的意向,一派春光万道、虎威千山。这些年,灯笼照挂,对联照贴,春晚照看,可就是觉得怎么着也不是那么个年味儿。抢红包代替了年夜饭,飞海南代替了走亲戚,一家人好不容易齐聚一堂,也是各玩各的手机,各过各的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冬奥会,《环球人物》告诉我们什么相比于场馆、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的印记,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三亿人上冰雪,并培养和历练了一大批冰雪从业者。这些才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留下的最宝贵遗产。这些从业者将会影响更多青少年,让冰雪运动融入到教育和生活里。冰雪将陪伴他们成长,让他们全身心受益。通过参与冰雪运动,中国新一代青少年也会被冬奥运动员的冒险和探索精神所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艰苦条件下不断超越自我的顽强毅力。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也是中国人冰雪基因的延续。北京冬奥会必将超越体育,对民族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